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克敦拍了拍他的肩,“行,你娘我会帮你看着。”
    郑钧露出笑容,“那就多谢大人。”
    又过了几天,前往南洋的船队在港口汇合,潘元成虽然也有几船货,但他却是不跟船的。
    “陈大年!这位是郑钧兄弟,别看他年少,还是堂堂的秀才,这次他会随船一起去吕宋,路途当中你多照顾点。”
    潘元成拉着郑钧上了一艘船,然后叫住了船上一个三十来岁模样的汉子,这个汉子个子并不高,皮肤黑黄,一看就知道常年在阳光下暴晒。
    “好的,东家。”
    随后潘元成又跟郑钧说,“陈大年跑这条航线十几年了,对这条线上的情况了如指掌。若是遇上暴风雨,你那几条船要紧跟着他就不会丢。”
    郑钧知道这不仅关系着几船货物还关系着他的性命,就慎重的拜谢潘元成。
    潘元成拍了拍他的肩膀,“欸,都是自己兄弟有什么好谢的!”
    港口有人吹起了号角,这是船队即将启航的信号,最前面几艘船扬起了帆。
    分别过后,郑钧站在船上,看着港口潘元成和阿克敦越来越远逐渐变小。
    他转头朝着船行驶的方向望去,前方船队浩浩荡荡,他置身于其中就如同置身于天地之间一样渺小。
    看着广阔的海面,这让他不由心境开阔,也开始期待起这次的旅途。
    四爷离京后,后院又归于沉静,只中秋节那天府里的女眷凑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中秋节第二天,敏宁就收到一封信,里面还夹杂着几万两银票,信是阿克敦传进来的,他详细的描述了这一路上的见闻以及郑钧的所作所为。
    敏宁先是为这么顺利就赚到钱而高兴,后又担忧几船的货遇到海难赔光,毕竟这个时代出海遇难的几率太高了。
    不过想到这两万两再加上她留下的那一万两,足够还借四爷的银子,她就稍稍松了口气。要是真运气不好,赔了就赔了,大不了在慢慢累积原始资金。
    接下来的日子敏宁都在担心她那几船货,就怕有不好的消息传来。
    皇帝不在京,除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以外,没什么话题能引起众人的兴趣,日子不咸不淡的过去,就在人们以为这种平静的日子会持续到皇帝归来时,平地一声雷,震得整个京城跳了三跳。
    诚郡王,他……剃头了!
    好吧,这原本是件很普通的事,然而却发生在敏妃百日未过的这个敏感时段,那就不能再当成是一件普通的事来看待。
    敏妃是诚郡王的庶母,按照规定百日内是要守孝。
    人生五伦孝为先,别说普通百姓,连皇帝都必须得遵守孝道,成为天下间孝顺的表率。
    在守孝期间剃头,自然被看成了不孝的证明。
    剃头一事很快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被传到民间,整个京城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
    这要是在后世,别说在守孝之中剃头发,就算是你剃光头也没人过问,更别说是给自己父亲的小老婆守孝。
    然而这件事放到这个时代来看,就成了天大的事,不少人指责诚郡王不孝,大有将他钉在耻辱柱的意思。
    连敏宁这个身在后院的女子也有所耳闻,不过她总觉得这事背后肯定有人在推动,不然诚郡王在自己府里剃头,消息怎么会被传出来?
    要知道这个时代,百姓爱戴帽,皇子出门更是少不了帽子,谁还能掀开他的帽子看到他剃头了不成?
    听说十三阿哥听见这个消息后,直接从宫里跑出来,跑到诚郡王府上闹了一通,然而诚郡王躲着没见他。
    这件事很快被远在塞外的皇帝知道了,九月的第一天一道谕旨快马加鞭的传入宗人府。
    “听说万岁爷非常震怒,在谕旨中谴责了诚郡王,命宗人府将他拘禁起来,严加议罪。”有人小声的议论。
    这几日,京城里如同一碗水倒进了沸腾的油锅里,瞬间炸开了锅。皇帝不在也没人阻止,真的假的消息传的到处都是,京城里到处都有人讨论这件事,弄的跟过年一样热闹。
    什么消息只要一传出来,瞬间传得满大街都是,然后一传十十传百,转眼又面目全非。
    宗人府给皇帝上折子,刚一递上去没多久,消息传了出来了。
    至于是谁传的,老百姓就不关心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关注在被传出来的消息上。
    什么革去诚郡王的郡王爵位?并且将管理郡王府的侍郎、长史、一等侍卫,每人鞭打一百下,枷号三个月?
    一听到宗人府拟定的结果,连百姓都觉得这个惩罚有点重。
    革去郡王爵位,那不就是撸成光头阿哥?还有鞭打郡王府的长史等人一百下,这个倒没问题,但是枷号三个月就有些严重了。
    什么是枷号三个月,就是带上刑具让你劳动改造,完全是把人当成犯人处理。即使期满释放,也不可能回到原位上了。
    好在皇帝也觉得宗人府判的有点重,圣旨下来,三阿哥郡王爵位降为贝勒,宽恕了原王府侍郎,至于其他人虽然免不了一百鞭,但允许自赎。
    结果一出,敏宁就发现,所有人的关注点都歪了,大多数都在戏谑祉贝勒拿爵位换一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