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3/3)
按照会典, 皇后配礼服翟衣的凤冠为九龙四凤冠,配大衫的常用冠是二凤翊龙冠。
减少凤冠上的龙凤的数量,自然就使得皇后的礼冠显得不那么名正言顺了。当然, 这也肯定会影响到皇后的地位和实际权势,也会助长某些人的气焰。
但是皇后的婚礼,意义又不同。
直接举行册封礼的皇后跟被迎娶进宫的皇后是不同的,前者只是妾妃上位,而后者,才是无可争议的正宫皇后。
这几年,先是各家修建行宫,然后是京里谣言满天飞,至今都没有抓住这幕后之人,再然后是元皇后身故。
不是贾琰说,虽然从接受皇家礼聘诏令的那一天起,她就没有出过自家的二门,可是她看得出来,这桩桩件件,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贾琰不相信巧合,她只相信,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推动。只是这背后之人着实高明,加上她在这大观园里面,只能被动的等待。
这不符合贾琰的性格。如果等待能够解决问题的话,那原著里的贾迎春的命运就不会那么悲惨。
贾琰不知道这个幕后黑手是谁,不过,这不妨碍她布下布局等这个人入鷇,也不妨碍她误导某些人,给这些人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
贾琰很清楚,如今朝廷财政艰难,如果没有人去说的话,就是看在那空空如也的国库,皇帝都不愿意举行婚礼。因为皇帝大婚跟皇子大婚不同,皇子的婚礼花费不会超过十万两银子,可皇帝大婚,光为皇后置办嫁妆就要花掉两百万两白银,如果算上给皇后的娘家下聘的彩礼,还有其他,起码也要花费一千万两银子。如果这里面再讲究一点,随随便便就能够翻上一番。
也就是说,皇帝大婚一次,花上两千万两银子都是正常的。
这就是贾琰要的,给某些人一个错误的印象,让人觉得她是个娇纵的、运气好的、被宠坏了的、根本就无法体恤皇帝的心情的蠢货。也只有这样,有些不安分的家伙才会跳出来。
而且,一个盛大的婚礼,也有助于日后贾琰的行动。如果将来她想要治理黄河,有这场婚礼在前面杵着,行事也会便宜很多。
至少贾琰是这么想的。就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跟她想到一块儿去。
心烦意乱间,贾琰还是站起来打算见一见薛宝钗薛宝琴姐妹,也就在她站起来的那一瞬间,身后的几个宫人都忍不住惊呼起来,只见她身后的衣裙上有点点红色的印子——她来初潮了。
何尚侍温尚侍连忙张罗着贾琰进内室更衣,而安文和季童两个连忙安排往各处送红豆饭。
得知这一消息的贾赦的反应更加直接,各处直接发了一年的月钱作为庆祝。
在贾家欢天喜地的同时,福宁殿里面已经吵翻了。事实上,就跟贾琰料想的那样,这三年来,前面两年是蝗灾,第三年好歹不再干旱了偏偏又闹上了洪灾,这数千年来一直是天下最富庶的中原之地竟然连着三年都没有赋税收入不说,还需要国家拨款赈济灾民。
所以,皇帝的第一反应其实就是直接在金銮殿上举办册封礼就完了。
可是也有那想讨好新皇后的官员就说了,一来,新皇后献上了红薯,有功于社稷;二来,新皇后之前也没有接受过册封妃子的典礼,所以,不能算妾妃上位;三来,为了皇后的威严,一个婚礼,哪怕俭省些,也是皇后身为六宫之主的证明。
立刻就有人指着那个官员的鼻子骂,说对方是马屁精,才几天就把元皇后抛诸脑后。
福宁殿里很快就吵成了一锅粥。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跑到高顺身后,在高顺的耳朵边上嘀咕了一阵,可巧被御史台的二把手兰台寺大夫苏长风苏兰台看到了,他立刻指着高顺道:“高大人,到底是什么事儿,非要这个小内侍在这朝会上跟您耳语?”
高顺看看皇帝,下面的几位大人立刻眼色就不好了。
他们觉得高顺这是看不起他们。
皇帝道:“高顺,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儿?”
高顺立刻道:“启禀万岁,贾家那边传出话来,说,”
“什么?”
