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3)
浇完了水,将木桶运回来摆在树林里,避免被阳关照射之后朽坏,再用竹筒替换接水,周敏站在旁边的空地上打量着一家人这几个月的成果,心情不由舒畅起来。
弄完了之后,两人就打算回去了。但周敏之前取水的时候便发现了,这一片被烧过的荒坡上,别的植物都还没有复苏,但已经有不少蕨类在这里扎根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当地叫做苦蕨菜的一种。这会儿才抽出嫩嫩的苔,叶片还没有长开,卷在一起形成一个灰扑扑的突起。
别看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名字听起来也让人不想奉陪,但只要处理得宜,味道却是不错。
所以周敏便打算掐一些回去。
石头对她的这种行为非常不解。对他来说,白米饭和肉才是好东西,这些漫山遍野都是的野菜,反倒没什么好在意的。不是日子过不下去,村里也很少有人会去吃他们。所以见周敏如此兴奋,自然难以理解。
不过不理解不要紧,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反正周敏要蕨菜,他只要帮忙去掐就可以了。
两人一起动手,再加上这里的苦蕨菜数量着实不少,到最后竟然弄到了一大捆。主要是石头太实诚了,觉得既然要摘,那就多多益善,结果就成了这样。
然后就轮到周敏犯愁了,这么多,扔了可惜,但吃——一家人就算连着吃一个星期,估计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后世周敏倒是听说过蕨根粉,但那是用地下挖出来的陈年蕨根熬成的,这种新鲜水嫩的蕨菜根本没用。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将这些蕨菜都泡起来。
万山村这里的泡菜,应该叫做酸菜。
做法非常简单,将生菜洗净之后,放在烧得滚烫的热水里汆一下,不需要煮得熟透,只要表面烫死了就可以。然后将之封入坛子里,用一块石头压住,如果有之前的酸汤水最好,没有就把煮菜的水倒进去,然后密封发酵,过个十几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无论是用来炒菜还是凉拌,滋味都是一等一的好。
所以回家之后,周敏就开始收拾蕨菜了。因为蕨菜表面有一层细绒毛,所以她直接拿井边去反复清洗,将能够除去的部分冲掉,剩下的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接下俩的工作则是由安氏接手,毕竟她做这些小菜是最拿手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生活又重新规律了下来,每天上山去看看地里的庄稼,然后继续在旁边开垦新的土地,时不时从山林里发现一些可以吃的东西带回家,日子过得忙碌而踏实。
转眼就到了五月初五,端阳节。
安氏一大早起来,就去河边采了菖蒲和艾草回来挂在门口,周敏则是将昨晚和好的面拿出来,预备蒸馒头。
她本来是要蒸包子的,但没有新鲜肉,素菜包子她并不觉得自己能做得好吃,只能罢了。反正馒头吃着还扛饿,要是嫌口味单一,再炒菜就是了。
等她将面揉好切块,石头也已经烧好了火,将锅架在了炉子上。周敏连忙交代,“石头,放点鸡蛋在下头,等馒头蒸好,鸡蛋也就熟了,省得再费一道火。”
石头应声去拿鸡蛋,但走了几步,又回头问她,“阿姐,煮几个?”
虽然周敏一早就说过那些鸡算是他的,生下来的蛋也由他处置,但除非是安氏或者周敏做,否则石头平时自己不会多吃一个鸡蛋。拿去镇上卖也好,用来孵小鸡也好,吃掉也好,全部听凭安排。
周敏想了想,道,“今天过节,不用节省,一个人三个。”
再熬点粥,就着馒头,鸡蛋和咸菜,早上这顿饭也就可以称得上丰富了。
石头将鸡蛋放进锅里,加了水盖上盖子,没一会儿水就开了。周敏在锅里放上一个铁丝扭出来的三脚架,然后将摆满了馒头的笼屉放进去,再放好盖子开始蒸,二十分钟左右,馒头和鸡蛋就都熟了。
面粉不是顶好的那种,本来就带着一点灰色,蒸出来的馒头自然也就不是街上卖的那种雪白的颜色,但味道却半点都不差。周敏夹了一个给石头“试试熟了没有”,结果他几口就下肚了,脸上还带着几分意犹未尽之意。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说石头,就是周敏自己,一顿饭不吃三碗都打不住。毕竟他们每天都要上山下地,做的是体力活,消耗自然不是城市白领能够比拟的,胃口当然也更大。
前两天安氏才说过,家里的米已经快不够吃了。
那还是跟冬婶家赊来的呢。虽然冬婶说过好几次不用还,但周敏却不可能真的厚颜答应。她的打算是等土豆熟了之后用土豆去还,这样冬婶家也能换个口味,明年的种子也就有了。
这些土豆,周敏寄予厚望,是打算等村里人看到收成之后,卖种子给他们的。价钱会比县城里更便宜一点,用米来换也可以,而且不用大老远的跑去买,想来会有不少人感兴趣。玉米也是一样,不过成熟要等到七八月份,暂且不提。
