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次无比期盼自己能在前十,哪怕不如小叔叔,也不要差得太远。
    不知为何,他一直惦记着冬青一家,以他那传奇的小叔叔为目标,无论是外貌身型或是成就,甚至娶妻标准。
    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他除了长得人高马大可能超过瑾瑜之外,其余从来没有赶上,也没有遇到一个与冬青相媲美的女子。
    或许是他先入为主,二爷爷一家的氛围与自家相差甚远。
    冬青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指引他走上君子之路,而非跟随家中风气为蝇头小利变成卑鄙龌龊满口谎言的小人。
    冬青为他奠定了基脚,比之后经历的所有老师都重要。
    当年冬青温柔的笑容牢牢嵌在脑海,至今未曾忘记。
    冬青夫妻二人相依偎的身影,也是他自幼所向往。
    冬青与瑾瑜相互扶持,挣钱科考两不误,离清水沟越来越远,直到远得看不见。
    大河拼命读书,只想与瑾瑜一样,带着一家人摆脱穷山恶水的禁锢。
    台阶之上,考官念完姓名离开,大河没听见自己的名字,顿时有些泄气。
    只得挤进人潮,去到榜前看自己是否考中。
    已经十九岁的大河身型高大,倒是不费劲就挤到跟前,定睛看去,终于在第二列看到“李大河”三个字。
    心中稍微松了口气,如此,他便可以去晋安参加春闱,也能再次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
    大河收拾东西回家,准备报完喜与家里人道别后就启程前往晋安。
    家里人喜笑颜开,忙大摆宴席庆祝,端是荣耀满堂。
    清水沟数十年才出四个举人,他们李家就占了两个名额。
    而且前段时间传来消息,新帝登基,瑾瑜已经官拜正一品,在朝中举足轻重。
    大伯一家觉得十分开心,日后大河踏入仕途,瑾瑜的光辉多多少少是要照耀一下大河。
    不看僧面看佛面,有瑾瑜这个大黎第一辅臣在,多的不求,至少大河在官场上不会遭遇不公待遇。
    村里人投以羡慕的目光,一个家族只要出一个能人,这个家族就能慢慢走向兴盛。
    村里掀起一股读书热潮,清水沟年轻一辈大多认得几个字,所有人都盼着自家祖坟上冒青烟,出个把官老爷带动家族。
    近年风调雨顺,灾害少发,商业与工业逐步繁荣,官府减免农户赋税,粮食价格上涨,打压地主安置流民。
    比起前些年的光景,如今百姓算得上真正安居乐业,对于平头百姓而言,不用经受战乱灾荒颠沛流离,能吃饱穿暖存余粮,有能力仰望更高的地方,便是最大的幸福。
    李大壮家人丁较多,靠着李老汉家给的土地和一些投机倒把,这么些年下来,日子过得还不错。
    日子好过了矛盾也就相对减少,除了赵氏说话依然刻薄,不是很招人喜欢之外。
    大河觉得这个趋势很不错,家人齐心,其利断金,李老汉一家就是其中典型。
    宴席过后,大河收拾书本盘缠,一家人直将他送到村口。
    李大壮点点头,叮嘱道:“路上千万小心,收好银钱,若是能找到同伴一起更好,路上相互有个照应。”
    赵氏紧紧抓住大河衣袖,道:“大河啊,你可要好好考,咱们家这些年供你读书花了不少钱,怎么着也得考个进士,才对得起你请先生花掉的那些钱。等你当了官老爷,就来接我们去享福。”
    “娘,您别给大河太多压力。”小赵氏忍不住上前道:“大河,你尽力而为,娘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上下打量一圈大河,小赵氏眼眶有些发热,又是欣慰又是不舍,“你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路上一定要小心,到了晋安就去找你小叔叔,少说话多做事,嘴巴放甜些,别招人嫌。”
    “你可能没什么印象,如果不惹到你小叔叔,他人其实还挺不错的,能帮都会帮……”
    “我知道了娘,你放心吧。”听小赵氏絮絮叨叨,大河说道。
    他一直知道小叔叔夫妻为人很正直,只要不触及底线,都挺好相处的。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傻到去触碰别人的底线?
    李大牛走过来与小赵氏并肩,看向大河,道:“走吧,再磨叽下去你娘又要哭一场,光阴也浪费了。”
    大河笑了笑,“爹,娘,我已经快二十了,这个体格,一般人不敢欺负我。而且我还学了两年医术,大部分情况都能应付,您就放心吧,我到晋安就会给家里写信的。”
    说罢,转身离去,踏着晨光,大步走在山间羊肠小路上。
    看大河走远,大河其他几个兄弟转脸互看一眼,“大哥去都城考进士去了,接下来我们抓阄吧。”
    家里只供得住一个人买笔墨纸砚上私塾,之前都是大河有空在教几个弟兄,说好等大河离开就抓阄,决定下一个着力培养谁念书。
    栓子牵住身旁的妻子,道:“我退出,就不抓了,我读书实在不行,只想跟叶儿好好种庄稼。”
    旁的几人鄙夷的看了二人一眼,栓子年纪不大,却已经说成了媳妇,自媳妇过门就整日腻歪,让人想自戳双目。
    “那正好,少一个咱们就四个人抓阄,几率还大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