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9)(2/3)
一步走出玉铺,回街上挑小礼物去了。
晏暄望着他背影离去,终究是无奈地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左右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话,而且按着这位殿下现在几乎能飘上天的情绪,怕是无论说什么都只会左耳进右耳出吧。
他在玉铺店主半疑惑半催促的目光中轻笑,拿出钱袋付清了钱,等店主包装完两块玉,接过后就离开玉铺。
还不等他两只脚都跨出去,不远处岑远已然捕捉到他的身影,朝他挥手:晏暄,你快来看这个!
日光遥遥落下,映出晏暄眼中荡漾开的笑意。他迈步走出玉铺,义无反顾地朝那道望着他的目光所在走去。
池灵池秀一家子只在青江待七天,之后就要回位于南方的池家去了。
岑远那表姐夫是池家长男,家里就是南方普通的书香世家,他从小对考功名没什么兴趣,一心只爱书画,曾几何时,池家人都以为他以后会说出娶书画为妻这种话。
但好在老天有眼,他在江南偶然购得一副字画,甚为喜爱,就主动去问了绘这字画的人是谁,一路找到蒋家,与蒋家独女相识。
然后就感觉自己遇到了命中注定之人。
听说当时池家公子为了追求蒋家姑娘,跑遍大宁只为了打听蒋姑娘最喜爱的一副《云山图》在何人手里,待打听到之后,又亲自跑去和对方交涉,结果是竖着进府、横着出门。
没有人知道他最后到底是怎么成功收到《云山图》的,毕竟那时他与蒋姑娘书信不断,却从未提及自己的任何情况。只知道最后,他满身狼狈地回到青江,还吊着条胳膊就跑到蒋姑娘的院子外头大喊,说自己对蒋姑娘一见倾心,如今以《云山图》为聘,希望蒋姑娘能答应嫁给他。
而那蒋家姑娘几乎是立刻出来,把他拽进了蒋府,红着脸说怎么都不知道少给咱家丢点人。
当年的池公子可谓是莽得很,如今饭桌上再谈此事,整个人脸红得几乎能钻到饭桌底下去了。
蒋家一群人都知道这件事,而且像是每次都会拉池公子出来鞭尸似的,习以为常地调侃几句。剩下的人里,池灵池秀专注着把玩岑远送他们的小玩意儿和玉佩,也没意识到这群大人正在讨论的是自己爹娘的事,另一边晏暄淡然地敛眸笑了下,只有岑远反应最为夸张,听到池公子在院子外头喊的话的时候,差点没把口中的酒给喷出来。
他放肆大笑,惹得那头他那表姐夫更是无地自容了,扭头找自家娘子替他解围,然而故事中的蒋家姑娘仿佛没看见他的眼神似的,只喊来两个小的吃饭后点心。
等笑完,岑远往酒壶里灌满酒,拿起酒壶和两只酒盏朝表姐夫招了招手,后者不明所以,跟着他走到门外的楼梯席地坐下。
也不知岑远是有些醉了还是故意,他给自己倒了杯酒,转而又倒了另一杯给完全不会饮酒的表姐夫。对方大约也是正好想借酒消羞了,便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虽然紧接着就被辛辣呛出了眼泪。
岑远又笑了两声,不多时,他饮尽自己的酒,却道:姐夫,其实我挺佩服你的。
表姐夫刚去接了杯茶回来,正好听见这句。
心动了就是心动了,喜欢了就是喜欢了。岑远一边倒着酒又说,不像我和我家那位,浪费了大把的好时光,还走了不少弯路。
在他背后,晏暄捕捉到门外的对话,略微偏首,一手握着酒盏,静默不言。
经过七日的同处,这对年轻夫妻也逐渐消除了在岑远面前的生分和芥蒂。池公子看了看岑远,又快速地回头望一眼,悄悄摸摸地说:我还以为你们是奉旨成婚。
曾经是。岑远下意识回了一句,但他转眼咂摸了一下,又改口道:曾经我们都以为是。
沉寂了三年的玉佩好似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重量,岑远放下酒盏,捧起腰间玉佩,对着月光观赏。
在光线的穿透下,玉几乎成了透明,反衬让上面的刻痕变得格外清晰,就好像连那个被隐藏在深处的名字也能被清楚地看见每一笔每一画。
岑远突然心想,如果当时晏暄再勇敢一点,直接把玉佩送给他、告诉他这玉佩的寓意为何,抑或是他再聪明一些,读懂晏暄隐含在无言下的真心、明白自己对对方的特殊对待背后的感情,是不是就会有不同的经过和结局。
可惜没有如果。
要不是因为
要不是因为他重生一世,要不是因为宁帝突发奇想为他们赐婚,那他岂不是这辈子也没法知道了。
到时候,晏暄又该怎么办。
而现在,他又能怎么补偿。
旁边表姐夫听他话只说了一半,便问:要不是因为什么?
