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浓重的臭味。天气炎热,蝇蚊滋生,嗡嗡嗡的声音大老远就能听见,叶信芳有些同情那些靠近厕所的考生。
    “我不考了,放我出去!”忽然一个考生大叫道。
    叶信芳看了对方一眼,身形摇晃,脸色惨白,双眼无神,一脸的生无可恋。
    很快就有军士上前制住对方,堵住他的嘴,匆匆的将他拖了出去。
    考场里几千号人,只有那几个厕所,可想而知里面的场景是多么的令人发指,多待一秒钟都能逼死人,叶信芳因此就格外佩服那些军士们,他如厕时,对方也跟了进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别说捂鼻子了,连眉毛都没有动一下。
    叶信芳庆幸自己不在厕号,而且是在吃完饭后如厕,不然估计会倒尽胃口。
    下午时光匆匆过去,叶信芳将答卷最后再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要补充之处后,便交卷离开。
    一出考场,就看到坐在小板凳上,双眼看着地面,一脸怀疑人生的宋修之,而他身边站着的是书童墨染正在出口婆媳的劝说:“少爷,您身体不舒服,就先回去歇着,叶公子出来了自己知道回去。”
    宋修之缓缓的摇了摇头。
    叶信芳心下一暖,走过来,摸了摸对方的小脑袋,“我们回去吧。”
    “呕……”宋修之赶忙转过身朝一边吐了起来。
    叶信芳不敢置信的看了眼自己的手,暗想,不就是摸了一下吗?反应这么大?这小少爷的洁癖简直没救了。
    “对、对不起,叶哥,不是因为你,我是闻到自己身上的味道了。”宋修之解释道。
    宋修之吐完了,想了想又问道:“叶哥,你在里面如厕了吗?”
    叶信芳点了点头。
    宋修之小脸皱成一团,看了一眼叶信芳刚刚碰触他的那只手,脸色一白,哀怨的看了他一眼,转个身去,继续哗哗的吐了起来。
    等到他吐得再没什么可吐了,整个人脸色发白,神情恍恍惚惚。
    “他怎么了?”刘俊彦赶在太阳落山之前,终于交了卷子,有些担忧的看着宋修之。
    “老毛病犯了。”叶信芳随口解释道。
    宋修之被折腾得很惨,最后连路都走不动,还是被叶信芳背回去的。
    叶信芳背他之前,还被强迫着洗手。
    回了客栈,叶信芳两人就看着宋修之一连叫了五回热水,弄得送水的店小二都要发火了才消停,他洗干净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催着书童将衣服拿去扔了。
    第37章 往事
    第一场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直接淘汰了三分之二, 客栈里瞬间空下了一大半,“二”字题真的是大杀器。
    宋修之依旧是第一名, 学霸光环真是让叶信芳不服不行。叶信芳这次考的是第三十四名,刘俊彦二十一名。
    院试只考两场, 最后只有三百个人获得功名身。
    叶信芳想起梁启超说过的一句话:“邑聚千数百童生, 拔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 拔数百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 拔百数十人为进士”, 这并不是夸张的话,童生到秀才的录取率不过百分之一,秀才到举人又只有百分之一,举人到进士又是百分之一, 古代的科举就像是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 竞争也就越激烈。
    而大昭皇朝,建国不过几十年, 还是一个皇朝初始的时代, 人才凋零, 因而读书人录取率相对高一些,此次院试,参考者五千人左右,录取三百人,比例达到百分之六, 已经是非常高了。
    依旧是非常繁琐的检查手续,考场上却空旷了许多。
    第二场考试也被人们称为复试,虽然这么叫着,却增加了一个题型,算术题。
    “九百九十九文钱,时令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梨果多少价几何?”意思是梨子和果子一共买了一千个,九个梨十一文钱,七个果子四文钱,问梨子和果子单价各是多少。古代的算术题一般都比较简单,对于叶信芳来说读题和写题比解题更难,幸而他对于院试做了充分的准备,有专门练习过如何做古代数学题。
    继之前的神题“二”之后,这次题目是:“我四十不动心”。
    叶信芳:……
    这题目乍一看还以为进入了言情频道,实际上是来自《孟子》,联系前文方能解答。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原意是公孙丑问孟子:请您出任齐国的丞相,实行自己的政论,就此建立霸业,这样,您是否动心。孟子的回答很淡然:我过了四十岁就不动心了。
    叶信芳下笔如有神助,从不动心说到淡泊名利再说到君子之德,沾沾自喜,自觉良好。
    院试的难度,确实比县试、乡试要提升很多。而一个秀才功名,要奔波三地,就算是理想状态,一次就过,也要考上十场才能取得。
    他想起清代曾经有学者认为,秀才是最见真学问的,因为相较于会试和乡试,秀才试更加的公平严格,秀才作为士级别的最底层,利益干系不大,而举人、进士就不同了,故而古代的科场舞弊案多发生在乡试和会试,这两场考试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