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揣度(2/2)
有问题,完全是以君臣奏对的形式撰写的,并且在格式上充分体现了君臣问答奏对。
说起来政事堂相公不应该承官家的这份功劳……
“官家以为如何?”
“回相公,官家以为善。”
冯京脱口而出是这句话,可他感觉官家的心思就是这样。
多少次了,官家总是在提点朝臣,总希望朝臣能把他心中所想说出来,好避免事事都是官家在主导……这就是冯京的揣度。
“那就明发抵报吧!”
要说冯京真有这份认识,就不至于现在还只是个挂了翰林学士名的制旨诰,而吕惠卿就要独单一面,做一个衙门的主官了。
论起步,冯京要比吕惠卿高很多。
冯京之所以这样去揣度官家,都是他岳丈不停教诲的作用。
那怕冯京对政事愚钝,被岳丈反复的提点,也不由的要向那个方向想。
岳丈说过,不管是青苗法还是市易法,其实官家应该是早已有了定论,借王安石的口,把新法置于朝堂,并一点一点的引导朝臣向官家需要的方向推进,然后官家再借众臣之意而决……
冯京仔细想过,真要是按岳丈的推论,所有事就都合情合理了,比实际发生的过程还合理。
说起来政事堂相公不应该承官家的这份功劳……
“官家以为如何?”
“回相公,官家以为善。”
冯京脱口而出是这句话,可他感觉官家的心思就是这样。
多少次了,官家总是在提点朝臣,总希望朝臣能把他心中所想说出来,好避免事事都是官家在主导……这就是冯京的揣度。
“那就明发抵报吧!”
要说冯京真有这份认识,就不至于现在还只是个挂了翰林学士名的制旨诰,而吕惠卿就要独单一面,做一个衙门的主官了。
论起步,冯京要比吕惠卿高很多。
冯京之所以这样去揣度官家,都是他岳丈不停教诲的作用。
那怕冯京对政事愚钝,被岳丈反复的提点,也不由的要向那个方向想。
岳丈说过,不管是青苗法还是市易法,其实官家应该是早已有了定论,借王安石的口,把新法置于朝堂,并一点一点的引导朝臣向官家需要的方向推进,然后官家再借众臣之意而决……
冯京仔细想过,真要是按岳丈的推论,所有事就都合情合理了,比实际发生的过程还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