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2/4)
姐妹)。随后还有吃红鸡蛋的满月酒,接女儿外孙出窝回娘家小住等等。
这年头也没啥高级营养品啥的,最好的便是村外河里摸的鱼和家里鸡下的蛋。这些可都是了不得的好东西,咱先不说鱼难抓,盯着的人也多了,就单说这个鸡蛋,这会的农村,虽然家家户户都养鸡,可真正能吃上鸡蛋的,全村估计也没几家。
村里代销员那和镇上的供销社都是二分钱一个,长年论个收购鸡蛋,村里的人都是把攒下来的鸡蛋卖了换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火柴啥的这些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孩子没个铅笔,本子,小糖豆啥的,也是从鸡窝里摸个鸡蛋,直接拿去换。
不光是这会甚至是到后来的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基本都这样,这个现象,老农民们还自嘲的给起了个非常贴切和形象的名称,那就是“鸡屁股银行”,意思就是说家里这一年的花费基本都是从鸡屁股里出来的。
这年头,家家基本都是如此,许向华家由于有许向华这个作弊利器在,家中的鸡,鸭,鹅,产蛋率都很高,还真不缺这个,不光吃不完,田春梅还腌了好几坛子的双黄咸鸭蛋和五香的咸鸡蛋呢。
因着田春梅现在身子也是越来越重,离预产期也就两个来月了,所以许萍家马大强三天时,许向华家就他全全代表了。
许向华提了篮鸡蛋,拿了五斤小米,跟拿着红枣,红糖,鸡蛋,猪蹄的许向荣,许刘氏,许满屯,王秀芬,还有提着几条活鱼的许向民,柳小满,带着一帮孩崽子,赶着辆牛车,浩浩荡荡的去了马家屯。
马六斤俩口子瞧见老许家带来的这么些东西,高兴的都笑眯了眼,热情的招待着老许家的一众大人和孩子。
虽说老马家有马六斤这个生产队长,可那也得养着一大家子啊,生活也仅限于吃喝不愁,至于像小米,红糖,红枣,猪蹄这些个金贵东西,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弄到这么多。这下好了,有老许家这些东西在,二儿媳月子是亏不了嘴了,大孙子的奶也是有保证了。
老许家这家亲看来是结对了,亲家办事敝亮,不拖儿子后腿。心里高兴的马六斤婆娘笑的都合不拢嘴,在灶房指挥着大儿媳妇和还没出嫁的小闺女,忙里忙外的,想给老许家一众大人孩子做顿像模像样的饭菜,好给自家二儿子在岳家面前长长脸。
马六斤家大儿媳妇看着婆婆,公公招待老许家人的样子,想起了对待她娘家人时的样子,心里虽然有些泛酸,可也想得通,谁让自己命--gtgt
苦,没有得力的娘家和娘家兄弟。
她也只得了一个宝贝闺女,将来孩子出嫁了,还得靠着娘家兄弟撑腰,再加上公婆并没有因为有了孙子便冷落自家闺女,其他的还强求个啥。
所以啊,这做人有时就是难的糊涂,形式比人强,便由不得太拔尖好强了,看不清形式,非得争强好胜,凡事斤斤计较,比着来,最后受苦出憋气的就只能是自个了。
日子一天一天,慢慢的滑过,到了八月上旬,地里的农活便能先告一段落了,庄稼地里都锄过三遍草了,庄稼也都封垅了,高梁,玉米啥的现在也都长的一人来高,开始开花结穗了,不用人太费心伺候了,生产队也宣布挂锄,开始休扒炕抹墙假。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因着这会村子里的房屋大多都还是土坯茅草房,生产队便会挑这段雨水比较少,气侯又干燥,而且又处在农闲的阶段,放上几天扒坑抹墙假。
这段时间,村里勤快的男人们都会趁着天气晴好,去土崖那边,拉上车干净的黄土,和巴和巴,把家里的土坑,裂缝的墙面,甚至是快露顶的芧草屋顶都拾掇,拾掇,收拾立整,省得冬天时,家里的老人,孩崽子们受冻。等干完了这些话计,辛苦了一个夏天的社员们,终于能喘口气,歇一歇了。
八月的中下旬,正是上山拾蘑菇的好时节。头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天又阴了小半天,半中午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许向斌和许向勇两个便背着竹筐,来寻许向华一起进山采蘑菇。
刚好许向华也有这个打算,这个季节正是山里出蘑菇,木耳的时侯,进山多采些蘑菇,木耳啥的,不光能丰富家里饭桌上的菜色,晒干后冬天炖个小鸡,整个猪肉粉条啥的,放上些也能给媳妇,孩子们换换口味。
村里面勤快的人可不少,许向华,许向斌,许向勇哥仨进山时,外围山梁子上,已经被村里人搜刮过好几遍了,大些的蘑菇基本都看不见了,净剩下些樱桃大小的小磨菇扭儿,都不值当的弯回腰。
许向斌有些失望的瞧了瞧周围,着急的对许向华和许向勇说道:“九哥,勇子被人抢先了,咱们赶紧去趟前面那道榛柴岗子转转吧,要不晚了又赶不上趟了。”
许向华和许向勇点头应下,哥仨便不再看周围,耽搁时间,赶紧朝目的地赶去。好在这回,还比较运气好,没有被人捷足先登。
榛柴岗子上还没有人来过,树底下的根部,腐叶植被上,倒木上,以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密密匝匝的长着一大片蘑菇。
那挤挤挨挨的样儿,喜的腿快的许向勇大声朝后面的许向华和许向斌喊道:“九哥,斌子哥,快过来,碰到蘑菇圈子了!”
