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节(1/3)
太上皇悲痛,且,震怒。
后宫传出了皇帝酷厉之名,这几乎是一个皇帝能遇到的,除开谋朝篡位外最大的打击了。
从骄傲里醒过神来的承和帝面对生父给自己的迎头痛击,再次冷静下来的速度可比之前要快得多了。但是他并没有给予太上皇任何安抚,虽然开始严控已经显出疯狂之势的士林对世家大族的残酷清算,但是一点儿没手软地对付任何阻挡他道路的势力——不管是太上皇,还是独孤家与朱家。
他终于醒悟皇帝是一种怎样的命运。
甚至,他比章和帝要优秀得多。不仅仅是因为他天资更优,心胸更宽广,私心更少,更是因为他连历代明君绕不过的“名”之一字,都看得穿。不管舆论或是后世史书要如何,只要是承和帝决定要做的事,从无悔改。
他只要做一个他自己认为的好皇帝,只因百姓,无关声名。
于是,君之所指,无往不利。
到最后,太上皇无力地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他原想利用此次朝堂争斗,更好地掌握整个大汤,以方便他日后用更少的精力却不至于大权旁落。他想要警告自己的小儿子,不要以为翅膀硬了就能飞上九霄,要让他明白,他章和帝给出去的东西,转瞬就能收回。
可是不成想,夏侯任真的是天中英才,把世家大族整治到如此地步,就是章和帝自己都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想。
第一回 合就被打破所有计划,章和帝无奈之下,便只想为世家保留些许薪火,让自己还剩下的儿子能保有尊贵,这也是章和帝自己最后的保障了。不想夏侯任小小年纪,如此心硬如铁,即便后来对世家留手,竟然也是存的他承和帝的面子人情,归的承和帝的权势脉络,这份手段,着实令人咋舌。
他儿子们,除了两位太后名下的五、十二、十五三位皇子,这次不但无事,还因功得封亲王。其他的——
大儿子,名义上是此次动乱的功臣,于是被高高捧起,却注定活不过三年。其余诸子,皆以“不以投敌外族之污名毁夏侯之名,毁大汤根基”的大义,削为平民,甚至,除族谱。
为了保住三儿子、四儿子和七儿子,只能借太皇太后病重,让他俩侍疾的名义。即便这样,除族的事情,竟然也没能缓上片刻。
甚至,就因为他的动作,三子和七子连性命都丢了,还死得丑恶至极——连带着朱太贵妃、二公主和六公主都丢了体面。朱太贵妃无奈自请冷宫幽居,才保住两位公主及其子嗣不受牵连。
曾经捧在手心里的小儿子,对付他就像是在驯兽。毫不容情,但有违逆他心意的地方,必挥鞭罚之,且每每精准击中痛处。
他好像回到了少年时代。不管他再愤怒,都无能为力,只能忍耐,否则,挥出去的利剑割伤的永远只有他自己。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时代似乎已经离他远去,那些仅仅是皱皱眉头,或是目光的稍作留连,便有无数人挖空心思为他处理的不顺心或顺眼,都不再了。
他变成了天底下最普通不过的老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左右。想要留住四儿子一条命,都只能借生母的丧事,时刻将四儿子绑在身边,往后如何,竟是都想不到了……
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曾经毫无争议的宫斗朝争的胜利者,如今落得舍了自己性命都救不得家族一脉,救不得亲孙一命,想来死也死得恨极了。
然而,再如何愤恨,成王败寇,章和帝再是没有从前的忍劲儿,也只能忍。
没看见,仅仅是在两宫太后回宫的当口,章和帝实在没忍住情绪,生平第一次对曲青青恶语相向,指两位不孝,他当天膳食就是再虔诚不过的守孝制式水准,没了一以贯之的补药调味。
甚至,为了让他知道,承和帝还不是悄无声息地吩咐,却是大张旗鼓地处置了“大胆妄为玷污太皇太后丧仪”的御厨……
当晚,跪在灵前的章和帝和四皇子就大感身体虚弱难以支撑。
两位太后明明体弱,却能尽哀……
章和帝恨,却……
天知道,他虽然深恨夏侯任,却并没有迁怒曲青青的意思。她仍然是他此生唯一爱的女人。口出无言,不过是觉得无法面对这个此刻关系尴尬的爱人罢了。
如此境况之下,章和帝不是没想过一死了之,免了受辱亲子。但修仙之事却仿佛暗夜明灯,时刻鼓励着章和帝坚持下去。他毕竟是经历过艰难少年时代的人,即使养尊处优多年,早已吃不了苦忍不了气,却下意识选择按捺下来以求将来。
千古艰难惟一死,那眼睛一闭的一秒需要太多的勇气。
更何况,他有修仙之路作为底牌,又有已经回来的,深爱他的皇帝生母曲青青作为保障,并不是毫无胜算。
只可惜,青青这么多年来被自己保护得太好,完全不通后宫朝堂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看不出自己和她亲儿子之间已如水火……在她眼中,自己这个皇帝已经退位,怎么可能和新帝儿子有任何利益冲突?
