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1/2)
袁大夫把孩子放回老李氏怀里,笑着摸摸胡子:“应该是没事了,平时多注意观察孩子的动静,能哭最好,要是睁眼了以后总爱发呆,再来找我,不收……哎哟!”话没说完,袁大夫忽然痛叫了一声,低头一看,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胡子被婴儿的小拳头抓在里头,一下还没挣开。
老李氏忙瞪了方万英一眼:“还不赶紧帮忙!”
一伙人又怕伤了嫩得跟水豆腐似的婴儿,又怕袁大夫生气,费了一番功夫才把袁大夫的胡子从婴儿拳头里解救出来。
期间小婴儿忽然睁开又大又圆的眼睛,乌黑的眼珠子转了转,盯住袁大夫笑弯了眼,让方家人都傻愣在了原地。
袁大夫也顾不上自己的胡子了,有些惊喜地摸摸婴儿胎发浓密的头顶,不禁说:“这孩子!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瞧这讨喜的!”
小婴儿的目光又落到老李氏身上,笑得更欢了,看得老李氏心花怒放,脸上笑成了一朵花:“我的乖孙,这位爷爷夸你呢,高不高兴?”
小婴儿似乎能听懂老李氏的话,有神的大眼睛随着大人们的话在几人之间来回转,似乎一点也不怕光,完全不像刚出生的样子。
袁大夫家的孙儿孙女最小也都有七岁了,这会子看见这么个小东西,心也软了,问老方家的人:“可给这孩子取了名儿了?”他知道农村孩子取名儿不讲究,甚至都粗俗如黑柱狗蛋之类。可这名字关系人一辈子的气运机遇,今儿既然有缘让他遇上了,他就做个善事,以后孩子长大了总会感激他。
老李氏一听,觉得今儿真是个好日子。虽说他们不打算花心思在这上头,在农村也不讲究这些,但要是能让袁大夫这个老童生给孩子取个有文化的名儿,那也是个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听说村长找秀才给自家孙子取名还花了二两银子呢。
她忙说:“可不是还没取呢。”
袁大夫捋了捋胡子,看着孩子慈爱地笑笑:“《诗经》有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希望这孩子终其一生无忧无虑,就叫长庚吧!”
说完,他从药箱里取了张纸出来,舔舔笔写下“长庚”二字,也不图方家人能看懂,只是给孩子留个底。
老李氏赶紧让方万英接过,朝袁大夫连声道谢。
从此,云岭村多了一个叫长庚的小童,多了一个小小的背着书箱在山路行走的身影,也多了一段令云岭村人啧啧称道的传奇。
第2章 念头
阳春三月,微风拂柳,鸟儿在树枝欢快的鸣叫,远处不时传来人村民们模糊的说话声和几声狗吠,温热的阳光洒在山脚下的云岭村,也洒在呆坐在鸡圈里两眼无神的小童方长庚身上。
他来到这里已经五年了,对于一个已经在现代活了二十七年的成年人来说,这五年的日子可以说是不堪回首。在还是个婴儿不能走路之前,他像一个瘫痪在床的残疾人,每天呆滞地盯着破败的房顶捱过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在内心无边无际的悲恸中发出婴儿的啼哭,终于换来他这一世的父母爷奶安心的笑容。
认清了现实以后,他努力地练习走路,好好吃饭,试着听懂当地方言,并熟练地运用到与老方家的日常交流中。现在的他,就像是一颗石子落入湖里,看似融入了进去,只有他自己知道材质不同。
前世他父母早亡,但是为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他顺遂地念完大学,硕士,并经导师引荐跟了一位业界大佬继续念博士。然而,一切按部就班,连博士论文的最后一个标点都在deadline到来之前完美落下时,他的电脑爆炸了!
这得是多么的倒霉!
总之,他的现代生活终止在爆炸的那一刻,至于人是死是活已经超出他的感知范围。
方长庚此刻已经懒得回忆那令他羞愧的穿越经历,一阵微风吹来,他吸了吸鼻子,问到一股浓郁而新鲜的臭味。
“噗哒!”
一只小母鸡踱步到他身边,撅着屁股在他脚下拉了一泡湿漉漉还冒着热气的稀屎,及时地吸引了方长庚的目光。
他弯下腰,左手拿着方大山特意为他量身打造的小簸箕,另一手抓着树枝,把旁边一坨已经干了的鸡屎拨到簸箕里头。
整个云岭村,生活的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也包括他家。
现在是昭武五年,但以他有限的历史常识,并没有在记忆中搜寻到昭武这个年号,现在也没有能力去探究这个问题,在五年的日子中,他只得到一些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
云岭村是从隔壁一个大村大岭村分出来的,本来是一个单姓村,所有人家的男人和子女都姓方,村头建了一个祠堂,按辈分数下来,家家户户都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村里人禁止通婚,女子都嫁到外头,男子也只娶外村人。这规矩上百年都没有打破过。但自从前几年北方闹了饥荒,中部泛了洪水,一部分逃荒的来到这里,一部分躲避修建河堤徭役的来到这里,姓氏就杂了起来。昭武帝登基后,现世安稳,那些外姓人没想再挪窝,村里也接纳了他们。
如今村里的大姓还是方,掰着指头数有四十几户人家,村里没有地主,只有少部分佃户,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
他们老方
老李氏忙瞪了方万英一眼:“还不赶紧帮忙!”
