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史为鉴啊。
    刘长石就是这般时时在提醒了他自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在礼乐之中,军中唱起了《无衣》。君王自然上前,走到了专门搭起的高台之上,在立定的军队面前,深深的一躬。
    尔后。
    是王室的乐章在《无衣》之后,奏起了诸侯之音。
    这是编钟的奏鸣,这是曲章的合乐。其实。这更是君王对有功将士的感谢。这是音乐,这更是一种赞歌。
    当然。
    传令兵更是在骑着马,像着这些归来的将士,传达了君王的赏赐。
    那是财富的赏赐,那是将士们最好的抚慰。
    军中,因为军纪。将士们眼神是热烈,可人人都立得标准,他们没有任何的杂音。他们在聆听了传令兵讲述了,君王的感谢。
    这一场的郊外亲迎。
    与其说,是为了感谢了将士。不如说,这是君王刘长石在做了场戏。因为,他需要了牢牢的握住了军权。
    他在宣示了,他是这个国家的王。
    这些将士们在意吗?他们在意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朝为田舍郎,慕登天子堂。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白了。
    那向上的阶梯在那儿,只要有的话,那么有本事的人才,就会被纳入了这个集团之中。这是君王天然的大义优势。
    等到这一场郊外的亲迎结束后。
    这不算真正的完结。还有赏赐,还有宴饮。
    那王宫中,众臣的同乐,才刚刚开始。
    这是一天的热闹,这是一天的繁忙。对于君王而言,这是再正常不过了。君王手执社稷的权柄,自然也是要付出了的。
    在王宫里。
    这一晚。
    君王又是歇下的很晚。
    作为枕边人,付王后自然知道的,她的夫君又要思量了重要的事情。哪怕是宴饮结束了,也没有停歇的时候。
    只是,她心疼了。
    所以,付王后在默默的守候。她从来不会反驳了君王的意思。她只是静静的陪伴。
    第176章
    宣文六年,这个冬天。
    天气是冷的,可汉京城气氛是热乎的。
    奉国老夫人在这个冬天生病了,来得突然。让荣娘是心疼不已。为了亲娘的安危,荣娘是亲自侍疾。
    对于女儿来帮忙,荣娘没拒绝。
    在养病时,奉国老夫人赵春花自然就是静养中。闲时,只能与女儿、外孙女聊一聊天。
    屋外,是冷冷的冬天。
    屋内,有暖和的地龙在烧着。
    “荣娘,仲玉的婚事,你和三郎究竟是什么打算?”赵春花一直瞧着女儿女婿没动静,她这一位祖母是着急了。
    荣娘忙是安慰道:“娘,你放心。肯定不担搁了的。”
    “等你病好了,那给仲玉挑了嫡妻的人选,还不得你参祥参祥。”荣娘这般讲了,奉国老夫人赵春花高兴。
    “嗯,得给咱们家的仲玉挑一个好嫡妻。当然,也得仲玉喜欢了。”赵春花自然是一个心疼了孙儿的好祖母。
    既然心疼了孙儿,肯定就是盼着他啊,将来婚姻美满。
    “外祖母,您得赶紧养好的身体。若不然,仲玉都想停了学业,来专门给您侍疾呢。”刘玉娘也是附合了话道。
    “胡闹。”赵春花摇头。
    “那哪成啊?仲玉这孩子应该以学业为重。我这身体没什么大事儿,就是人老了,这一不注意染了寒气。”赵春花是浑不在意的。
    人老了,病不重。
    倒是太医叮嘱了,要仔细的调养。
    这不,让赵春花觉得是大惊小怪了。
    “我和夫君是依了娘您的意思,让仲玉以学业为重。可娘,您得赶紧养好身子骨。若不然,我可不敢再拦着仲玉来侍疾了。”
    荣娘这是软硬皆施了。
    这话里的意思,让奉国老夫人赵春花是笑了笑,笑得尴尬啊。
    “放心,放心,我啊,还要看着仲玉娶媳妇,将来让我抱让曾孙呢。所以,我肯定得养好了身体。”赵春花表示,她一定养好了,绝对不让小辈们担忧。
    这时候,三人是聊着天。
    聊着聊天。
    赵春花就是笑道:“汉京城最近热闹啊。说起来,又是举起了好些家的爵爷。”
    荣娘听得亲娘这般讲,她是点头。
    “这一回,颇有一些军功够了的。伯玉是一个好君王,是一位明君,肯定是有功必赏的。”自然有过,也是必罚的。
    荣娘这话讲出来。赵春花是回忆一般。
    “这时间真快了啊。想当年,伯玉、玉娘刚出生那儿,就像是昨天。一眨眼间,伯玉是明君,是高高在上的君王……”
    赵春花话到这儿时,笑了,她道:“我曾经啊,是不敢想像了今天的富贵。这真跟一场梦一样。”
    “想一想,若是荣娘你爹还活着,得多骄傲了。为咱们伯玉骄傲啊。”
    赵春花这话,说得是她的心底话。
    对于如今的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