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1/2)
胡管家是姜达媳妇许氏的亲信,自然不希望许氏落魄,这会儿连忙劝道:“姑太太,老爷若是喜欢,太太也愿意多一个姐妹伺候,只是到底要顾着大少爷大小姐的面子,正经的娶了二房的话,可不是让少爷小姐们难做吗?”
听到这里姜氏也皱了皱眉头,在她的心中侄子姜达可是个精明的人物,要不然也不能爬上主簿的位置,可如今儿子都要娶妻了,怎么忽然闹着娶二房?
她想了一下,又问道:“那姑娘是个什么来路?”
胡管家微微一顿,姜氏眯了眯眼睛,笑道:“你莫要诓骗我,我可是会问达哥儿的。”
原本还想要编排一些的胡管家果然不敢说谎,只能说道:“是,是我们县太爷送的婢女。”
这一听姜氏就明白过来了,姜达不是被美色迷昏了头,而是被权势看花了眼,她微微放心一些,知道这事儿自己说了恐怕也没用,姜达做下的决定,就是当年他爹娘也改变不了的。
看着涕泪齐下的胡管家,姜氏微微叹了口气,自家那位眼睛长在额头上的侄媳妇能对她低头,可见是真的慌了神了。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行了,你休息俩天,到时候帮我带封信过去。”
说完也不管面露喜色的胡管家,直接抱着章元敬到了后院,看着满园□□,她摸了摸乖孙的头发,叹了口气:“男人啊……”
章元敬不知道自家奶奶感慨什么,姜氏也没让他知道那封信写了什么,胡管家来去匆匆,并未给章家平静的生活带来任何的波澜。
10.书房
过了龙抬头这一日,吃了孙氏一大早就做好的鸡汤面,章元敬就正式满一周岁了。一岁代表着他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并且可以说整句的话不喘气了。
这段时间章元敬一直在思考自己以后的道路,在古代,家里头没有能够撑住门户的男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距离他长大还需要许多年。
章家曾经也是富裕过的,这一点从姜氏的话里话外不难听出,但经历了两代家主的早亡,家财早已经消散了大半,如今家中良田加起来也不到五十亩。
五十亩地听起来似乎很多,但其实出息加起来也就够章家平日里的吃穿罢了,这还是因为这些年的收成不错。
若是卖出去的话,五十亩良田倒是值得个近二百两,但这些田地是章家的根,不可动摇。
除此之外,章家最来钱的就是县衙旁边的一处铺子,并未做什么买卖,只是每个月的租金也能有一两银子,要知道章家一家人一个月的家用也差不多就这么多了。
姜氏和孙氏肯定是藏着一些嫁妆的,但恐怕也不多,毕竟当初章明亭死之前看了许久的大夫,家中连良田都卖了五十亩。
估摸清楚之后,章元敬就觉得压力山大,这种吃用一空的处境让他有些焦虑。
大概是上辈子孤儿出生留下的后遗症,手里头没点钱就没有安全感,别的不说,就算是来一场天灾都不知道章家能不能撑过去。
章元敬盘算起来,脑袋里头关于什么琉璃,肥皂,制冰,□□走了一圈儿,最后都被他自己一一划掉,就算他拿出来不被当作妖怪,这种来钱快的路子也不是小老百姓可以留得住的,到时候钱没到手,反倒是误了一家人的性命。
这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破家知府灭家知县,虽说如今看着他们的知县大人还算好,但财帛动人心,但利益价值超越风险度的时候,必定会引来灾难。
章元敬垂头丧地的吐出一口郁气,有路子不能走实在是有些憋屈。
不过很快的,他就抛开了这些心思,只因为从姜氏的口中得知,原来这世界也是有琉璃的,皂角和冰块也常见的很,虽说没有那么精致,但显然不是秘密。
至于□□,呵呵,只知道原理的章元敬还不想自己找死。
再一个,士农工商,读书虽然累,但商人的地位更低。
就用姜氏的话说,他家是有钱,但连绸衣也穿不得,由此可见朝廷对商人对态度。历史上沈万山有钱吧,还不是皇帝一句话想发配就发配,想抄家就抄家,一点顾忌都没有。
至于农工就更罢了,姜氏和孙氏绝对不放心他吃这个苦头,他自己就是愿意也没这份技术,他就算是能成为某一行的大家,那也至少得好几十年后了,等不起!
相比之下,读书似乎成了最好的出路,一来姜氏孙氏一直念叨着让他念书,二来也算是老本行了,上辈子一读就是十几年,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但古时候读书是个花钱的行当,光是纸墨笔砚就是一大笔的支出,更别说去私塾之类的了,章元敬发愁的小脸都皱在了一起,长长的叹了口气。
章铃兰刚好从后院回来,看见弟弟这般连忙问道:“平安,你怎么了,哪儿不开心了?”
章元敬眼睛一动,起身问道:“姐姐,你知道爹爹的书房在哪里吗?”
