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1/3)
郑道士愣了愣,随即好笑叹道,“长高?道长都多大年纪了,哪还能长高!”
白玉堂立刻呵斥那道士安分些。
倒是看眼白玉堂,恍然想起什么,“这位官爷看起来好生眼熟。”
道士随即再观察赵寒烟,惊讶叹,“你们是开封——”
“嘘!”赵寒烟示意道士不要出声,“我们此来这般调查,便就是为避免声张,免去你们再走一趟开封府的麻烦。但若是你们自己宣扬,那就不客气了,这就带你们去开封府去喝今天茶。”
“别,可千万别,上次走一趟已然很折磨了。小道非常感谢二位为我的们着想,您二位有什么问题,我必定知无不答,还要恳请二位差爷高抬贵手,别再抓我们了。这好容易有个道观收留我们,若再去开封府大牢溜一圈,这边的道观只怕会嫌弃我们了。”
“正是思量了这些,我们才这样来。但若你们自己宣扬出去,可休怪我们请你回去了。”赵寒烟冷脸道。
道士吓得连连表示不敢,随即老老实实地继续回答赵寒烟的问题:“我头两年没怎么见过道长,道长经常闭关。而且每次见道长的时候,他都是坐在桌案之后,好像也注意不到道长身高如何。近两年道长的倒是偶尔走动在大家跟前,身高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假设紫烟道长是年纪最大丢失的孩子,当时十二岁,过了两年后,十四岁到紫烟观,怕是为了泄露身高缘故,所以经常闭关,再过两年到十六岁。今两年也就是十七八岁,身高差不多稳定了,而且经常见面,也却是未必能从肉眼上看出他的增高。
再问其余的六名道士,他们皆因为在紫烟观呆的年头比较短,知道的事情都不如刚刚的郑道士多。
二人出了道观后,白玉堂跟赵寒烟道:“又是个模糊的答案,似乎和你的推测相符,却又不算是‘铁证’。不过现在想想,还真是奇怪,我记得当时咱们在道观里的时候,便感慨过那道观里的道士们都很年轻。”
赵寒烟附和,随即想到什么,对白玉堂道:“道观里的人虽然换了,但紫烟观山下的百姓却不会都换,肯定多数都是老住户,必有具体了解紫烟观情况的香客或者百姓。”
白玉堂觉得赵寒烟这想法很对。
二人前往紫烟观附近村子询问状况。
“之前紫烟观出事的时候,开封府的人也在附近村子里大概打听过紫烟观的情况,却没问细致。”赵寒烟祈祷,“希望这次咱们真能问出点东西来。”
赵寒烟依旧穿着县衙的捕快衣裳,便在附近村子里询问。
一番打听下来,从村民口中大概得知一个差不多的情况。
十年前紫烟观就是个三四人的小道观,起初几年都没什么起色,还是六年前白云长老来了道观后,一点点有了起色,偶尔还有香客去观内上香。村东头的冯家夫妻六年前去上香过,为求子。他们夫妻二人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紫烟观道长并非是近几年的这位。当年的紫烟道长是个长脸头发半白的中年男子,后来这位虽然打扮和他相似,但她们夫妻都觉得是换了个人。不过却没有人跟他们说这两位道长是不是同一个人。
“有一次我记得我多嘴问起过,紫烟道长是不是换了,不是前一个,那小道士很惊讶看我,告诉我紫烟道长只有一位,之后再不多说。我便觉得可能是我不够虔诚,竟冒犯说这样的话。再后来,我听说是这位紫烟道长其实是原来的道长的师兄,原来本的道长要外出游历,就把道观交给了现在的。总归观里人不喜我们瞎问有关于紫烟道长的事,后来我们自然也就不敢多问了。”
“我还记得有两年,对就是从六年前开始,两年的时间,紫烟观只有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才接受香客上香,那会儿正是紫烟道长闭关两年最长的那时候。”
他们还听说紫烟道长两年闭关修炼结束后出来后,就打了个照面,接着又继续闭关,接下来将近的两年,都只是偶尔出来一面,这期间一事都都是白云道长主持道观。直到最近两年,紫烟道长才常露面在人前,多数人早就快忘了以前老道长什么样了。
四年前开始紫烟观才变大了,香火旺盛,他们夫妻后后来得了孩子,年年去还愿。偶尔见一两次道长,发现新的紫烟道长白发,年老些,反而更觉得这一位有仙气,觉得会更灵验。至于道观里的道士,似乎经常换,每次他们上香的时候,基本上都能看到新面孔。
“这事儿我们也多嘴问过,白云长老给我们的解释是说原本的道士都去外游历了。说他们道观为了修炼,只要到了一定年纪,考核通过,就会被允准下山游历。长了阅历,才更好修炼,得道成仙。”
赵寒烟请他们夫妻二人画了证供后,天色也见晚了,就和白玉堂一同骑马回开封府。
“看来收获不错?”白玉堂发现赵寒烟的表情很放松。
“事情都在朝我猜测的方向发展。”
白玉堂:“可我还有点没理出头绪,他们怎么敢这么大胆地把道长换了个人?”