岑远倏然回神,心说自己真是喝多了,居然差点就把重生的事给说出来了。
他摇摇头,也不知是没忍住还是故意的,无声打了个酒嗝,接着便道:要不是因为上天有的时候会大发慈悲给人间派发些后悔药,有些错可就纠正不了了。
表姐夫迷茫地看着岑远,似乎是方才那口酒这时在体内上涌,让他完全听不懂这位传说中的二皇子究竟在说些什么了。
而这时,就听有人在背后喊他:夫君。
来了!他还没
晏暄望着他背影离去,终究是无奈地将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左右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话,而且按着这位殿下现在几乎能飘上天的情绪,怕是无论说什么都只会左耳进右耳出吧。
他在玉铺店主半疑惑半催促的目光中轻笑,拿出钱袋付清了钱,等店主包装完两块玉,接过后就离开玉铺。
还不等他两只脚都跨出去,不远处岑远已然捕捉到他的身影,朝他挥手:晏暄,你快来看这个!
日光遥遥落下,映出晏暄眼中荡漾开的笑意。他迈步走出玉铺,义无反顾地朝那道望着他的目光所在走去。
池灵池秀一家子只在青江待七天,之后就要回位于南方的池家去了。
岑远那表姐夫是池家长男,家里就是南方普通的书香世家,他从小对考功名没什么兴趣,一心只爱书画,曾几何时,池家人都以为他以后会说出娶书画为妻这种话。
但好在老天有眼,他在江南偶然购得一副字画,甚为喜爱,就主动去问了绘这字画的人是谁,一路找到蒋家,与蒋家独女相识。
然后就感觉自己遇到了命中注定之人。
听说当时池家公子为了追求蒋家姑娘,跑遍大宁只为了打听蒋姑娘最喜爱的一副《云山图》在何人手里,待打听到之后,又亲自跑去和对方交涉,结果是竖着进府、横着出门。
没有人知道他最后到底是怎么成功收到《云山图》的,毕竟那时他与蒋姑娘书信不断,却从未提及自己的任何情况。只知道最后,他满身狼狈地回到青江,还吊着条胳膊就跑到蒋姑娘的院子外头大喊,说自己对蒋姑娘一见倾心,如今以《云山图》为聘,希望蒋姑娘能答应嫁给他。
而那蒋家姑娘几乎是立刻出来,把他拽进了蒋府,红着脸说怎么都不知道少给咱家丢点人。
当年的池公子可谓是莽得很,如今饭桌上再谈此事,整个人脸红得几乎能钻到饭桌底下去了。
蒋家一群人都知道这件事,而且像是每次都会拉池公子出来鞭尸似的,习以为常地调侃几句。剩下的人里,池灵池秀专注着把玩岑远送他们的小玩意儿和玉佩,也没意识到这群大人正在讨论的是自己爹娘的事,另一边晏暄淡然地敛眸笑了下,只有岑远反应最为夸张,听到池公子在院子外头喊的话的时候,差点没把口中的酒给喷出来。
他放肆大笑,惹得那头他那表姐夫更是无地自容了,扭头找自家娘子替他解围,然而故事中的蒋家姑娘仿佛没看见他的眼神似的,只喊来两个小的吃饭后点心。
等笑完,岑远往酒壶里灌满酒,拿起酒壶和两只酒盏朝表姐夫招了招手,后者不明所以,跟着他走到门外的楼梯席地坐下。
也不知岑远是有些醉了还是故意,他给自己倒了杯酒,转而又倒了另一杯给完全不会饮酒的表姐夫。对方大约也是正好想借酒消羞了,便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虽然紧接着就被辛辣呛出了眼泪。
岑远又笑了两声,不多时,他饮尽自己的酒,却道:姐夫,其实我挺佩服你的。
表姐夫刚去接了杯茶回来,正好听见这句。
心动了就是心动了,喜欢了就是喜欢了。岑远一边倒着酒又说,不像我和我家那位,浪费了大把的好时光,还走了不少弯路。
在他背后,晏暄捕捉到门外的对话,略微偏首,一手握着酒盏,静默不言。
经过七日的同处,这对年轻夫妻也逐渐消除了在岑远面前的生分和芥蒂。池公子看了看岑远,又快速地回头望一眼,悄悄摸摸地说:我还以为你们是奉旨成婚。
曾经是。岑远下意识回了一句,但他转眼咂摸了一下,又改口道:曾经我们都以为是。
沉寂了三年的玉佩好似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重量,岑远放下酒盏,捧起腰间玉佩,对着月光观赏。
在光线的穿透下,玉几乎成了透明,反衬让上面的刻痕变得格外清晰,就好像连那个被隐藏在深处的名字也能被清楚地看见每一笔每一画。
岑远突然心想,如果当时晏暄再勇敢一点,直接把玉佩送给他、告诉他这玉佩的寓意为何,抑或是他再聪明一些,读懂晏暄隐含在无言下的真心、明白自己对对方的特殊对待背后的感情,是不是就会有不同的经过和结局。
可惜没有如果。
要不是因为
要不是因为他重生一世,要不是因为宁帝突发奇想为他们赐婚,那他岂不是这辈子也没法知道了。
到时候,晏暄又该怎么办。
而现在,他又能怎么补偿。
旁边表姐夫听他话只说了一半,便问:要不是因为什么?
岑远倏然回神,心说自己真是喝多了,居然差点就把重生的事给说出来了。
他摇摇头,也不知是没忍住还是故意的,无声打了个酒嗝,接着便道:要不是因为上天有的时候会大发慈悲给人间派发些后悔药,有些错可就纠正不了了。
表姐夫迷茫地看着岑远,似乎是方才那口酒这时在体内上涌,让他完全听不懂这位传说中的二皇子究竟在说些什么了。
而这时,就听有人在背后喊他:夫君。
来了!他还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