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4)
“这你就对了,书院里各位先生,我这里都有一手的资料,而且是随时更新的。”说着掌柜就献宝似的拿出一本做工精良的册子来。
叶长青打开一看还真被里面下血本的资料惊到了,里面居然还有画像,每一个夫子都被画的丰神俊逸,长身玉立,仿佛就跟住在山中的仙人似的,气质清隽。
看来这潇湘书院的先生一个个都是美人啊,他不禁摸摸自己的白玉似的面颊,他对原身留给他的东西都不满意,唯独这幅皮相,怕是继承了王氏的好相貌,走到哪里倒是能让人多看几眼。
只是他翻遍了了册子,都没有发现一个姓秦的先生,他不禁疑惑问道:“怎么没有秦先生的?”
“书院的先生都在这里了。至于你说的秦先生,潇湘书院应该没有姓秦的先生。”
怎么可能没有?那可是连学政大人都推崇的夫子,难道是因为这个秦先生从不收弟子,所以这里才没有他的画像?
他带着疑惑出了门,那掌柜的却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瞬间晃了神自言自语道:“难道他说的是那位?二十年前就已是正二品户部尚书辞官归隐的秦洞主?”
叶长青倒是没有听到他的小声嘀咕,他一路往回走着,脑海里想的却是既然这个秦先生不收学子,那他又该如何拜他为师?而且他有种预感,这个秦先生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很可能就像他前世见过的隐世大儒一般,淡薄宁静,境界高远。
只是他如果先被别的先生选中了,再想办法投到他的师门,这终究不好,以后在官场名声也不好听。
算了,第一步还是先进书院吧,其它的要等进去了再徐徐图之了。
既然没有试题集,他把各位先生的履历看过后,心里大概对各位先生都有了个底,其中有位先生也是位书法圣手,就是不知道他是否擅长左手书法?
等他再把潇湘书院的地形熟识后,就到了入学考试的时间,原本早一日还是天空晴朗、白云悠悠,到了考试这日天气却是阴阴沉沉的,还夹杂着寒风。
秋天过去了,冬天已经来临。
潇湘书院坐落在花雨山清风峡口,三面环山,层峦叠翠,叶长青沿着湘江西岸往前走,路过牌楼口才能找到进山的入口。
等他随着人群一路攀爬到山顶才看见潇湘书院的大门,只见正上方是一副霸气测漏的牌匾:“唯湘有材,于斯为盛”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湘地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而湘地的英才又全都聚集在这里。”
叶长青还没有感叹潇湘书院的口气之大,等在门前的学子就都已经互相交谈起来,盛赞这对联实乃实至名归。
他们一个个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学识渊博,叶长青不禁心里想到,这就是举人的魅力了,和他在湘昙县见到的那些文人还是高下立显的,亏得他也是个举人的芯子,不然要被这些文寒碜死。
不一会儿,两扇大门打开,就有两个颇具灵气的童子出来,高声叫道:“请各位考子入场。”
刚进入广场,就有十来个学子似的书生过来一一检查他们的身份文书,核对姓名之后,就开始将人群分成十二拨,由十二个本院的书生带领着分往不同的地方去。
叶长青这一组大约八十几人在童子的引领下,穿过二门,就看到门匾上悬挂的“名山坛席”匾,有几个活跃的学子心中激愤,还不时的感叹道:“这里的名山应该就是我们所在的花雨山了,只是这除地为坛的“坛席”,应该是尊师重道的意思。”
他们刚落话,前面带路的书生也是热情的为他们讲道:“你们再看这幅对联“纳于花雨,藏之名山”,说的就是我们潇湘书院被浩瀚花海云雾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花雨山之中。”
众考子听后都不住的点头,叶长青也是在心里羡慕,这个潇湘书院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继续往前走,他们就来到了一处院落,只见门口竖起的匾额是:“潇湘槐市”。
“槐市”一般指文化市场,是读书人、学子聚集的地方,叶长青想到这里,就明白他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进了考场才发现里面的高粱房屋下空无一人,光有些考试用的桌椅,笔墨纸砚一应物品却都没有,旁边是一个巨大的两层楼高的藏书楼。
众人都有点疑惑,一个年纪小点的考子就毛躁的叫了一声:“啊,怎么什么都没有?不会是走错了吧?”