“说娘娘宁可减少凤冠上的龙凤的数量也想要一个婚礼。”
皇帝愣了一下。
减少凤冠上的龙凤的数量,自然就使得皇后的礼冠显得不那么名正言顺了。当然, 这也肯定会影响到皇后的地位和实际权势,也会助长某些人的气焰。
但是皇后的婚礼,意义又不同。
直接举行册封礼的皇后跟被迎娶进宫的皇后是不同的,前者只是妾妃上位,而后者,才是无可争议的正宫皇后。
这几年,先是各家修建行宫,然后是京里谣言满天飞,至今都没有抓住这幕后之人,再然后是元皇后身故。
不是贾琰说,虽然从接受皇家礼聘诏令的那一天起,她就没有出过自家的二门,可是她看得出来,这桩桩件件,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贾琰不相信巧合,她只相信,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推动。只是这背后之人着实高明,加上她在这大观园里面,只能被动的等待。
这不符合贾琰的性格。如果等待能够解决问题的话,那原著里的贾迎春的命运就不会那么悲惨。
贾琰不知道这个幕后黑手是谁,不过,这不妨碍她布下布局等这个人入鷇,也不妨碍她误导某些人,给这些人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
贾琰很清楚,如今朝廷财政艰难,如果没有人去说的话,就是看在那空空如也的国库,皇帝都不愿意举行婚礼。因为皇帝大婚跟皇子大婚不同,皇子的婚礼花费不会超过十万两银子,可皇帝大婚,光为皇后置办嫁妆就要花掉两百万两白银,如果算上给皇后的娘家下聘的彩礼,还有其他,起码也要花费一千万两银子。如果这里面再讲究一点,随随便便就能够翻上一番。
也就是说,皇帝大婚一次,花上两千万两银子都是正常的。
这就是贾琰要的,给某些人一个错误的印象,让人觉得她是个娇纵的、运气好的、被宠坏了的、根本就无法体恤皇帝的心情的蠢货。也只有这样,有些不安分的家伙才会跳出来。
而且,一个盛大的婚礼,也有助于日后贾琰的行动。如果将来她想要治理黄河,有这场婚礼在前面杵着,行事也会便宜很多。
至少贾琰是这么想的。就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跟她想到一块儿去。
心烦意乱间,贾琰还是站起来打算见一见薛宝钗薛宝琴姐妹,也就在她站起来的那一瞬间,身后的几个宫人都忍不住惊呼起来,只见她身后的衣裙上有点点红色的印子——她来初潮了。
何尚侍温尚侍连忙张罗着贾琰进内室更衣,而安文和季童两个连忙安排往各处送红豆饭。
得知这一消息的贾赦的反应更加直接,各处直接发了一年的月钱作为庆祝。
在贾家欢天喜地的同时,福宁殿里面已经吵翻了。事实上,就跟贾琰料想的那样,这三年来,前面两年是蝗灾,第三年好歹不再干旱了偏偏又闹上了洪灾,这数千年来一直是天下最富庶的中原之地竟然连着三年都没有赋税收入不说,还需要国家拨款赈济灾民。
所以,皇帝的第一反应其实就是直接在金銮殿上举办册封礼就完了。
可是也有那想讨好新皇后的官员就说了,一来,新皇后献上了红薯,有功于社稷;二来,新皇后之前也没有接受过册封妃子的典礼,所以,不能算妾妃上位;三来,为了皇后的威严,一个婚礼,哪怕俭省些,也是皇后身为六宫之主的证明。
立刻就有人指着那个官员的鼻子骂,说对方是马屁精,才几天就把元皇后抛诸脑后。
福宁殿里很快就吵成了一锅粥。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跑到高顺身后,在高顺的耳朵边上嘀咕了一阵,可巧被御史台的二把手兰台寺大夫苏长风苏兰台看到了,他立刻指着高顺道:“高大人,到底是什么事儿,非要这个小内侍在这朝会上跟您耳语?”
高顺看看皇帝,下面的几位大人立刻眼色就不好了。
他们觉得高顺这是看不起他们。
皇帝道:“高顺,到底是为了什么事儿?”
高顺立刻道:“启禀万岁,贾家那边传出话来,说,”
“什么?”
“说娘娘宁可减少凤冠上的龙凤的数量也想要一个婚礼。”
皇帝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