这年头也没啥高级营养品啥的,最好的便是村外河里摸的鱼和家里鸡下的蛋。这些可都是了不得的好东西,咱先不说鱼难抓,盯着的人也多了,就单说这个鸡蛋,这会的农村,虽然家家户户都养鸡,可真正能吃上鸡蛋的,全村估计也没几家。
村里代销员那和镇上的供销社都是二分钱一个,长年论个收购鸡蛋,村里的人都是把攒下来的鸡蛋卖了换些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火柴啥的这些生活必需的日用品,家里有孩子上学的,孩子没个铅笔,本子,小糖豆啥的,也是从鸡窝里摸个鸡蛋,直接拿去换。
不光是这会甚至是到后来的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基本都这样,这个现象,老农民们还自嘲的给起了个非常贴切和形象的名称,那就是“鸡屁股银行”,意思就是说家里这一年的花费基本都是从鸡屁股里出来的。
这年头,家家基本都是如此,许向华家由于有许向华这个作弊利器在,家中的鸡,鸭,鹅,产蛋率都很高,还真不缺这个,不光吃不完,田春梅还腌了好几坛子的双黄咸鸭蛋和五香的咸鸡蛋呢。
因着田春梅现在身子也是越来越重,离预产期也就两个来月了,所以许萍家马大强三天时,许向华家就他全全代表了。
许向华提了篮鸡蛋,拿了五斤小米,跟拿着红枣,红糖,鸡蛋,猪蹄的许向荣,许刘氏,许满屯,王秀芬,还有提着几条活鱼的许向民,柳小满,带着一帮孩崽子,赶着辆牛车,浩浩荡荡的去了马家屯。
马六斤俩口子瞧见老许家带来的这么些东西,高兴的都笑眯了眼,热情的招待着老许家的一众大人和孩子。
虽说老马家有马六斤这个生产队长,可那也得养着一大家子啊,生活也仅限于吃喝不愁,至于像小米,红糖,红枣,猪蹄这些个金贵东西,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弄到这么多。这下好了,有老许家这些东西在,二儿媳月子是亏不了嘴了,大孙子的奶也是有保证了。
老许家这家亲看来是结对了,亲家办事敝亮,不拖儿子后腿。心里高兴的马六斤婆娘笑的都合不拢嘴,在灶房指挥着大儿媳妇和还没出嫁的小闺女,忙里忙外的,想给老许家一众大人孩子做顿像模像样的饭菜,好给自家二儿子在岳家面前长长脸。
马六斤家大儿媳妇看着婆婆,公公招待老许家人的样子,想起了对待她娘家人时的样子,心里虽然有些泛酸,可也想得通,谁让自己命--gtgt
苦,没有得力的娘家和娘家兄弟。
她也只得了一个宝贝闺女,将来孩子出嫁了,还得靠着娘家兄弟撑腰,再加上公婆并没有因为有了孙子便冷落自家闺女,其他的还强求个啥。
所以啊,这做人有时就是难的糊涂,形式比人强,便由不得太拔尖好强了,看不清形式,非得争强好胜,凡事斤斤计较,比着来,最后受苦出憋气的就只能是自个了。
日子一天一天,慢慢的滑过,到了八月上旬,地里的农活便能先告一段落了,庄稼地里都锄过三遍草了,庄稼也都封垅了,高梁,玉米啥的现在也都长的一人来高,开始开花结穗了,不用人太费心伺候了,生产队也宣布挂锄,开始休扒炕抹墙假。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因着这会村子里的房屋大多都还是土坯茅草房,生产队便会挑这段雨水比较少,气侯又干燥,而且又处在农闲的阶段,放上几天扒坑抹墙假。
这段时间,村里勤快的男人们都会趁着天气晴好,去土崖那边,拉上车干净的黄土,和巴和巴,把家里的土坑,裂缝的墙面,甚至是快露顶的芧草屋顶都拾掇,拾掇,收拾立整,省得冬天时,家里的老人,孩崽子们受冻。等干完了这些话计,辛苦了一个夏天的社员们,终于能喘口气,歇一歇了。
八月的中下旬,正是上山拾蘑菇的好时节。头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天又阴了小半天,半中午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许向斌和许向勇两个便背着竹筐,来寻许向华一起进山采蘑菇。
刚好许向华也有这个打算,这个季节正是山里出蘑菇,木耳的时侯,进山多采些蘑菇,木耳啥的,不光能丰富家里饭桌上的菜色,晒干后冬天炖个小鸡,整个猪肉粉条啥的,放上些也能给媳妇,孩子们换换口味。
村里面勤快的人可不少,许向华,许向斌,许向勇哥仨进山时,外围山梁子上,已经被村里人搜刮过好几遍了,大些的蘑菇基本都看不见了,净剩下些樱桃大小的小磨菇扭儿,都不值当的弯回腰。
许向斌有些失望的瞧了瞧周围,着急的对许向华和许向勇说道:“九哥,勇子被人抢先了,咱们赶紧去趟前面那道榛柴岗子转转吧,要不晚了又赶不上趟了。”
许向华和许向勇点头应下,哥仨便不再看周围,耽搁时间,赶紧朝目的地赶去。好在这回,还比较运气好,没有被人捷足先登。
榛柴岗子上还没有人来过,树底下的根部,腐叶植被上,倒木上,以及埋在土中的枝条上密密匝匝的长着一大片蘑菇。
那挤挤挨挨的样儿,喜的腿快的许向勇大声朝后面的许向华和许向斌喊道:“九哥,斌子哥,快过来,碰到蘑菇圈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