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2/3)
头,道:“看起来也只有这个法子了。卜掌柜,要不,你来做个见证?”
卜世仁连连摆手:
“事情还没有听呢,你们倒是先心急起来。”
第49章
贾芸请舅舅并客人进屋,屋里的卜氏早就准备好了。
只见一个小小的托盘上放着一只荷包。
很平常的荷包。
青色的底,绣着两支竹子,看上去十分文雅。这种料子,这种图案,不单女人用得,男人也用得上。
至少,倪二跟贾宝玉身边的小厮们打过交道,见过那些小厮们从贾宝玉身上扯下来的各种配饰。在倪二看来,一惯爱红的贾宝玉身上的荷包比这个艳丽多了。
不独倪二,就是张德子和朴友良也都看出来了。
“这是二爷从那府里得的?”
贾芸连忙把他在荣国府里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还把那荷包里面的银票展示给诸人看。
卜世仁和倪二几个听得一惊一乍的。
卜世仁忍不住道:“这府里好生富贵!县君娘娘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这,放在等闲人家,全副家当也不过如此了……”
倪二听了贾芸的话,默默地低着头,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听他道:“芸二爷,这事儿,您可有什么想头没有?”
贾芸道:“既然是二姑姑亲自与我开口,我自然是要做到最好的。”
倪二一听,立刻道:“有二爷这句话就中!”说着,就把贾琰的话一句一句地掰给贾芸听:
“县君娘娘前头的这几句话意思很明白,就是要二爷别管外头的闲话,先把事情做好就成。县君娘娘要的很简单,只要周边的百姓都知道红薯,家里都种上红薯。”
“可是,这事儿典农校尉不是在做吗?”
“嘿!不是我跟二爷抱怨,实在是那些典农校尉干的他妈就不是人事儿!把朝廷发下来的红薯种直接煮熟了吃了的,或者堆在那里任由它烂的……这都是好的。还有那强制摊牌的。百姓人家就那么几亩地,还要交税,这红薯又不能交税,谁会种他?!反正外头为了这事儿已经闹了好几回了!”
听得贾芸都紧张起来:
“那,那依二哥说,我该如何行事方好?”
倪二道:“我看,这些事儿县君娘娘未必不知道,只不过她是个姑娘家,年纪也小,不好管到朝廷的人和事儿上面去。这才用自己的私房……”
卜世仁忽然插嘴道:“倪二,你是说,这一千两银子是县君娘娘的私房?”
倪二道:“不然,还有谁?那府里的大老爷是不管事儿的,无论是家里还是外头,那老太太都不会让大老爷管。要不,怎么叫大老爷而不是老爷呢?那位大太太是个吝啬的,那位二太太更是只知道往兜里面搂钱,谁见过她的银子往外面拿的?那府里的大奶奶二奶奶两个更是从来都是手心儿往上的!除了这些人,可不是只剩下那位县君娘娘了吗?”
“那,那我要不要把地放在二姑姑的名下?”
卜世仁连连摇头,道:“县君娘娘都那么说了你还这么着,这不是跟娘娘对着干是什么?这地,你还是放在自己手里,倒是这账本,要做得干净,要记得不时地让你娘带进去给县君娘娘瞧瞧。这才是正理。”
倪二道:“没错儿。二爷,我看,县君娘娘的意思有两层,一个是让那些百姓人家都知道红薯的好儿来。这个不难。红薯的高产那是经过朝廷的验证的,百姓们看见有人种了又高产,自然会跟着种。只不过不会拿整亩整亩的好地拿来种,最多也就跟寻常的菜蔬一样屋前屋后地种一点儿。三口之家用个几分地也就够了。我想着,县君娘娘若是要逼着那些百姓种红薯,只怕也轮不到二爷。因此,重在引,重在诱导。因此,这种植红薯的地方要挑一点,不能距离京师太近。京城脚下是万岁爷的脚下,大家都知道城里做工的工钱多,哪里愿意苦巴巴的去地里刨食?”
倪二的这段话可以引起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正是这话!这地要选得远一点才好。”
贾芸便道:“那,依倪二哥的意思,这地方选在哪里比较合适?”
倪二摇摇头,很有些为难地道:“你若问这京里的事儿,我倒是能够跟你分解分解,这京外的事儿,还要距离京师有点距离的,这……”
卜世仁想了想,道:“如果是要距离京里远一点儿的地方,我倒是有个主意。沿着海河往上,大约两百到两百四十里,桃山县和定县。我们柜上有伙计是那边的人,据说那边如今的知县,一个好名儿,为了自己的清官名声,很是折腾了几年,可偏偏他得上面的心,因此百姓是越过越苦。红薯既然这么高产,那边的百姓肯定会上心。就是那位县太爷,为了他的名声,也会配合。”
听得倪二连连点头,道:“还是卜掌柜见多识广。没错,这是个可以考虑的地方。另外一个县呢?”
