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节(2/3)
马车才又徐徐往前。
阿弦冷看外间,却见对面果然停着武承嗣的马车,他已经下了车,目光相对瞬间,武承嗣含笑,向着她遥遥地拱手作了一揖,显得很有风度。
阿弦放下车帘,闭眸靠在车背上徐徐吐气,自觉喉咙里像是喷出火来。
“小桓这个乌鸦嘴,”心中乱乱地想,“下次见到他,一定要打他的嘴。”
从户部到怀贞坊路程本不远,今日却格外漫长似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停车,阿弦撞开车门,一跃下地,双脚却似踩到虚空的云端,整个人身子往前跌去。
一双手臂将她及时扶起,阿弦抬头看时,正对上那双隐有星芒的双眼。
崔晔拧眉望着她,伸手在她额头上覆落。
“你没事……”阿弦喃喃,本能地在他腰间一抱:“太好了。”终于放心地晕厥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承嗣:在下勉强也算是青年才俊一枚吧,大家不要先入为主嘛
小桓:我还是传说中的小鲜肉呢!又怎么样?
书记:我看你们一个个都要窜天啊
阿叔:逢生的食谱可以更新了=‘’=
第232章 绕指之柔
大明宫。
这一夜, 算是皇室家宴, 除了高宗李治, 武后之外,太子李弘及太子妃裴氏,沛王李贤, 英王李显, 殷王李旦, 以及太平公主尽都在座。
除了李氏皇族,另外还有几位武氏宗亲, 譬如梁侯武三思及夫人, 尚书奉御武承嗣, 户部郎中武懿宗, 以及武后的两位堂侄:才从山西新进长安不久的武攸宁,武攸暨兄弟两人。
皇家夜宴,自然非同一般, 对于李家的这些儿郎来说稀松平常, 并不陌生, 甚至武三思也早习以为常。
但武承嗣新从岭南调回,武懿宗又是首次来到这种场合,更不必提武攸宁武攸暨两个才上京的少年了,虽然之前进宫的时候就被母亲杨氏叮嘱过,但面对如此气派非凡的盛大瑰丽之景,两名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还是惶恐的有些手足无措。
这一场“家宴”,虽然私底下不免暗潮汹涌, 表面上却是其乐融融。
武氏宗亲同诸位李家王爷彼此打量,各怀心思。
其中最高兴的,大概便是太平了。
对太平而言,这是难得的家里众人都齐聚一起的场景,尤其是除了她所熟悉的几位哥哥外,还有她不熟悉的……比如跟她年纪相当的武攸宁武攸暨。
太平是在长安长大,对这两兄弟的山西口音很感兴趣,在席间众人不免说些家常的话,但凡在武攸宁武攸暨两人开口的时候,太平总会忍不住咯咯地笑出来,因为她觉着那种口音实在是怪异而有趣。
武攸宁年纪略大,更懂事些。且知道太平深受帝后宠爱,又见她生得貌美可爱,心里虽然窘迫,却假装不在意,甚至面带微笑。
武攸暨却时不时地怒视太平,流露明显的不快之色。
几次三番,武后斥责了太平几句,道:“哥哥们才上京,彼此还不熟悉,如何只管跟他们玩笑?留神他们当真了恼你。”
太平吐舌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会那么小心眼呢?”
武攸宁果然笑道:“殿下天真烂漫,她肯同我们说笑,也是侄子们的荣幸,姑母不必在意。”
武后果然很是高兴,回头对高宗道:“陛下你看,攸宁小小年纪,却如此大度。”
高宗呵呵笑了两声:“此子甚是出息。”
李贤扫了一眼在旁边的李显李旦,见他两人无语,便含笑低低对太平道:“虽然如此,但你也要适可而止,等彼此熟络了之后再玩闹不迟,你瞧,攸暨都有些不高兴了。”
太平看一眼武攸暨拧眉的模样,几乎忍不住又嗤笑出来,勉强道:“好,我知道了。”
武三思微微探身,对旁边的武承嗣道:“你瞧瞧,我们才是姑母嫡亲的侄子呢,这个小子却如此会拍马,实在是后生可畏。”
武承嗣低声笑道:“横竖都是一家子,宁肯他有出息些,我们也跟着长脸。”
武三思嗤了声:“你倒是会做人,只是将来别给他压下去就行了。”
武承嗣一笑不语。
忽然武后望了过来:“你们两个在说什么呢?”
武三思才要开口,武承嗣笑道:“回娘娘,表哥也正夸攸宁出息大方呢。”
武后笑着点头,环顾周围道:“正是如此,今夜在座的,横竖都是家人,彼此都要相互爱护照料才是。”
李氏王爷跟武氏宗亲众人也都拱手道:“娘娘说的是。”
夜宴之后,高宗扶着宫女自回去歇息。
李贤,李显,李旦跟太平告退。武攸宁武攸暨两兄弟随着出宫,武三思本想跟武承嗣一同去,不料武后道:“承嗣留下。”
武三思一愣,看武承嗣也有些意外,武三思心头转动,就悄无声息地先退了。
剩下武后跟武承嗣两人在殿中,武承嗣毕恭毕敬道:“不知姑母留下侄儿,有何训诫?”
