第395章三条国策(1/2)
“综上所述,所以臣以为对付这些蛮夷之族,完全的歼灭他们是下下之策,如果能够以武力震慑,经济文化等软实力慢慢同化才是上上之策。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我朝越来越强大,也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能够震慑住这些蛮夷之族,从而保证我朝千秋万代。”方炎说道。相比周边的蛮夷之族,大唐的各方面实力都具有了碾压的实力,可以要求这些蛮夷之族开通商贸口岸,用大唐的工业或者农业产业换取这些蛮夷之地的物资,比如瓷器,茶叶,大米,铁器和水泥等产品,销售到这些蛮夷之地都会成为奢侈品的存在,如此只要几十上百年以后,这些蛮夷就会成为大唐的经济上的附属国,再也摆脱不了大唐的主导地位了。
“爱卿所说甚是有理啊,朕差点就要犯错误了,那依爱卿所言,当以发展经济强大自身为第一国策了?不知又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呢。”李世民问道,算是验证了方炎之前的猜想,李世民确实有想把一切隐患都消灭的打算,这其中就包括将与大唐相邻的那些蛮夷全部灭掉,从现在大唐蒸蒸日上的国力来看,这个目标也未尝不可以实现的,但是结果毫无疑问是非常得不偿失的,那些不毛之地就算征服了也带来不了多少的利益,反而会因为年年征战动 摇国本。汉朝的例子 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方炎想了想又回答道:“臣有三项政策,或许可以引以为用,首先要想富,先修路。此是第一条,可以由朝庭出面在我朝境内大量修建水泥路,可以将道路划分为几个等级,比如重要的通道为国道,然后就是府道,县道,村道等等,以此类推,不同的道路宽度要求不等,但是质量要一视同仁,虽然这个政策短时间内消耗巨大,而且没有什么成效,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却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现在的道路还远远达不到如此的要求。”
“修路?”李世民有些意外的重新问了一句,这个想法倒是有些出乎意料,虽然这个时代朝庭也会出面修建道路,但是都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主要通道,而且修建的也是石子路,直接调用当地的民夫修建就可以了,朝庭根本不需要为此花上多少钱的,但是如果真如方炎所说的那般,又是国道府道县道等等的,而且还要修成成本相当高昂的水泥路,那所消耗的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这让李世民有些犹豫了。
“陛下,此工程消耗虽然巨大,但是一条路可以用上几十年上百年,如果维护的好甚至可以用上几百年,道路通行之后,各地的物资来往就更加容易了,商人运输的成本降低,路程上的消耗减少,而且我朝地域广阔,各地的产出各不相同,南方的粮食运输到全国其它地方后价格翻了一倍不止,诸如此类的好处数不胜数,而且如果修成了这样的全国性的道路后,陛下的英名也将名载史册,百姓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陛下的丰功伟业。”方炎努力的劝说着李世民,这个观念自然是方炎套用后路得来的,而实际上这也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要想富先修路,简单的一条政策对经济的增长却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古时的罗马之所以强大就因为朝庭出资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齐全的道路,也有了那句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名言。
“爱卿所说都是有道理的,不过水泥价格颇高,朕知道爱卿拥有数座生产水泥的作坊,如果真如爱卿所说的要在全国修路,花费多少可有估算?”李世民问道,目光盯着方炎,水泥自从方炎发明出来后就开始在大唐流行起来了,特别是长安城更是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水泥建筑,相比木质的房屋好处实在太多了,不怕火而且更加的牢固,李世民自然也知道此物的妙用。
方炎想了想,李世民如此问自己显然是想让自己也出一份力了,现在水泥产业基本上都是自己垄断的,不过方炎提出这个建议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商业着想,而是真正的为大唐的未来发展着想,如今正是大唐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能不能够一举成为世界的中心,让中华民族林立在世界之巅,就看现在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走向了。方炎也义不容辞的愿意为此出上一份力的。心中盘算了一下说道:“陛下,如果朝庭真的愿意实行这个政策,臣愿意主持这一政策的施行,臣愿意奉出一半的家资用以修路,另外水泥的价格也将比市场上更低。”
“哈哈,爱卿果然忠心耿耿,行,那朕就准了你这一提议,明白早朝就和众臣商讨一番。”李世民笑着说道,心中对方炎更加的满意了,早就听说方炎的商业横跨大唐数个府县,更有丝绸之路将商品都卖到了西洋。
