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2/4)
了一天课以后,有了顾云梅和顾云芝两个人做对比,更衬出顾云瑶的机敏。他很高兴,等顾德珉下朝回家了以后,就向顾德珉赞不绝口,说上天给他派了个好苗子,只可惜是个女儿。
顾德珉当时也不奇怪,曾经蔺月柔就是闻名京中的才女,她的女儿资质自然不差,其实被先生夸奖了一番,虽然说的是顾云瑶,好像是在夸自己,顾德珉慢慢地也高兴了。况且杜名远经常来夸。
顾云芝十四岁的时候,惠姨娘急着想给她寻婆家,渐渐的她就不去进学了,但是顾云芝是个眼高于顶的家伙,前世顾云芝在十四岁的时候,就一直找不到适合的人家,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门楣,比如通州府尹的儿子,十几岁大的时候已经是秀才了,为人老实忠厚,也算良选。不是对方嫌弃她的出生,而是她总想嫁个达官显贵。
才是个小小的秀才,她根本看不上。
如此就在府内待了好几年,现年虚十六岁了。
顾云瑶记得上辈子顾云芝长到十八岁时,也没找到合适的人家,就一直静候机会,总想攀到富贵,找机会进到公伯侯府,最后眼睛盯牢了顾云瑶原定下的那门亲事——把齐国公的三公子给抢走了。
说实话,有前车之鉴,顾云瑶毫不惊讶她会这么做,毕竟她曾是两只眼睛都快长在表哥以及纪凉州身上的人。
如今家塾里面除了少爷们那边,就她还有梅姐儿两个女学生了,先生本来很器重她,五年前才教她识文认字的时候,发现她的资质很好,顾云瑶再怎么伪装,也逃不过阅文无数,识人也无数的杜老先生杜名远,发现她根本就是假装自己不会写字。
如今说到她就唉声叹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情势。
并不是她不想学,而是先生介怀她们都是女学生,不肯教一些更复杂的东西。譬如八股文章的作法。
顾云瑶也知道她没必要学,可课程实在无聊,且叫杜先生帮忙打听那样事时,杜老先生竟然不愿相帮。
顾云瑶求了好几次都无果,便不找他了。此刻听到桃枝还在说:“如今杜老先生去了老太太那里告状,二爷今日若是下朝归家了,也能听到同样的话。”
她看到顾云瑶一点不担心的样子,就是着急:“姐儿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若是二爷怪罪下来可怎么好?”
顾云瑶听了垂下眼,悠悠地叹了口气,反正四下无人,她也打开了话匣子:“先生什么时候肯帮我,我什么时候就好好去进学。”
了不起,桃枝见她居然敢威胁先生,抿抿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同时她也不知道姐儿到底想叫先生帮什么忙。
四下里确实是静,只有偶尔锦鲤出水面,张嘴吐泡泡的声音,以及四面轻纱拂过小亭四根柱壁摩挲出来的声响。顾云瑶说的声音不大,但在极静的周围听得清晰无比,有人没忍住在附近轻轻笑出了声。
还是个男人的声音。
第71章
大概是觉得笑她们很不礼貌吧, 稍稍笑过以后, 那个笑声就此打住。
桃枝心里咯噔一声,这声音听也未听过,不是很熟悉, 绝非出自大房的两位少爷, 且他们两个人如今正在家塾里进学。莫非是哪个不懂事的家仆在偷听她们说话?
她偏头看向顾云瑶,顾云瑶还兜着手里的吃食在喂鱼,看起来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
桃枝直接喝了对方一声:“哪里来的不懂事的,二小姐在这里喂鱼,也不知道要避开一下!”
对方大概也觉得这么偷听不太好, 下一刻, 从十步远的假山后面转出一个青年, 身穿一件靛蓝色的团纹长衣,腰束着一条月白色绣有腾云祥纹的宽腰带, 佩饰倒也是好风雅, 腰间挂了一个雕刻成貔貅形状的玉佩,这貔貅的末梢缀了一个红珊瑚小珠子,蓝色的穗子便从红珊瑚小珠子上面垂了下来。
昨夜才下过雨的, 假山后面一片青草湿泥地,他应该在那边偷听了很久,脚上的一双锦靴已经沾了一些泥。
青年大步走出来,一头乌黑的长发高高束起来, 用小银冠箍住。
面容似笑非笑的, 几分文人的风雅气度, 硬是被他脸上挂着的笑容勾绘成一副痞气风流的情状。
他嘴角深深嵌了笑意,目若朗星,一番风流神采叫桃枝看了都觉得有些害臊。
“在下杜齐修,不知小姐芳名。”
说着便向凉亭里面的顾云瑶作了一个揖。
至此,顾云瑶才抬起脸,转身望向他,同时把手里兜着的所有鱼食全部抛到了小池塘边上。
杜齐修这个名字她实在太有印象了,不仅有印象,甚至她早在几年之前就很期待能见到这个人。
因为这个人在十几年后,与哥哥顾峥参加了同一届会试,两个人同为文官。