“这紫烟观的紫烟道长不是原来的那个,新的紫烟道长以闭关之名,随后替换了旧人而出现。”赵寒烟解释道,“为何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在他闭关这段
白玉堂立刻呵斥那道士安分些。
倒是看眼白玉堂,恍然想起什么,“这位官爷看起来好生眼熟。”
道士随即再观察赵寒烟,惊讶叹,“你们是开封——”
“嘘!”赵寒烟示意道士不要出声,“我们此来这般调查,便就是为避免声张,免去你们再走一趟开封府的麻烦。但若是你们自己宣扬,那就不客气了,这就带你们去开封府去喝今天茶。”
“别,可千万别,上次走一趟已然很折磨了。小道非常感谢二位为我的们着想,您二位有什么问题,我必定知无不答,还要恳请二位差爷高抬贵手,别再抓我们了。这好容易有个道观收留我们,若再去开封府大牢溜一圈,这边的道观只怕会嫌弃我们了。”
“正是思量了这些,我们才这样来。但若你们自己宣扬出去,可休怪我们请你回去了。”赵寒烟冷脸道。
道士吓得连连表示不敢,随即老老实实地继续回答赵寒烟的问题:“我头两年没怎么见过道长,道长经常闭关。而且每次见道长的时候,他都是坐在桌案之后,好像也注意不到道长身高如何。近两年道长的倒是偶尔走动在大家跟前,身高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假设紫烟道长是年纪最大丢失的孩子,当时十二岁,过了两年后,十四岁到紫烟观,怕是为了泄露身高缘故,所以经常闭关,再过两年到十六岁。今两年也就是十七八岁,身高差不多稳定了,而且经常见面,也却是未必能从肉眼上看出他的增高。
再问其余的六名道士,他们皆因为在紫烟观呆的年头比较短,知道的事情都不如刚刚的郑道士多。
二人出了道观后,白玉堂跟赵寒烟道:“又是个模糊的答案,似乎和你的推测相符,却又不算是‘铁证’。不过现在想想,还真是奇怪,我记得当时咱们在道观里的时候,便感慨过那道观里的道士们都很年轻。”
赵寒烟附和,随即想到什么,对白玉堂道:“道观里的人虽然换了,但紫烟观山下的百姓却不会都换,肯定多数都是老住户,必有具体了解紫烟观情况的香客或者百姓。”
白玉堂觉得赵寒烟这想法很对。
二人前往紫烟观附近村子询问状况。
“之前紫烟观出事的时候,开封府的人也在附近村子里大概打听过紫烟观的情况,却没问细致。”赵寒烟祈祷,“希望这次咱们真能问出点东西来。”
赵寒烟依旧穿着县衙的捕快衣裳,便在附近村子里询问。
一番打听下来,从村民口中大概得知一个差不多的情况。
十年前紫烟观就是个三四人的小道观,起初几年都没什么起色,还是六年前白云长老来了道观后,一点点有了起色,偶尔还有香客去观内上香。村东头的冯家夫妻六年前去上香过,为求子。他们夫妻二人很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紫烟观道长并非是近几年的这位。当年的紫烟道长是个长脸头发半白的中年男子,后来这位虽然打扮和他相似,但她们夫妻都觉得是换了个人。不过却没有人跟他们说这两位道长是不是同一个人。
“有一次我记得我多嘴问起过,紫烟道长是不是换了,不是前一个,那小道士很惊讶看我,告诉我紫烟道长只有一位,之后再不多说。我便觉得可能是我不够虔诚,竟冒犯说这样的话。再后来,我听说是这位紫烟道长其实是原来的道长的师兄,原来本的道长要外出游历,就把道观交给了现在的。总归观里人不喜我们瞎问有关于紫烟道长的事,后来我们自然也就不敢多问了。”
“我还记得有两年,对就是从六年前开始,两年的时间,紫烟观只有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才接受香客上香,那会儿正是紫烟道长闭关两年最长的那时候。”
他们还听说紫烟道长两年闭关修炼结束后出来后,就打了个照面,接着又继续闭关,接下来将近的两年,都只是偶尔出来一面,这期间一事都都是白云道长主持道观。直到最近两年,紫烟道长才常露面在人前,多数人早就快忘了以前老道长什么样了。
四年前开始紫烟观才变大了,香火旺盛,他们夫妻后后来得了孩子,年年去还愿。偶尔见一两次道长,发现新的紫烟道长白发,年老些,反而更觉得这一位有仙气,觉得会更灵验。至于道观里的道士,似乎经常换,每次他们上香的时候,基本上都能看到新面孔。
“这事儿我们也多嘴问过,白云长老给我们的解释是说原本的道士都去外游历了。说他们道观为了修炼,只要到了一定年纪,考核通过,就会被允准下山游历。长了阅历,才更好修炼,得道成仙。”
赵寒烟请他们夫妻二人画了证供后,天色也见晚了,就和白玉堂一同骑马回开封府。
“看来收获不错?”白玉堂发现赵寒烟的表情很放松。
“事情都在朝我猜测的方向发展。”
白玉堂:“可我还有点没理出头绪,他们怎么敢这么大胆地把道长换了个人?”
“这紫烟观的紫烟道长不是原来的那个,新的紫烟道长以闭关之名,随后替换了旧人而出现。”赵寒烟解释道,“为何没有人提出异议?因为在他闭关这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