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里有51个支教,书勤一天汇出510万。
    ---
    几天后,估计是大家都和计节说收到钱了,计节来了个电话致谢,并保证监管这部分钱的花销,保证不落入私囊。
    计节说:“其实,我们并不是最苦的。”
    嗯?
    计节说:“我们这批在深山地区的并不是最苦的,深山地区,只是因为交通不便利,经济差了点,意识落后了点,但山清水秀,我们可以阿q精神,当作是在世外桃源隐居。”
    -“荒漠地区的自然环境更加恶劣,荒漠、干旱,简直不适合人类居住。我们班的班长王政浩就选择去中国的荒漠,他说,扶贫,就要啃最硬的骨头!”
    扶贫就要啃最硬的骨头!真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我班长说,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
    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创造永恒的青春!
    话是好话,但是…好像不是“啃最硬骨头”的王政浩的原创吧?这么政/治正确的一句话,王政浩是想…从政?
    计节:“支教的支持人,我们班长王政浩听说了您的义举,很想认识您,我把您的电话给他吗?”
    书勤说:“给!”
    电话挂了没有多久,就接到了政/治正确的王政浩的电话,邀请书勤去最恶劣最贫困的地方考察考察。
    书勤说:“好!”
    ---
    这一次,还是三人组,杨威杨帆书勤。
    再次探访贫困地区,有了经验,书勤准备了一个大包:1,各种电子设备的充电器、充电电池、移动电源、手电。2,帽子围巾防紫外线,一两双登山鞋。3,驱虫药物,止痒止疼药膏,防跳蚤的沙姜粉(芸香、八角、花椒等磨成的粉。)
    4,润唇的、润肤的和防晒霜。5,常用的药:感冒药、止疼药、消炎药、抗生素、眼药水、云南白药、大量创可贴。6,内衣内裤袜子好几套。
    书勤还带上了两个人:朱弘和胡天。
    让朱卫红的女儿和女婿,这两个从小到大就从蜜罐里长大的人去大西北看看!看看这个世界上的贫富差距!
    看看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公平!
    有的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一出生就有上亿的遗产;还有的人一出生就在为吃饭、喝水挣扎!
    来的第一个地方,就把朱弘和胡天看吐了!
    书勤也没有想到荒漠地区人民的贫瘠再一次突破了她的想象力!推开一扇破旧的木门,屋里太黑,眼睛适应了一会儿才看清楚,这个房子竟然是人畜共居!
    屋子的左边是牛圈,杂草上散落着成堆成堆的牛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右侧是住人,床铺就是一块木板搭在四摞砖头上。
    屋中央地面上摆三快砖,上头架锅,底下烧柴,这就是炉灶了。没有一张桌子,没有一个板凳,估计都是蹲着吃,蹲着喝的。
    土墙上被多年的炊烟熏的一片漆黑,怪不得在村头看见的小孩脸上都一道黑一道黑的,原来都是在墙上蹭的。
    地上还蹲着两个黑影,其中一个黑影站了起来,块头还挺大的,他冲书勤伸出手:“支教的支持者,欢迎来荒漠干旱自治区荒漠县考察。”
    这就是“村官”王政浩。
    王政浩正在和老村支书商量接下来脱贫攻坚战的计划,他邀请书勤也蹲下来一起探讨。
    这里的气味实在是熏的人头疼,王政浩可能是久居不闻其臭了。书勤建议:“要不,咱们去屋外面谈?”
    屋外面风沙太大了,书勤围上围巾,看大家都没有围,又拉了下来。
    在屋外看清了王政浩的长相,果然很正气浩然,国字脸,年纪轻轻很严肃,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王政浩也是像计节一样有激情,一张口就说他的脱贫攻坚战。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王政浩喊了句口号,说:“但是咱们这里年均气温2.1摄氏度,无霜期不足100天,这样的资源并不适合发展普通农业。”
    -“不适合发展普通农业,反过来想,气温低、风沙大,种庄稼不行,但是疫病少,可是绿色养殖的好条件!”
    哦,养牛啊!怪不得村支书和牛一起睡,是不是全村都是人畜同居?
    -“但是,也不能放弃种植业,土地不种东西,村民们地窖里不存粮食,心里发慌!普通农业不行,可以种马铃薯,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我们,带来了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前鸡蛋大小的马铃薯现在最大能达到两公斤!”
    -“保守估计,每亩产量有3千斤,一公斤2元,亩产值就有6000多元!”
    挺好啊,养牛,种马铃薯,王政浩这个村官干的很好啊,那么他叫书勤来考察啥?为他鼓掌吗?
    宣传的话,应该叫媒体过来啊。
    “唉!”挥斥方遒的王政浩终于叹气:“唉!我能保证村民的亩产值从400多元猛增到7000多元,但是有些村民还是不愿意种!”
    为啥?农民种地不图收成,是不是傻?
    书勤正要问,老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