卜世仁道:“定县的汪县令很会来事儿,也有点贪酷。不过,这不要紧。他是个小人反而更加好对付。只要拿出这府里的招牌,点出我们芸儿是为县君娘娘办事儿,就冲着县君娘娘和贾家的招牌,那个汪县令也会老老实实的。而我会选择这两个地方,就跟县
卜世仁连连摆手:
“事情还没有听呢,你们倒是先心急起来。”
第49章
贾芸请舅舅并客人进屋,屋里的卜氏早就准备好了。
只见一个小小的托盘上放着一只荷包。
很平常的荷包。
青色的底,绣着两支竹子,看上去十分文雅。这种料子,这种图案,不单女人用得,男人也用得上。
至少,倪二跟贾宝玉身边的小厮们打过交道,见过那些小厮们从贾宝玉身上扯下来的各种配饰。在倪二看来,一惯爱红的贾宝玉身上的荷包比这个艳丽多了。
不独倪二,就是张德子和朴友良也都看出来了。
“这是二爷从那府里得的?”
贾芸连忙把他在荣国府里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还把那荷包里面的银票展示给诸人看。
卜世仁和倪二几个听得一惊一乍的。
卜世仁忍不住道:“这府里好生富贵!县君娘娘一出手就是一千两银子!这,放在等闲人家,全副家当也不过如此了……”
倪二听了贾芸的话,默默地低着头,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听他道:“芸二爷,这事儿,您可有什么想头没有?”
贾芸道:“既然是二姑姑亲自与我开口,我自然是要做到最好的。”
倪二一听,立刻道:“有二爷这句话就中!”说着,就把贾琰的话一句一句地掰给贾芸听:
“县君娘娘前头的这几句话意思很明白,就是要二爷别管外头的闲话,先把事情做好就成。县君娘娘要的很简单,只要周边的百姓都知道红薯,家里都种上红薯。”
“可是,这事儿典农校尉不是在做吗?”
“嘿!不是我跟二爷抱怨,实在是那些典农校尉干的他妈就不是人事儿!把朝廷发下来的红薯种直接煮熟了吃了的,或者堆在那里任由它烂的……这都是好的。还有那强制摊牌的。百姓人家就那么几亩地,还要交税,这红薯又不能交税,谁会种他?!反正外头为了这事儿已经闹了好几回了!”
听得贾芸都紧张起来:
“那,那依二哥说,我该如何行事方好?”
倪二道:“我看,这些事儿县君娘娘未必不知道,只不过她是个姑娘家,年纪也小,不好管到朝廷的人和事儿上面去。这才用自己的私房……”
卜世仁忽然插嘴道:“倪二,你是说,这一千两银子是县君娘娘的私房?”
倪二道:“不然,还有谁?那府里的大老爷是不管事儿的,无论是家里还是外头,那老太太都不会让大老爷管。要不,怎么叫大老爷而不是老爷呢?那位大太太是个吝啬的,那位二太太更是只知道往兜里面搂钱,谁见过她的银子往外面拿的?那府里的大奶奶二奶奶两个更是从来都是手心儿往上的!除了这些人,可不是只剩下那位县君娘娘了吗?”
“那,那我要不要把地放在二姑姑的名下?”
卜世仁连连摇头,道:“县君娘娘都那么说了你还这么着,这不是跟娘娘对着干是什么?这地,你还是放在自己手里,倒是这账本,要做得干净,要记得不时地让你娘带进去给县君娘娘瞧瞧。这才是正理。”
倪二道:“没错儿。二爷,我看,县君娘娘的意思有两层,一个是让那些百姓人家都知道红薯的好儿来。这个不难。红薯的高产那是经过朝廷的验证的,百姓们看见有人种了又高产,自然会跟着种。只不过不会拿整亩整亩的好地拿来种,最多也就跟寻常的菜蔬一样屋前屋后地种一点儿。三口之家用个几分地也就够了。我想着,县君娘娘若是要逼着那些百姓种红薯,只怕也轮不到二爷。因此,重在引,重在诱导。因此,这种植红薯的地方要挑一点,不能距离京师太近。京城脚下是万岁爷的脚下,大家都知道城里做工的工钱多,哪里愿意苦巴巴的去地里刨食?”
倪二的这段话可以引起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正是这话!这地要选得远一点才好。”
贾芸便道:“那,依倪二哥的意思,这地方选在哪里比较合适?”
倪二摇摇头,很有些为难地道:“你若问这京里的事儿,我倒是能够跟你分解分解,这京外的事儿,还要距离京师有点距离的,这……”
卜世仁想了想,道:“如果是要距离京里远一点儿的地方,我倒是有个主意。沿着海河往上,大约两百到两百四十里,桃山县和定县。我们柜上有伙计是那边的人,据说那边如今的知县,一个好名儿,为了自己的清官名声,很是折腾了几年,可偏偏他得上面的心,因此百姓是越过越苦。红薯既然这么高产,那边的百姓肯定会上心。就是那位县太爷,为了他的名声,也会配合。”
听得倪二连连点头,道:“还是卜掌柜见多识广。没错,这是个可以考虑的地方。另外一个县呢?”
卜世仁道:“定县的汪县令很会来事儿,也有点贪酷。不过,这不要紧。他是个小人反而更加好对付。只要拿出这府里的招牌,点出我们芸儿是为县君娘娘办事儿,就冲着县君娘娘和贾家的招牌,那个汪县令也会老老实实的。而我会选择这两个地方,就跟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