好在剩下的米再坚持一个月应该没问题,到时候土豆也就应该成熟了。
馒头这种新产品得到了一家人的一致赞誉,周敏蒸得已经不少了,却还是吃了个干干净净。就连石头也难得一见的靠在墙板上,露出几分
弄完了之后,两人就打算回去了。但周敏之前取水的时候便发现了,这一片被烧过的荒坡上,别的植物都还没有复苏,但已经有不少蕨类在这里扎根了。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当地叫做苦蕨菜的一种。这会儿才抽出嫩嫩的苔,叶片还没有长开,卷在一起形成一个灰扑扑的突起。
别看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名字听起来也让人不想奉陪,但只要处理得宜,味道却是不错。
所以周敏便打算掐一些回去。
石头对她的这种行为非常不解。对他来说,白米饭和肉才是好东西,这些漫山遍野都是的野菜,反倒没什么好在意的。不是日子过不下去,村里也很少有人会去吃他们。所以见周敏如此兴奋,自然难以理解。
不过不理解不要紧,只要照着做就是了。反正周敏要蕨菜,他只要帮忙去掐就可以了。
两人一起动手,再加上这里的苦蕨菜数量着实不少,到最后竟然弄到了一大捆。主要是石头太实诚了,觉得既然要摘,那就多多益善,结果就成了这样。
然后就轮到周敏犯愁了,这么多,扔了可惜,但吃——一家人就算连着吃一个星期,估计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后世周敏倒是听说过蕨根粉,但那是用地下挖出来的陈年蕨根熬成的,这种新鲜水嫩的蕨菜根本没用。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将这些蕨菜都泡起来。
万山村这里的泡菜,应该叫做酸菜。
做法非常简单,将生菜洗净之后,放在烧得滚烫的热水里汆一下,不需要煮得熟透,只要表面烫死了就可以。然后将之封入坛子里,用一块石头压住,如果有之前的酸汤水最好,没有就把煮菜的水倒进去,然后密封发酵,过个十几天就可以拿出来吃了。
无论是用来炒菜还是凉拌,滋味都是一等一的好。
所以回家之后,周敏就开始收拾蕨菜了。因为蕨菜表面有一层细绒毛,所以她直接拿井边去反复清洗,将能够除去的部分冲掉,剩下的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接下俩的工作则是由安氏接手,毕竟她做这些小菜是最拿手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生活又重新规律了下来,每天上山去看看地里的庄稼,然后继续在旁边开垦新的土地,时不时从山林里发现一些可以吃的东西带回家,日子过得忙碌而踏实。
转眼就到了五月初五,端阳节。
安氏一大早起来,就去河边采了菖蒲和艾草回来挂在门口,周敏则是将昨晚和好的面拿出来,预备蒸馒头。
她本来是要蒸包子的,但没有新鲜肉,素菜包子她并不觉得自己能做得好吃,只能罢了。反正馒头吃着还扛饿,要是嫌口味单一,再炒菜就是了。
等她将面揉好切块,石头也已经烧好了火,将锅架在了炉子上。周敏连忙交代,“石头,放点鸡蛋在下头,等馒头蒸好,鸡蛋也就熟了,省得再费一道火。”
石头应声去拿鸡蛋,但走了几步,又回头问她,“阿姐,煮几个?”
虽然周敏一早就说过那些鸡算是他的,生下来的蛋也由他处置,但除非是安氏或者周敏做,否则石头平时自己不会多吃一个鸡蛋。拿去镇上卖也好,用来孵小鸡也好,吃掉也好,全部听凭安排。
周敏想了想,道,“今天过节,不用节省,一个人三个。”
再熬点粥,就着馒头,鸡蛋和咸菜,早上这顿饭也就可以称得上丰富了。
石头将鸡蛋放进锅里,加了水盖上盖子,没一会儿水就开了。周敏在锅里放上一个铁丝扭出来的三脚架,然后将摆满了馒头的笼屉放进去,再放好盖子开始蒸,二十分钟左右,馒头和鸡蛋就都熟了。
面粉不是顶好的那种,本来就带着一点灰色,蒸出来的馒头自然也就不是街上卖的那种雪白的颜色,但味道却半点都不差。周敏夹了一个给石头“试试熟了没有”,结果他几口就下肚了,脸上还带着几分意犹未尽之意。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别说石头,就是周敏自己,一顿饭不吃三碗都打不住。毕竟他们每天都要上山下地,做的是体力活,消耗自然不是城市白领能够比拟的,胃口当然也更大。
前两天安氏才说过,家里的米已经快不够吃了。
那还是跟冬婶家赊来的呢。虽然冬婶说过好几次不用还,但周敏却不可能真的厚颜答应。她的打算是等土豆熟了之后用土豆去还,这样冬婶家也能换个口味,明年的种子也就有了。
这些土豆,周敏寄予厚望,是打算等村里人看到收成之后,卖种子给他们的。价钱会比县城里更便宜一点,用米来换也可以,而且不用大老远的跑去买,想来会有不少人感兴趣。玉米也是一样,不过成熟要等到七八月份,暂且不提。
好在剩下的米再坚持一个月应该没问题,到时候土豆也就应该成熟了。
馒头这种新产品得到了一家人的一致赞誉,周敏蒸得已经不少了,却还是吃了个干干净净。就连石头也难得一见的靠在墙板上,露出几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