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们有用你们可爱的小脑瓜想过到底该怎么做吗???
    为什么马阵这种高机动性的部队要躲在火炮手的后面,火炮手就站在前面等死?!
    陆炳明显能感觉到皇上又开始生闷气了,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朕问你,”虞璁一开口,果然又开始冒森森的寒气:“你们这个布置,考究的原因是什么?”
    将领们左右看了一眼,只硬着头皮道:“成祖有令,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
    这金科玉律一下来,竟然就硬生生拗了接近两百年!
    虞璁只觉得血都在往脑门冲,恼火的简直想揍人。
    真踏马成也朱棣败也朱棣!
    这火器填装时间这么久,真的到了战场上还站在前面,不是送人头是什么?!
    蒙古骑兵讲究个轻骑冲击,人家快马扬鞭唰的冲过来,你这边还在低头填弹药,打得赢才怪了好吗!
    他知道文官们愚昧迂腐,没想到武官也好不到哪里去!
    虞璁闭了眼睛,深呼吸了三遍,跟自己反复念叨道:“莫生气……莫生气……”
    “既然朕来都来了,那把那些花里胡哨的火器都搬出来,全都操练一遍。”
    后世的文人在描述军火之威时,往往都极尽辞藻,说爆炸声‘可闻百里’,说手铳只用三钱火药就可以伤敌于三百步之外,还能一箭双雕。
    皇上屏息凝神的坐了下来,看着那帮士兵哆哆嗦嗦的开始打火炮。
    这设计的都是什么玩意。
    装填量小,炮膛不能正确的引导方向,发射也飞不了多远。
    完全都是些花架子!
    一看皇上神色大变,一众人都自觉地安静如鸡,生怕又被拖出个谁来砍脑袋。
    陆炳站在他的身侧,开始思索之前的那几句话。
    皇上难道想造出,能够单人使用和填装的手铳,并且给执罡军的每一个人都配置上?
    这样的军队一旦被打造出来,当真会成为一支铁骑!
    “朕决定了。”虞璁抬眸,咬着牙开口道:“如今三大营不堪一击,倒不如都领了俸禄,来为朕造军火厂。”
    讨回河套宜早不宜迟,越往后拖,蒙古人就越养的膘肥体壮,更打不过。
    这些官兵如今操练也只是摆个花架子,屯田也不需要他们来忙活。
    倒不如把原有的军器局给扩充搬迁,壮大发展。
    明朝和元朝,在这方面的投入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明朝的军器看似井然有序,兵器制造分给工部和内府监局主管,下辖军器局、火药局等分局,其中工匠有接近几万人。
    但是分散而杂乱,到最后根本没有系统的管理和统筹。
    相比之下,元朝的中央依次由军器局、军器监、武备监、武备寺、武备院等主管造兵,机构品级越提越高。
    就连军队都自带工匠,随军制造各种应急的兵器。
    眼下工部完全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来主持新的兵工厂的建造。
    倒不如因地制宜,分出一波——特别是这些对火器一窍不通的瓜皮士兵,让他们去听指挥摞砖盖房造仓库,给工匠们更大的施展空间。
    至于待遇问题——那就采用项目制好了。
    手铳一个项目组,火炮一个项目组,地雷一个项目组,把内府监里的工匠们重新分配规划,全部都增加对应的按劳分配制度。
    虞璁当天晚上回去,直接把三大营和兵部的高管们拎来开会,连喝茶带黑板指挥讲到了子夜,完全没给这帮老头子任何偷懒的时间。
    你们划水了几十年,现在也该精神点起来干活了。
    整个北京城,依旧是四九的构局,但是无论是功能区的分布,还是居民区的扩张,都做了充分的考虑。
    虞璁哪里学过什么城区建设管理学,他完全是把曾经对北京的印象,和自己一点点的记忆,全部都迁移过来,再按照实际情况修改。
    人口是必然要扩张的,各个区域包括云禄集在内,都会不断扩大化。
    皇帝三更半夜的抱着一盏茶对着京城地图枯坐,隐隐感觉出不对劲来。
    怎么这商业都开始日益显赫的发达了,外来人口增加的并不多啊。
    城区扩张和人口发展的速度,完全慢于自己的预计。
    他一抬头,就瞥见陆炳依旧守在自己的身侧,连半分困意都没有。
    “阿彷,我有个事不明白。”
    虞璁琢磨着其中缘由,一五一十的跟他把这问题说了。
    陆炳听完,无奈着低笑一声道:“陛下,因为有路引啊。”
    别说这藩王们没有自由,在虞璁下旨前都被拘在府里。
    这天下的子民,也完全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
    所谓路引,就大概同通行证一样。
    这古代的明朝子民,怎么可能跟《倚天屠龙记》里描写的那样,可以轻松的穿梭往来于各省。
    但凡想要离开本土的,都必须找官府开具文件,并且必须带在身上——那便是所谓的路引。
    官兵们在路上看到闲逛的百姓,如果盘问出是本地人还好说,若不是本地人还没带路引,那是要坐牢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