武后轻描淡写道:“没什么,自家人说说话罢了,自打你回京,还没说过几次话呢。”
“是。”武承嗣虽乖乖答
阿弦冷看外间,却见对面果然停着武承嗣的马车,他已经下了车,目光相对瞬间,武承嗣含笑,向着她遥遥地拱手作了一揖,显得很有风度。
阿弦放下车帘,闭眸靠在车背上徐徐吐气,自觉喉咙里像是喷出火来。
“小桓这个乌鸦嘴,”心中乱乱地想,“下次见到他,一定要打他的嘴。”
从户部到怀贞坊路程本不远,今日却格外漫长似的。
好不容易熬到了停车,阿弦撞开车门,一跃下地,双脚却似踩到虚空的云端,整个人身子往前跌去。
一双手臂将她及时扶起,阿弦抬头看时,正对上那双隐有星芒的双眼。
崔晔拧眉望着她,伸手在她额头上覆落。
“你没事……”阿弦喃喃,本能地在他腰间一抱:“太好了。”终于放心地晕厥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承嗣:在下勉强也算是青年才俊一枚吧,大家不要先入为主嘛
小桓:我还是传说中的小鲜肉呢!又怎么样?
书记:我看你们一个个都要窜天啊
阿叔:逢生的食谱可以更新了=‘’=
第232章 绕指之柔
大明宫。
这一夜, 算是皇室家宴, 除了高宗李治, 武后之外,太子李弘及太子妃裴氏,沛王李贤, 英王李显, 殷王李旦, 以及太平公主尽都在座。
除了李氏皇族,另外还有几位武氏宗亲, 譬如梁侯武三思及夫人, 尚书奉御武承嗣, 户部郎中武懿宗, 以及武后的两位堂侄:才从山西新进长安不久的武攸宁,武攸暨兄弟两人。
皇家夜宴,自然非同一般, 对于李家的这些儿郎来说稀松平常, 并不陌生, 甚至武三思也早习以为常。
但武承嗣新从岭南调回,武懿宗又是首次来到这种场合,更不必提武攸宁武攸暨两个才上京的少年了,虽然之前进宫的时候就被母亲杨氏叮嘱过,但面对如此气派非凡的盛大瑰丽之景,两名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还是惶恐的有些手足无措。
这一场“家宴”,虽然私底下不免暗潮汹涌, 表面上却是其乐融融。
武氏宗亲同诸位李家王爷彼此打量,各怀心思。
其中最高兴的,大概便是太平了。
对太平而言,这是难得的家里众人都齐聚一起的场景,尤其是除了她所熟悉的几位哥哥外,还有她不熟悉的……比如跟她年纪相当的武攸宁武攸暨。
太平是在长安长大,对这两兄弟的山西口音很感兴趣,在席间众人不免说些家常的话,但凡在武攸宁武攸暨两人开口的时候,太平总会忍不住咯咯地笑出来,因为她觉着那种口音实在是怪异而有趣。
武攸宁年纪略大,更懂事些。且知道太平深受帝后宠爱,又见她生得貌美可爱,心里虽然窘迫,却假装不在意,甚至面带微笑。
武攸暨却时不时地怒视太平,流露明显的不快之色。
几次三番,武后斥责了太平几句,道:“哥哥们才上京,彼此还不熟悉,如何只管跟他们玩笑?留神他们当真了恼你。”
太平吐舌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会那么小心眼呢?”
武攸宁果然笑道:“殿下天真烂漫,她肯同我们说笑,也是侄子们的荣幸,姑母不必在意。”
武后果然很是高兴,回头对高宗道:“陛下你看,攸宁小小年纪,却如此大度。”
高宗呵呵笑了两声:“此子甚是出息。”
李贤扫了一眼在旁边的李显李旦,见他两人无语,便含笑低低对太平道:“虽然如此,但你也要适可而止,等彼此熟络了之后再玩闹不迟,你瞧,攸暨都有些不高兴了。”
太平看一眼武攸暨拧眉的模样,几乎忍不住又嗤笑出来,勉强道:“好,我知道了。”
武三思微微探身,对旁边的武承嗣道:“你瞧瞧,我们才是姑母嫡亲的侄子呢,这个小子却如此会拍马,实在是后生可畏。”
武承嗣低声笑道:“横竖都是一家子,宁肯他有出息些,我们也跟着长脸。”
武三思嗤了声:“你倒是会做人,只是将来别给他压下去就行了。”
武承嗣一笑不语。
忽然武后望了过来:“你们两个在说什么呢?”
武三思才要开口,武承嗣笑道:“回娘娘,表哥也正夸攸宁出息大方呢。”
武后笑着点头,环顾周围道:“正是如此,今夜在座的,横竖都是家人,彼此都要相互爱护照料才是。”
李氏王爷跟武氏宗亲众人也都拱手道:“娘娘说的是。”
夜宴之后,高宗扶着宫女自回去歇息。
李贤,李显,李旦跟太平告退。武攸宁武攸暨两兄弟随着出宫,武三思本想跟武承嗣一同去,不料武后道:“承嗣留下。”
武三思一愣,看武承嗣也有些意外,武三思心头转动,就悄无声息地先退了。
剩下武后跟武承嗣两人在殿中,武承嗣毕恭毕敬道:“不知姑母留下侄儿,有何训诫?”
武后轻描淡写道:“没什么,自家人说说话罢了,自打你回京,还没说过几次话呢。”
“是。”武承嗣虽乖乖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