杜齐修是杜老先生杜名远老来得子的孩子,到了年近四十才有的他,家中排行最小。在以科举为主力选官的大孟朝里,每一届殿试都会角逐出一名状元出来,身为状元这种事本身已经不稀奇了,真正让不少文人心生向往,甚至是心生嫉妒的存在,是连中三元这种事。所谓三元,就是在乡试的统考里第一名的解元,会试科考里的第一名会元,殿试得皇帝钦点,得众大臣欣赏的第一名
顾德珉当时也不奇怪,曾经蔺月柔就是闻名京中的才女,她的女儿资质自然不差,其实被先生夸奖了一番,虽然说的是顾云瑶,好像是在夸自己,顾德珉慢慢地也高兴了。况且杜名远经常来夸。
顾云芝十四岁的时候,惠姨娘急着想给她寻婆家,渐渐的她就不去进学了,但是顾云芝是个眼高于顶的家伙,前世顾云芝在十四岁的时候,就一直找不到适合的人家,其中也有一些不错的门楣,比如通州府尹的儿子,十几岁大的时候已经是秀才了,为人老实忠厚,也算良选。不是对方嫌弃她的出生,而是她总想嫁个达官显贵。
才是个小小的秀才,她根本看不上。
如此就在府内待了好几年,现年虚十六岁了。
顾云瑶记得上辈子顾云芝长到十八岁时,也没找到合适的人家,就一直静候机会,总想攀到富贵,找机会进到公伯侯府,最后眼睛盯牢了顾云瑶原定下的那门亲事——把齐国公的三公子给抢走了。
说实话,有前车之鉴,顾云瑶毫不惊讶她会这么做,毕竟她曾是两只眼睛都快长在表哥以及纪凉州身上的人。
如今家塾里面除了少爷们那边,就她还有梅姐儿两个女学生了,先生本来很器重她,五年前才教她识文认字的时候,发现她的资质很好,顾云瑶再怎么伪装,也逃不过阅文无数,识人也无数的杜老先生杜名远,发现她根本就是假装自己不会写字。
如今说到她就唉声叹气,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情势。
并不是她不想学,而是先生介怀她们都是女学生,不肯教一些更复杂的东西。譬如八股文章的作法。
顾云瑶也知道她没必要学,可课程实在无聊,且叫杜先生帮忙打听那样事时,杜老先生竟然不愿相帮。
顾云瑶求了好几次都无果,便不找他了。此刻听到桃枝还在说:“如今杜老先生去了老太太那里告状,二爷今日若是下朝归家了,也能听到同样的话。”
她看到顾云瑶一点不担心的样子,就是着急:“姐儿您怎么一点都不担心,若是二爷怪罪下来可怎么好?”
顾云瑶听了垂下眼,悠悠地叹了口气,反正四下无人,她也打开了话匣子:“先生什么时候肯帮我,我什么时候就好好去进学。”
了不起,桃枝见她居然敢威胁先生,抿抿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同时她也不知道姐儿到底想叫先生帮什么忙。
四下里确实是静,只有偶尔锦鲤出水面,张嘴吐泡泡的声音,以及四面轻纱拂过小亭四根柱壁摩挲出来的声响。顾云瑶说的声音不大,但在极静的周围听得清晰无比,有人没忍住在附近轻轻笑出了声。
还是个男人的声音。
第71章
大概是觉得笑她们很不礼貌吧, 稍稍笑过以后, 那个笑声就此打住。
桃枝心里咯噔一声,这声音听也未听过,不是很熟悉, 绝非出自大房的两位少爷, 且他们两个人如今正在家塾里进学。莫非是哪个不懂事的家仆在偷听她们说话?
她偏头看向顾云瑶,顾云瑶还兜着手里的吃食在喂鱼,看起来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
桃枝直接喝了对方一声:“哪里来的不懂事的,二小姐在这里喂鱼,也不知道要避开一下!”
对方大概也觉得这么偷听不太好, 下一刻, 从十步远的假山后面转出一个青年, 身穿一件靛蓝色的团纹长衣,腰束着一条月白色绣有腾云祥纹的宽腰带, 佩饰倒也是好风雅, 腰间挂了一个雕刻成貔貅形状的玉佩,这貔貅的末梢缀了一个红珊瑚小珠子,蓝色的穗子便从红珊瑚小珠子上面垂了下来。
昨夜才下过雨的, 假山后面一片青草湿泥地,他应该在那边偷听了很久,脚上的一双锦靴已经沾了一些泥。
青年大步走出来,一头乌黑的长发高高束起来, 用小银冠箍住。
面容似笑非笑的, 几分文人的风雅气度, 硬是被他脸上挂着的笑容勾绘成一副痞气风流的情状。
他嘴角深深嵌了笑意,目若朗星,一番风流神采叫桃枝看了都觉得有些害臊。
“在下杜齐修,不知小姐芳名。”
说着便向凉亭里面的顾云瑶作了一个揖。
至此,顾云瑶才抬起脸,转身望向他,同时把手里兜着的所有鱼食全部抛到了小池塘边上。
杜齐修这个名字她实在太有印象了,不仅有印象,甚至她早在几年之前就很期待能见到这个人。
因为这个人在十几年后,与哥哥顾峥参加了同一届会试,两个人同为文官。
杜齐修是杜老先生杜名远老来得子的孩子,到了年近四十才有的他,家中排行最小。在以科举为主力选官的大孟朝里,每一届殿试都会角逐出一名状元出来,身为状元这种事本身已经不稀奇了,真正让不少文人心生向往,甚至是心生嫉妒的存在,是连中三元这种事。所谓三元,就是在乡试的统考里第一名的解元,会试科考里的第一名会元,殿试得皇帝钦点,得众大臣欣赏的第一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