一伙人又怕伤了嫩得跟水豆腐似的婴儿,又怕袁大夫生气,费了一番功夫才把袁大夫的胡子从婴儿拳头里解救出来。
期间小婴儿忽然睁开又大又圆的眼睛,乌黑的眼珠子转了转,盯住袁大夫笑弯了眼,让方家人都傻愣在了原地。
袁大夫也顾不上自己的胡子了,有些惊喜地摸摸婴儿胎发浓密的头顶,不禁说:“这孩子!我还真没见过这样的,瞧这讨喜的!”
小婴儿的目光又落到老李氏身上,笑得更欢了,看得老李氏心花怒放,脸上笑成了一朵花:“我的乖孙,这位爷爷夸你呢,高不高兴?”
小婴儿似乎能听懂老李氏的话,有神的大眼睛随着大人们的话在几人之间来回转,似乎一点也不怕光,完全不像刚出生的样子。
袁大夫家的孙儿孙女最小也都有七岁了,这会子看见这么个小东西,心也软了,问老方家的人:“可给这孩子取了名儿了?”他知道农村孩子取名儿不讲究,甚至都粗俗如黑柱狗蛋之类。可这名字关系人一辈子的气运机遇,今儿既然有缘让他遇上了,他就做个善事,以后孩子长大了总会感激他。
老李氏一听,觉得今儿真是个好日子。虽说他们不打算花心思在这上头,在农村也不讲究这些,但要是能让袁大夫这个老童生给孩子取个有文化的名儿,那也是个天下掉馅饼的好事,听说村长找秀才给自家孙子取名还花了二两银子呢。
她忙说:“可不是还没取呢。”
袁大夫捋了捋胡子,看着孩子慈爱地笑笑:“《诗经》有云,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希望这孩子终其一生无忧无虑,就叫长庚吧!”
说完,他从药箱里取了张纸出来,舔舔笔写下“长庚”二字,也不图方家人能看懂,只是给孩子留个底。
老李氏赶紧让方万英接过,朝袁大夫连声道谢。
从此,云岭村多了一个叫长庚的小童,多了一个小小的背着书箱在山路行走的身影,也多了一段令云岭村人啧啧称道的传奇。
第2章 念头
阳春三月,微风拂柳,鸟儿在树枝欢快的鸣叫,远处不时传来人村民们模糊的说话声和几声狗吠,温热的阳光洒在山脚下的云岭村,也洒在呆坐在鸡圈里两眼无神的小童方长庚身上。
他来到这里已经五年了,对于一个已经在现代活了二十七年的成年人来说,这五年的日子可以说是不堪回首。在还是个婴儿不能走路之前,他像一个瘫痪在床的残疾人,每天呆滞地盯着破败的房顶捱过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在内心无边无际的悲恸中发出婴儿的啼哭,终于换来他这一世的父母爷奶安心的笑容。
认清了现实以后,他努力地练习走路,好好吃饭,试着听懂当地方言,并熟练地运用到与老方家的日常交流中。现在的他,就像是一颗石子落入湖里,看似融入了进去,只有他自己知道材质不同。
前世他父母早亡,但是为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他顺遂地念完大学,硕士,并经导师引荐跟了一位业界大佬继续念博士。然而,一切按部就班,连博士论文的最后一个标点都在deadline到来之前完美落下时,他的电脑爆炸了!
这得是多么的倒霉!
总之,他的现代生活终止在爆炸的那一刻,至于人是死是活已经超出他的感知范围。
方长庚此刻已经懒得回忆那令他羞愧的穿越经历,一阵微风吹来,他吸了吸鼻子,问到一股浓郁而新鲜的臭味。
“噗哒!”
一只小母鸡踱步到他身边,撅着屁股在他脚下拉了一泡湿漉漉还冒着热气的稀屎,及时地吸引了方长庚的目光。
他弯下腰,左手拿着方大山特意为他量身打造的小簸箕,另一手抓着树枝,把旁边一坨已经干了的鸡屎拨到簸箕里头。
整个云岭村,生活的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也包括他家。
现在是昭武五年,但以他有限的历史常识,并没有在记忆中搜寻到昭武这个年号,现在也没有能力去探究这个问题,在五年的日子中,他只得到一些与他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
云岭村是从隔壁一个大村大岭村分出来的,本来是一个单姓村,所有人家的男人和子女都姓方,村头建了一个祠堂,按辈分数下来,家家户户都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
村里人禁止通婚,女子都嫁到外头,男子也只娶外村人。这规矩上百年都没有打破过。但自从前几年北方闹了饥荒,中部泛了洪水,一部分逃荒的来到这里,一部分躲避修建河堤徭役的来到这里,姓氏就杂了起来。昭武帝登基后,现世安稳,那些外姓人没想再挪窝,村里也接纳了他们。
如今村里的大姓还是方,掰着指头数有四十几户人家,村里没有地主,只有少部分佃户,大家相处得十分融洽。
他们老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