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3)
不过眼下这些事均无需她忧心。她不过一介区区山间小老太,最该忧心的,阖该是宋修远与穆清何时给她生个有趣的小重孙才对。
她瞧得出来,比之去岁,今年孙儿孙媳彼此间情谊更深。抱小娃娃的日子,想来也快了。
思及方才穆清糯糯唤着阿远时的模样,大长公主失笑。她的梦魇哪是自个儿好的?分明是被宋修远的戾气吓跑的!看来她再将穆清留在归云山,就真的要成那打鸳鸯的棒子了。
“阿茴!昨夜风大雨大,又落了那么多道惊雷,你去了何处?”大长公主还未推开门,便听闻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推门眯着眼朝着屋内看去,那团坐在案后瑟瑟发抖的黑影不是老侯爷还是谁?
大长公主提灯照了照,见他衣衫尽湿,来不及梳髻的花白头发与胡须被雨水黏在一起,怎一个狼狈了得!她不禁吓了一跳:“风大雨大又有惊雷,你跑出来作甚?”
老侯爷神情古怪地瞟了眼大长公主,嘟囔:“像昨夜这么骇人的滂沱大雨亦有数十年未见了。我记得你从前最是害怕惊雷,本想着出来陪你,哪知你竟不见了。”
字里行间竟还带了一丝委屈。
大长公主不去理会老侯爷的小情绪,从柜重翻出一身清爽衣袍,丢到他身上:“快点换上,仔细一会儿染了风寒。七十多的人了,还像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一般!”
说着,大长公主似想到了什么一般,补道:“雨停之后你命林俨传消息回京,让阿远把小丫头接回去吧。”
“为何?”老侯爷惊疑,“你不留丫头啦?这么急着把她送回去,让京中贵人瞧了,你去岁的苦心可不就白费了?估摸丫头心里也不好受。”
大长公主无奈,叹道:“我陪着丫头睡了一宿,她因去岁的事染了梦魇的习惯。这毛病,恐只有我们的好孙儿能治了。”
与名声相比,自然是身子更加紧要。
且穆清聪颖,能想明白个中道理。去岁并着今年,她一共留了她四月,足够让京中的权贵认下穆清。她已古稀了,日子越来越少,不可能一直为穆清、为镇威侯府筹谋。往后的日子该如何,还要看小丫头自己。
****************
这一场雨下了足足三日三夜还未停歇,由初时骇人的惊天之势便成了连绵细雨。大长公主望着天气,不知这样优柔寡断的天气何时是个头。
雨未停歇,外头的山道栈桥又被廿四日夜里的大雨冲毁,林俨亦无法脱身回京。
黔中道连日的大雨冲毁良田、致使农务搁置;除去地里的活计,被雨水冲毁的屋舍数不胜数,而赤水河亦因连日的暴雨日渐湍急,隐隐有决堤之势。
天灾如此,县令刺史却毫无表示。民怨沸腾,最终闹到了京城郢城。
这次的天灾如此突然,令人措手不及。明安帝知晓看着愈来愈多的奏折,思虑良久,命宣王姜怀瑾南下司赈灾一职。出发前日,镇威侯宋修远自荐随行,看押粮饷。
明安帝应了。
当年太子亲政时的第一个任务,亦是赈灾。姜怀瑾如此,足以见得明安帝对其的看重。而眼巴巴凑上去的镇威侯,在朝臣眼中自然而然成了宣王的幕僚。
实则宋修远却未思虑这般多。自二月廿四后,他便断了归云山的消息。心中记挂祖母与发妻,眼前有宣王府搭好的梯子,他为何不顺势而下?左右在朝臣眼中,镇威侯府早已被宣王府拉拢。
宋修远这处无任何消息,归云山上的大长公主与穆清心底亦发急。大长公主恐自己在穆清眼中成了棒子精,穆清忧心宋修远路遇险情。
她盼着早些见到宋修远,却又希望宋修远安安分分待在京城,好歹京畿并无水患之扰。
这样的日子过了数十日,这日,穆清正打着伞站在园中摘桃枝,忽而被人从身后抱住。
带着赶路的尘气与雨水的润泽,那人在她耳畔轻轻道:“阿谣,一月之期已过,我来迟了。”
☆、芳菲
以大江为界,北岸的山东南道、淮南道等地过了一个暖冬,自年初始,竟已接连数月不曾下雨,隐隐有大旱的征兆。而那些原本该落在山东南道与淮南道的雨水却像是悉数落在了黔中道。
真可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姜怀瑾与宋修远一行于三月初自郢城出发,一路南下,巡视各道灾情。因报给朝廷的折子中并无提及山东南道与淮南道的旱情,故而他们事先并未思量应对法子。当见到了山东南道的干涩景象,当即向郢城追了一张折子,又多花了些心思设下布防,尽早减少夏日大旱带来的损失。如此,等到了黔南道首府惠州,已是四月初的时节。
黔南四州,唯有惠州人口近五万户,是为上州,其余皆为不足三万户的中州与下州,故而除却驻扎于此的节度使,政务折子大抵经过惠州刺史郭仁之手,他也可算得上大半个黔南长官。
出乎意料,黔南道的灾情远不及折子上的严峻,甚至还不若他们在山东南道瞧见的旱情可怖。
若说黔南道长官勤政爱民,刻意将灾情禀得严重些以换得朝廷救济,姜怀瑾还是信的。但与山东南道凑了起来,两道长官,一个隐而
她瞧得出来,比之去岁,今年孙儿孙媳彼此间情谊更深。抱小娃娃的日子,想来也快了。
思及方才穆清糯糯唤着阿远时的模样,大长公主失笑。她的梦魇哪是自个儿好的?分明是被宋修远的戾气吓跑的!看来她再将穆清留在归云山,就真的要成那打鸳鸯的棒子了。
“阿茴!昨夜风大雨大,又落了那么多道惊雷,你去了何处?”大长公主还未推开门,便听闻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推门眯着眼朝着屋内看去,那团坐在案后瑟瑟发抖的黑影不是老侯爷还是谁?