章明亭也是读书人,只是一直没有考取功名,但他当年置办下来的书却都还在的。
章铃兰一听,笑道:“我当然知道,隔几天还是我进去打扫的呢,不过那可不是好玩儿的地方,要不我带你去后院摘花儿玩吧。”
章元敬却不依
听到这里姜氏也皱了皱眉头,在她的心中侄子姜达可是个精明的人物,要不然也不能爬上主簿的位置,可如今儿子都要娶妻了,怎么忽然闹着娶二房?
她想了一下,又问道:“那姑娘是个什么来路?”
胡管家微微一顿,姜氏眯了眯眼睛,笑道:“你莫要诓骗我,我可是会问达哥儿的。”
原本还想要编排一些的胡管家果然不敢说谎,只能说道:“是,是我们县太爷送的婢女。”
这一听姜氏就明白过来了,姜达不是被美色迷昏了头,而是被权势看花了眼,她微微放心一些,知道这事儿自己说了恐怕也没用,姜达做下的决定,就是当年他爹娘也改变不了的。
看着涕泪齐下的胡管家,姜氏微微叹了口气,自家那位眼睛长在额头上的侄媳妇能对她低头,可见是真的慌了神了。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行了,你休息俩天,到时候帮我带封信过去。”
说完也不管面露喜色的胡管家,直接抱着章元敬到了后院,看着满园□□,她摸了摸乖孙的头发,叹了口气:“男人啊……”
章元敬不知道自家奶奶感慨什么,姜氏也没让他知道那封信写了什么,胡管家来去匆匆,并未给章家平静的生活带来任何的波澜。
10.书房
过了龙抬头这一日,吃了孙氏一大早就做好的鸡汤面,章元敬就正式满一周岁了。一岁代表着他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并且可以说整句的话不喘气了。
这段时间章元敬一直在思考自己以后的道路,在古代,家里头没有能够撑住门户的男人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距离他长大还需要许多年。
章家曾经也是富裕过的,这一点从姜氏的话里话外不难听出,但经历了两代家主的早亡,家财早已经消散了大半,如今家中良田加起来也不到五十亩。
五十亩地听起来似乎很多,但其实出息加起来也就够章家平日里的吃穿罢了,这还是因为这些年的收成不错。
若是卖出去的话,五十亩良田倒是值得个近二百两,但这些田地是章家的根,不可动摇。
除此之外,章家最来钱的就是县衙旁边的一处铺子,并未做什么买卖,只是每个月的租金也能有一两银子,要知道章家一家人一个月的家用也差不多就这么多了。
姜氏和孙氏肯定是藏着一些嫁妆的,但恐怕也不多,毕竟当初章明亭死之前看了许久的大夫,家中连良田都卖了五十亩。
估摸清楚之后,章元敬就觉得压力山大,这种吃用一空的处境让他有些焦虑。
大概是上辈子孤儿出生留下的后遗症,手里头没点钱就没有安全感,别的不说,就算是来一场天灾都不知道章家能不能撑过去。
章元敬盘算起来,脑袋里头关于什么琉璃,肥皂,制冰,□□走了一圈儿,最后都被他自己一一划掉,就算他拿出来不被当作妖怪,这种来钱快的路子也不是小老百姓可以留得住的,到时候钱没到手,反倒是误了一家人的性命。
这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破家知府灭家知县,虽说如今看着他们的知县大人还算好,但财帛动人心,但利益价值超越风险度的时候,必定会引来灾难。
章元敬垂头丧地的吐出一口郁气,有路子不能走实在是有些憋屈。
不过很快的,他就抛开了这些心思,只因为从姜氏的口中得知,原来这世界也是有琉璃的,皂角和冰块也常见的很,虽说没有那么精致,但显然不是秘密。
至于□□,呵呵,只知道原理的章元敬还不想自己找死。
再一个,士农工商,读书虽然累,但商人的地位更低。
就用姜氏的话说,他家是有钱,但连绸衣也穿不得,由此可见朝廷对商人对态度。历史上沈万山有钱吧,还不是皇帝一句话想发配就发配,想抄家就抄家,一点顾忌都没有。
至于农工就更罢了,姜氏和孙氏绝对不放心他吃这个苦头,他自己就是愿意也没这份技术,他就算是能成为某一行的大家,那也至少得好几十年后了,等不起!
相比之下,读书似乎成了最好的出路,一来姜氏孙氏一直念叨着让他念书,二来也算是老本行了,上辈子一读就是十几年,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但古时候读书是个花钱的行当,光是纸墨笔砚就是一大笔的支出,更别说去私塾之类的了,章元敬发愁的小脸都皱在了一起,长长的叹了口气。
章铃兰刚好从后院回来,看见弟弟这般连忙问道:“平安,你怎么了,哪儿不开心了?”
章元敬眼睛一动,起身问道:“姐姐,你知道爹爹的书房在哪里吗?”
章明亭也是读书人,只是一直没有考取功名,但他当年置办下来的书却都还在的。
章铃兰一听,笑道:“我当然知道,隔几天还是我进去打扫的呢,不过那可不是好玩儿的地方,要不我带你去后院摘花儿玩吧。”
章元敬却不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