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攘外必先安内(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宋政和十三年春,国朝的第一次大朝会终于要召开了。
    这也预示着赵曦的官制改革和三级决策制终于在大宋正式实行了。
    在此之前,内阁成员曾建议更换年号,赵曦拒了,理由也很简单……国运蒸蒸日上。
    虽然赵曦知道年号跟国运屁关系没有,但这理由却最有说服力。
    自元日放衙,国朝偏远州府郡县的参政议政就开始往汴梁聚集了,轨道马车每日的客运,也随时准备着运送参政议政的专列。
    因此,朝廷也专门向驿站和轨道运输拨付了专款。
    对于进汴梁的这些参政议政,多数人对汴梁是熟悉的,因为多数是考举及第后,然后再外放到地方做官的。
    只不过这一次进京与以前不同,这一次是彰显地位的一次进京。
    想想就知道,在国朝,整个参政议政内阁全部算下来,问不足五百人,能参加大朝会,这本身就代表着进入了国朝最高权利阶层…~
    至于是不是真的这样,见仁见智吧。总则,这样的一个机制,宣示着一个观念:国朝自上而下的思想统一,不再会出现政令只在汴梁的情形。
    “哗众取宠,好大喜功!”
    王雱冬季又有一次发病,这才刚刚好转,陪着老爹送走了不知道第几波拜访者后,跟他爹小声嘀咕着。
    “雱儿,累了吧?明日让旁儿陪着爹爹吧。”
    王安石看着在儿子身上晃荡的官袍,真不忍心呵斥他。不过他好像也没因为雱儿的口不择言呵斥过。
    在王雱眼里,凡不是他爹推行的新法,都不是好新法。
    可王安石却是深切!体会到了官家这些新政,给国朝带来的变化。
    就比如这些天没断绝的拜访。说是门生故旧进京了来走串,倒不如说都是来讨主意的。
    做一个国朝的参政议政,并不是你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每一位参政议政,都需要向朝廷提交一份策论,自己政务或者自己辖地的事务的策论。
    这些拜访,更多的是来内阁的府上,问问清楚。
    这也是王雱嘴里哗众取宠的来源。
    王安石没呵斥儿子,却不代表他认同儿子的说法。让他休息,身体固然是原因之一,他那张口无遮拦的嘴,才是主要原因。
    用这方法来提醒一下儿子。
    王雱看了看爹爹的表情,顿了一顿说道:“孩儿明白,让旁弟陪着爹爹吧。”
    而韩琦府上,陪着韩琦接待访客的,是他的大儿子范忠彦。
    韩忠彦现在是定州知州,是有被提名议政的,深受韩琦看重。
    让儿子陪着接待访客,也有向门生故旧介绍儿子的意思。
    国朝的三级决策制,在韩琦看来,若想在未来的朝廷中有所作为,官场中关系应该比以往的作用更大。
    “爹爹,纯彦与往日大不同了。”
    韩纯彦不是参政也不是议政,却一样有资格参与议政会议,是被总监察衙门抽调回京监督议政会议的。
    因为他在怀州任职时,主办了两件监察案件,被范纯仁点名进京的。
    至于到底有没有韩琦的面子,谁说的准。
    “为父都想到讲武堂待一段时间。那地方真有点奇怪,就像炼炉,出来后都是人才。”
    这几日访客有遇到纯彦的,韩琦发现儿子的官腔比他还打的好。
    韩琦也明白,他的官腔是真的官腔,而儿子的官腔却是发自内心的。
    “爹爹,大朝会要求每人都必须撰写时论。孩儿有所不解。如此一来,这就相当于参加大朝会的臣工,都有奏本。”
    “按照大朝会的议程,所有提案都要有答复的。几百份奏本,内阁又如何在七日没全数答复?是否会最终流于形式?”
    “官家一直重视朝廷信誉,若不能完成提案答复,这三级决策制的推行很可能失去威信。”
    韩忠彦不是没参加过以前的朝会,屁大的事也能嚷嚷半天。甚至一次朝会连一件事都解决不了。
    现在的朝会制,官家居然要求所有人全部有奏本,还必须是言之有物的奏本。
    他很难想象朝廷如何答复这些奏本的,恐怕内阁连翻阅奏本的时间都没有。
    “忠彦,你纯彦弟只是来家里一趟,然后就进勤政殿了。你以为为何?”
    “所有参政议政,在大朝会召开三日前,必须将奏本上交到秘书阁。朝廷各衙门的书吏、贡院国子监的学生,这时候已经全部在秘书阁集中了。”
    “监察衙门的监察官是负责登记奏本的,然后交于那些国子监贡院的学生,由他们将提交上去的奏本分类,最终交于朝廷各衙门的书吏。”
    “关于吏部的由吏部带走,关于兵部的兵部拿去,各司其职。”
    “所有的奏本其实从朝廷接到的那时起,就已经进入了处置和答复的进度。各衙门有司先行整理同类奏本,然后对奏本提出的政务予以答复处理。凡不能答复处理或权限限制的,上交强官。”
    “如此一级一级向上,不同官阶的处理不同的奏本和提案。就是为父,再过几日也得进议政殿了…~那些朝廷各衙门处置不了的,最后会交于内阁议事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