大长公主提灯照了照,见他衣衫尽湿,来不及梳髻的花白头发与胡须被雨水黏在一起,怎一个狼狈了得!她不禁吓了一跳:“风大雨大又有惊雷,你跑出来作甚?”
老侯爷神情古怪地瞟了眼大长公主,嘟囔:“像昨夜这么骇人的滂沱大雨亦有数十年未见了。我记得你从前最是害怕惊雷,本想着出来陪你,哪知你竟不见了。”
字里行间竟还带了一丝委屈。
大长公主不去理会老侯爷的小情绪,从柜重翻出一身清爽衣袍,丢到他身上:“快点换上,仔细一会儿染了风寒。七十多的人了,还像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一般!”
说着,大长公主似想到了什么一般,补道:“雨停之后你命林俨传消息回京,让阿远把小丫头接回去吧。”
“为何?”老侯爷惊疑,“你不留丫头啦?这么急着把她送回去,让京中贵人瞧了,你去岁的苦心可不就白费了?估摸丫头心里也不好受。”
大长公主无奈,叹道:“我陪着丫头睡了一宿,她因去岁的事染了梦魇的习惯。这毛病,恐只有我们的好孙儿能治了。”
与名声相比,自然是身子更加紧要。
且穆清聪颖,能想明白个中道理。去岁并着今年,她一共留了她四月,足够让京中的权贵认下穆清。她已古稀了,日子越来越少,不可能一直为穆清、为镇威侯府筹谋。往后的日子该如何,还要看小丫头自己。
****************
这一场雨下了足足三日三夜还未停歇,由初时骇人的惊天之势便成了连绵细雨。大长公主望着天气,不知这样优柔寡断的天气何时是个头。
雨未停歇,外头的山道栈桥又被廿四日夜里的大雨冲毁,林俨亦无法脱身回京。
黔中道连日的大雨冲毁良田、致使农务搁置;除去地里的活计,被雨水冲毁的屋舍数不胜数,而赤水河亦因连日的暴雨日渐湍急,隐隐有决堤之势。
天灾如此,县令刺史却毫无表示。民怨沸腾,最终闹到了京城郢城。
这次的天灾如此突然,令人措手不及。明安帝知晓看着愈来愈多的奏折,思虑良久,命宣王姜怀瑾南下司赈灾一职。出发前日,镇威侯宋修远自荐随行,看押粮饷。
明安帝应了。
当年太子亲政时的第一个任务,亦是赈灾。姜怀瑾如此,足以见得明安帝对其的看重。而眼巴巴凑上去的镇威侯,在朝臣眼中自然而然成了宣王的幕僚。
实则宋修远却未思虑这般多。自二月廿四后,他便断了归云山的消息。心中记挂祖母与发妻,眼前有宣王府搭好的梯子,他为何不顺势而下?左右在朝臣眼中,镇威侯府早已被宣王府拉拢。
宋修远这处无任何消息,归云山上的大长公主与穆清心底亦发急。大长公主恐自己在穆清眼中成了棒子精,穆清忧心宋修远路遇险情。
她盼着早些见到宋修远,却又希望宋修远安安分分待在京城,好歹京畿并无水患之扰。
这样的日子过了数十日,这日,穆清正打着伞站在园中摘桃枝,忽而被人从身后抱住。
带着赶路的尘气与雨水的润泽,那人在她耳畔轻轻道:“阿谣,一月之期已过,我来迟了。”
☆、芳菲
以大江为界,北岸的山东南道、淮南道等地过了一个暖冬,自年初始,竟已接连数月不曾下雨,隐隐有大旱的征兆。而那些原本该落在山东南道与淮南道的雨水却像是悉数落在了黔中道。
真可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姜怀瑾与宋修远一行于三月初自郢城出发,一路南下,巡视各道灾情。因报给朝廷的折子中并无提及山东南道与淮南道的旱情,故而他们事先并未思量应对法子。当见到了山东南道的干涩景象,当即向郢城追了一张折子,又多花了些心思设下布防,尽早减少夏日大旱带来的损失。如此,等到了黔南道首府惠州,已是四月初的时节。
黔南四州,唯有惠州人口近五万户,是为上州,其余皆为不足三万户的中州与下州,故而除却驻扎于此的节度使,政务折子大抵经过惠州刺史郭仁之手,他也可算得上大半个黔南长官。
出乎意料,黔南道的灾情远不及折子上的严峻,甚至还不若他们在山东南道瞧见的旱情可怖。
若说黔南道长官勤政爱民,刻意将灾情禀得严重些以换得朝廷救济,姜怀瑾还是信的。但与山东南道凑了起来,两道长官,一个隐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