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意图(1/3)
收复失地,在赵曦看来不应该单纯的军事占领。说实话,若仅仅是对燕云十六州单纯的占领,大宋的战力早就可以做到收复燕云了。
收复失地,更应该是让这片故土对一个王朝有归属感、认同感,唯有归属和认同,才是真正的收复。
后世有很多军事占领土地并统治的案例,结果,只不过是将占领的土地陷入混乱而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收复。
虽然,在大宋的文人雅士的认知里,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一直在翘首盼望着王师北上,对于朝廷臣工而言,却清醒的认识到: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并不一定认同大宋王朝。
赵曦对这一点更清楚。
后世对于这段历史的评论,没有一家之言会自认为燕云十六州的汉人认同大宋。
或许曾经有过盼王师北上的想法,但在太宗朝高粱河大败后,在加上澶渊之盟,北地汉人已经完全忘记所谓的正统王朝了。
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对于北辽的认同甚于大宋,或者说只把大宋当作可以欺负的邻邦。
曾几何时,所谓的打草谷和捉生军基本上都是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为主…~
赵曦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所以,直到今天才发动了北伐之战。
当然,耶律乙辛的叛乱是很好的契机。
但是,真正让燕云汉地的汉人认同,并不是说征服就可以。
这些年来,朝廷制定各种政策侧重于发展,目的就是想让燕云汉人有个对比,从而认同大宋。
这一次,从耶律乙辛叛乱,到如今战争开始,赵曦一直在故意将战事拉长时间…~并不是真的没能力短期解决北辽,而是因为燕云汉人。
现在在前线,拟定对战乱地区出售粮食的决断,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怎么说呢,这么多年了,虽然大宋的富裕对北辽边境有了一定的影响,真正南逃的燕云汉人真的不多。
数量上说起来也有几千上万的,但对于作为北辽赋税重地的燕云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大宋对于北辽南逃汉人的政策很优惠,结果也就是这样。
而如今,当战争来临时,朝廷将原来的兵营留下,目的就是收留北辽南逃汉人的…~
但是,结果真的让赵曦乃至整个朝廷心寒……可能也是曾经大宋的羸弱让燕云汉人失望了。
可容纳三十万大军的营帐,至今收留的燕云汉人不足五万……
所以,赵曦才想到了战乱粮食的事。
战乱的紧缺物资,基本上集中在军备、粮食、药品三项上,这是赵曦的理解。
这三项在战事的交易,说白了就是对财富的掠夺。
原本赵曦不想如此,可现在,在看到燕云汉人向北迁移以躲避战乱后,赵曦也就下狠心了。
北辽两年内乱,相信搜刮北辽境内应该到一定程度了,整个北辽的物资匮乏也应该到一定程度了。
接下来就应该是财富的掠夺了…~
人都有贱性,也都偏好对比。
燕云汉人可能觉得原本的生活不错,跟随并忠诚于北辽就活的很好。
甚至对现在的战乱,也是对大宋怨恨……真有这种可能。
如果说,以粮食为手段,将整个北辽境内的百姓推进所谓的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点绝对避免不了。
游牧民族本来就有掠夺的本性,哪怕是军伍也如此。
两三年的征战,让北辽军伍处于一种难以控制的躁动状态,再加上物资匮乏,供应不足,抢劫就很难免。
真急了,他们甚至不介意抢自家人。
那么,整个北辽境内的百姓,应该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了。
等到了大宋收复燕云后,稳定和吃饱饭对于燕云汉人恐怕都是天堂。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收心。
大宋谋划了多年,有足够的物资储备…~
“官家,四皇子向朝廷请求,想让朝廷派两厢新军交于他指挥…~”
“从耶律乙辛叛乱开始,四皇子就一直在策反高永昌,甚至高永昌的大多数军备和粮食都是四皇子支援的。”
“如今,高永昌起事立国,并没有遵照原定的契约,并没有以大宋偏师的名义发兵。四皇子奏报向率军歼灭之!”
官家决断的粮食交易,在场的都差不多懂背后的意思。
因为此事,随军的诸位臣工议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都亲眼见识了所谓的同种同族。所以。对官家的决断没有任何异议。
往北辽贩卖粮食,四皇子的那支队伍是大头,章惇就不得了向官家奏报四皇子原本的请求。
说实话,当章惇接到四皇子请求调集兵员时,直接就把奏报丢一边去了。
不管如何,高永昌这时候叛乱,对于大宋的大战局是有好处的!四皇子在这个时候居然想歼灭高永昌部?这不是在帮北辽平息内乱吗?