就算有矛盾,那也是父子血亲之间的误会。
她定是以为自己是因为生母突然离去,悲痛不能自已,才不由得对身边人苛刻起来——毕竟连从来没受过冷
后宫传出了皇帝酷厉之名,这几乎是一个皇帝能遇到的,除开谋朝篡位外最大的打击了。
从骄傲里醒过神来的承和帝面对生父给自己的迎头痛击,再次冷静下来的速度可比之前要快得多了。但是他并没有给予太上皇任何安抚,虽然开始严控已经显出疯狂之势的士林对世家大族的残酷清算,但是一点儿没手软地对付任何阻挡他道路的势力——不管是太上皇,还是独孤家与朱家。
他终于醒悟皇帝是一种怎样的命运。
甚至,他比章和帝要优秀得多。不仅仅是因为他天资更优,心胸更宽广,私心更少,更是因为他连历代明君绕不过的“名”之一字,都看得穿。不管舆论或是后世史书要如何,只要是承和帝决定要做的事,从无悔改。
他只要做一个他自己认为的好皇帝,只因百姓,无关声名。
于是,君之所指,无往不利。
到最后,太上皇无力地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他原想利用此次朝堂争斗,更好地掌握整个大汤,以方便他日后用更少的精力却不至于大权旁落。他想要警告自己的小儿子,不要以为翅膀硬了就能飞上九霄,要让他明白,他章和帝给出去的东西,转瞬就能收回。
可是不成想,夏侯任真的是天中英才,把世家大族整治到如此地步,就是章和帝自己都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想。
第一回 合就被打破所有计划,章和帝无奈之下,便只想为世家保留些许薪火,让自己还剩下的儿子能保有尊贵,这也是章和帝自己最后的保障了。不想夏侯任小小年纪,如此心硬如铁,即便后来对世家留手,竟然也是存的他承和帝的面子人情,归的承和帝的权势脉络,这份手段,着实令人咋舌。
他儿子们,除了两位太后名下的五、十二、十五三位皇子,这次不但无事,还因功得封亲王。其他的——
大儿子,名义上是此次动乱的功臣,于是被高高捧起,却注定活不过三年。其余诸子,皆以“不以投敌外族之污名毁夏侯之名,毁大汤根基”的大义,削为平民,甚至,除族谱。
为了保住三儿子、四儿子和七儿子,只能借太皇太后病重,让他俩侍疾的名义。即便这样,除族的事情,竟然也没能缓上片刻。
甚至,就因为他的动作,三子和七子连性命都丢了,还死得丑恶至极——连带着朱太贵妃、二公主和六公主都丢了体面。朱太贵妃无奈自请冷宫幽居,才保住两位公主及其子嗣不受牵连。
曾经捧在手心里的小儿子,对付他就像是在驯兽。毫不容情,但有违逆他心意的地方,必挥鞭罚之,且每每精准击中痛处。
他好像回到了少年时代。不管他再愤怒,都无能为力,只能忍耐,否则,挥出去的利剑割伤的永远只有他自己。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的时代似乎已经离他远去,那些仅仅是皱皱眉头,或是目光的稍作留连,便有无数人挖空心思为他处理的不顺心或顺眼,都不再了。
他变成了天底下最普通不过的老人,连自己的身体都不能左右。想要留住四儿子一条命,都只能借生母的丧事,时刻将四儿子绑在身边,往后如何,竟是都想不到了……
太皇太后,历经三朝,曾经毫无争议的宫斗朝争的胜利者,如今落得舍了自己性命都救不得家族一脉,救不得亲孙一命,想来死也死得恨极了。
然而,再如何愤恨,成王败寇,章和帝再是没有从前的忍劲儿,也只能忍。
没看见,仅仅是在两宫太后回宫的当口,章和帝实在没忍住情绪,生平第一次对曲青青恶语相向,指两位不孝,他当天膳食就是再虔诚不过的守孝制式水准,没了一以贯之的补药调味。
甚至,为了让他知道,承和帝还不是悄无声息地吩咐,却是大张旗鼓地处置了“大胆妄为玷污太皇太后丧仪”的御厨……
当晚,跪在灵前的章和帝和四皇子就大感身体虚弱难以支撑。
两位太后明明体弱,却能尽哀……
章和帝恨,却……
天知道,他虽然深恨夏侯任,却并没有迁怒曲青青的意思。她仍然是他此生唯一爱的女人。口出无言,不过是觉得无法面对这个此刻关系尴尬的爱人罢了。
如此境况之下,章和帝不是没想过一死了之,免了受辱亲子。但修仙之事却仿佛暗夜明灯,时刻鼓励着章和帝坚持下去。他毕竟是经历过艰难少年时代的人,即使养尊处优多年,早已吃不了苦忍不了气,却下意识选择按捺下来以求将来。
千古艰难惟一死,那眼睛一闭的一秒需要太多的勇气。
更何况,他有修仙之路作为底牌,又有已经回来的,深爱他的皇帝生母曲青青作为保障,并不是毫无胜算。
只可惜,青青这么多年来被自己保护得太好,完全不通后宫朝堂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看不出自己和她亲儿子之间已如水火……在她眼中,自己这个皇帝已经退位,怎么可能和新帝儿子有任何利益冲突?
就算有矛盾,那也是父子血亲之间的误会。
她定是以为自己是因为生母突然离去,悲痛不能自已,才不由得对身边人苛刻起来——毕竟连从来没受过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