方炎早就料到李世民会有如此一说了,所以对于用上自己一半的财产用来修建全国通用的道路已经有了心理上的预期,当然了,这事对于自己来说也不完全是一件亏本的买卖,修水泥路所需要的水泥基本上被方炎垄断了,当然了,作为和皇上合作的项目,方炎也没有打算在水泥上大赚一笔,除非自己以后不想在大唐混了。但是哪怕是非常微薄的利润,在庞大的基数之上还是可以取得相当的利润的,至少可以挣回自己所捐出来的这些钱财,方炎早有此打算了。
“至于第二条,请陛下先恕臣无礼了,而这第二条也是重中之重,此事做起来会遭遇到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如果做成了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爱卿所说甚是有理啊,朕差点就要犯错误了,那依爱卿所言,当以发展经济强大自身为第一国策了?不知又有什么具体的措施呢。”李世民问道,算是验证了方炎之前的猜想,李世民确实有想把一切隐患都消灭的打算,这其中就包括将与大唐相邻的那些蛮夷全部灭掉,从现在大唐蒸蒸日上的国力来看,这个目标也未尝不可以实现的,但是结果毫无疑问是非常得不偿失的,那些不毛之地就算征服了也带来不了多少的利益,反而会因为年年征战动 摇国本。汉朝的例子 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方炎想了想又回答道:“臣有三项政策,或许可以引以为用,首先要想富,先修路。此是第一条,可以由朝庭出面在我朝境内大量修建水泥路,可以将道路划分为几个等级,比如重要的通道为国道,然后就是府道,县道,村道等等,以此类推,不同的道路宽度要求不等,但是质量要一视同仁,虽然这个政策短时间内消耗巨大,而且没有什么成效,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却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现在的道路还远远达不到如此的要求。”
“修路?”李世民有些意外的重新问了一句,这个想法倒是有些出乎意料,虽然这个时代朝庭也会出面修建道路,但是都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主要通道,而且修建的也是石子路,直接调用当地的民夫修建就可以了,朝庭根本不需要为此花上多少钱的,但是如果真如方炎所说的那般,又是国道府道县道等等的,而且还要修成成本相当高昂的水泥路,那所消耗的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这让李世民有些犹豫了。
“陛下,此工程消耗虽然巨大,但是一条路可以用上几十年上百年,如果维护的好甚至可以用上几百年,道路通行之后,各地的物资来往就更加容易了,商人运输的成本降低,路程上的消耗减少,而且我朝地域广阔,各地的产出各不相同,南方的粮食运输到全国其它地方后价格翻了一倍不止,诸如此类的好处数不胜数,而且如果修成了这样的全国性的道路后,陛下的英名也将名载史册,百姓们永远也不会忘记陛下的丰功伟业。”方炎努力的劝说着李世民,这个观念自然是方炎套用后路得来的,而实际上这也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要想富先修路,简单的一条政策对经济的增长却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古时的罗马之所以强大就因为朝庭出资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齐全的道路,也有了那句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名言。
“爱卿所说都是有道理的,不过水泥价格颇高,朕知道爱卿拥有数座生产水泥的作坊,如果真如爱卿所说的要在全国修路,花费多少可有估算?”李世民问道,目光盯着方炎,水泥自从方炎发明出来后就开始在大唐流行起来了,特别是长安城更是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水泥建筑,相比木质的房屋好处实在太多了,不怕火而且更加的牢固,李世民自然也知道此物的妙用。
方炎想了想,李世民如此问自己显然是想让自己也出一份力了,现在水泥产业基本上都是自己垄断的,不过方炎提出这个建议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商业着想,而是真正的为大唐的未来发展着想,如今正是大唐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能不能够一举成为世界的中心,让中华民族林立在世界之巅,就看现在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走向了。方炎也义不容辞的愿意为此出上一份力的。心中盘算了一下说道:“陛下,如果朝庭真的愿意实行这个政策,臣愿意主持这一政策的施行,臣愿意奉出一半的家资用以修路,另外水泥的价格也将比市场上更低。”
“哈哈,爱卿果然忠心耿耿,行,那朕就准了你这一提议,明白早朝就和众臣商讨一番。”李世民笑着说道,心中对方炎更加的满意了,早就听说方炎的商业横跨大唐数个府县,更有丝绸之路将商品都卖到了西洋。
方炎早就料到李世民会有如此一说了,所以对于用上自己一半的财产用来修建全国通用的道路已经有了心理上的预期,当然了,这事对于自己来说也不完全是一件亏本的买卖,修水泥路所需要的水泥基本上被方炎垄断了,当然了,作为和皇上合作的项目,方炎也没有打算在水泥上大赚一笔,除非自己以后不想在大唐混了。但是哪怕是非常微薄的利润,在庞大的基数之上还是可以取得相当的利润的,至少可以挣回自己所捐出来的这些钱财,方炎早有此打算了。
“至于第二条,请陛下先恕臣无礼了,而这第二条也是重中之重,此事做起来会遭遇到很多人的反对,但是如果做成了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