高永昌已经起事了,那么,必将导致北辽的辽东一带更加混乱,会进一步加剧北辽物资的匮乏程度。
这时候虽然不能继续高永昌的什么渤海国吧,也不应该去考虑歼灭。
成不了大事的高永昌,这时候还是有用处的。对于大宋而
收复失地,更应该是让这片故土对一个王朝有归属感、认同感,唯有归属和认同,才是真正的收复。
后世有很多军事占领土地并统治的案例,结果,只不过是将占领的土地陷入混乱而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收复。
虽然,在大宋的文人雅士的认知里,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一直在翘首盼望着王师北上,对于朝廷臣工而言,却清醒的认识到: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并不一定认同大宋王朝。
赵曦对这一点更清楚。
后世对于这段历史的评论,没有一家之言会自认为燕云十六州的汉人认同大宋。
或许曾经有过盼王师北上的想法,但在太宗朝高粱河大败后,在加上澶渊之盟,北地汉人已经完全忘记所谓的正统王朝了。
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对于北辽的认同甚于大宋,或者说只把大宋当作可以欺负的邻邦。
曾几何时,所谓的打草谷和捉生军基本上都是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为主…~
赵曦对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所以,直到今天才发动了北伐之战。
当然,耶律乙辛的叛乱是很好的契机。
但是,真正让燕云汉地的汉人认同,并不是说征服就可以。
这些年来,朝廷制定各种政策侧重于发展,目的就是想让燕云汉人有个对比,从而认同大宋。
这一次,从耶律乙辛叛乱,到如今战争开始,赵曦一直在故意将战事拉长时间…~并不是真的没能力短期解决北辽,而是因为燕云汉人。
现在在前线,拟定对战乱地区出售粮食的决断,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怎么说呢,这么多年了,虽然大宋的富裕对北辽边境有了一定的影响,真正南逃的燕云汉人真的不多。
数量上说起来也有几千上万的,但对于作为北辽赋税重地的燕云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大宋对于北辽南逃汉人的政策很优惠,结果也就是这样。
而如今,当战争来临时,朝廷将原来的兵营留下,目的就是收留北辽南逃汉人的…~
但是,结果真的让赵曦乃至整个朝廷心寒……可能也是曾经大宋的羸弱让燕云汉人失望了。
可容纳三十万大军的营帐,至今收留的燕云汉人不足五万……
所以,赵曦才想到了战乱粮食的事。
战乱的紧缺物资,基本上集中在军备、粮食、药品三项上,这是赵曦的理解。
这三项在战事的交易,说白了就是对财富的掠夺。
原本赵曦不想如此,可现在,在看到燕云汉人向北迁移以躲避战乱后,赵曦也就下狠心了。
北辽两年内乱,相信搜刮北辽境内应该到一定程度了,整个北辽的物资匮乏也应该到一定程度了。
接下来就应该是财富的掠夺了…~
人都有贱性,也都偏好对比。
燕云汉人可能觉得原本的生活不错,跟随并忠诚于北辽就活的很好。
甚至对现在的战乱,也是对大宋怨恨……真有这种可能。
如果说,以粮食为手段,将整个北辽境内的百姓推进所谓的水深火热之中……
这一点绝对避免不了。
游牧民族本来就有掠夺的本性,哪怕是军伍也如此。
两三年的征战,让北辽军伍处于一种难以控制的躁动状态,再加上物资匮乏,供应不足,抢劫就很难免。
真急了,他们甚至不介意抢自家人。
那么,整个北辽境内的百姓,应该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了。
等到了大宋收复燕云后,稳定和吃饱饭对于燕云汉人恐怕都是天堂。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的做到收心。
大宋谋划了多年,有足够的物资储备…~
“官家,四皇子向朝廷请求,想让朝廷派两厢新军交于他指挥…~”
“从耶律乙辛叛乱开始,四皇子就一直在策反高永昌,甚至高永昌的大多数军备和粮食都是四皇子支援的。”
“如今,高永昌起事立国,并没有遵照原定的契约,并没有以大宋偏师的名义发兵。四皇子奏报向率军歼灭之!”
官家决断的粮食交易,在场的都差不多懂背后的意思。
因为此事,随军的诸位臣工议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也都亲眼见识了所谓的同种同族。所以。对官家的决断没有任何异议。
往北辽贩卖粮食,四皇子的那支队伍是大头,章惇就不得了向官家奏报四皇子原本的请求。
说实话,当章惇接到四皇子请求调集兵员时,直接就把奏报丢一边去了。
不管如何,高永昌这时候叛乱,对于大宋的大战局是有好处的!四皇子在这个时候居然想歼灭高永昌部?这不是在帮北辽平息内乱吗?
高永昌已经起事了,那么,必将导致北辽的辽东一带更加混乱,会进一步加剧北辽物资的匮乏程度。
这时候虽然不能继续高永昌的什么渤海国吧,也不应该去考虑歼灭。
成不了大事的高永昌,这时候还是有用处的。对于大宋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