站在旁边的考子们互相对视几眼,都心照不宣的没有多言,叶长青也明白这不可能只是考试事故,很可能这屋子里面就有人在暗中窥探,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是不是符他们的招生条件,先生也要看看哪位学子才对他们的口味。
大家四处看了看,就有几个学子率先走到了藏书阁,一一扫过上面的书本后,就都举止从容的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看了起来。
叶长青见无事,也走过去拿了本书来看,很自然的就挑了一本《齐民要术》,没办法上辈子他就是和这本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手都不听使唤了。
只是时间流逝,他的这本书都完整的翻了一遍,却仍然没有人过来搭理他们,他扫视一周旁的学子,发现他们有的都已经沉迷了书海,完全感应不到
叶长青打开一看还真被里面下血本的资料惊到了,里面居然还有画像,每一个夫子都被画的丰神俊逸,长身玉立,仿佛就跟住在山中的仙人似的,气质清隽。
看来这潇湘书院的先生一个个都是美人啊,他不禁摸摸自己的白玉似的面颊,他对原身留给他的东西都不满意,唯独这幅皮相,怕是继承了王氏的好相貌,走到哪里倒是能让人多看几眼。
只是他翻遍了了册子,都没有发现一个姓秦的先生,他不禁疑惑问道:“怎么没有秦先生的?”
“书院的先生都在这里了。至于你说的秦先生,潇湘书院应该没有姓秦的先生。”
怎么可能没有?那可是连学政大人都推崇的夫子,难道是因为这个秦先生从不收弟子,所以这里才没有他的画像?
他带着疑惑出了门,那掌柜的却仿佛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瞬间晃了神自言自语道:“难道他说的是那位?二十年前就已是正二品户部尚书辞官归隐的秦洞主?”
叶长青倒是没有听到他的小声嘀咕,他一路往回走着,脑海里想的却是既然这个秦先生不收学子,那他又该如何拜他为师?而且他有种预感,这个秦先生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很可能就像他前世见过的隐世大儒一般,淡薄宁静,境界高远。
只是他如果先被别的先生选中了,再想办法投到他的师门,这终究不好,以后在官场名声也不好听。
算了,第一步还是先进书院吧,其它的要等进去了再徐徐图之了。
既然没有试题集,他把各位先生的履历看过后,心里大概对各位先生都有了个底,其中有位先生也是位书法圣手,就是不知道他是否擅长左手书法?
等他再把潇湘书院的地形熟识后,就到了入学考试的时间,原本早一日还是天空晴朗、白云悠悠,到了考试这日天气却是阴阴沉沉的,还夹杂着寒风。
秋天过去了,冬天已经来临。
潇湘书院坐落在花雨山清风峡口,三面环山,层峦叠翠,叶长青沿着湘江西岸往前走,路过牌楼口才能找到进山的入口。
等他随着人群一路攀爬到山顶才看见潇湘书院的大门,只见正上方是一副霸气测漏的牌匾:“唯湘有材,于斯为盛”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湘地是个出人才的地方,而湘地的英才又全都聚集在这里。”
叶长青还没有感叹潇湘书院的口气之大,等在门前的学子就都已经互相交谈起来,盛赞这对联实乃实至名归。
他们一个个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学识渊博,叶长青不禁心里想到,这就是举人的魅力了,和他在湘昙县见到的那些文人还是高下立显的,亏得他也是个举人的芯子,不然要被这些文寒碜死。
不一会儿,两扇大门打开,就有两个颇具灵气的童子出来,高声叫道:“请各位考子入场。”
刚进入广场,就有十来个学子似的书生过来一一检查他们的身份文书,核对姓名之后,就开始将人群分成十二拨,由十二个本院的书生带领着分往不同的地方去。
叶长青这一组大约八十几人在童子的引领下,穿过二门,就看到门匾上悬挂的“名山坛席”匾,有几个活跃的学子心中激愤,还不时的感叹道:“这里的名山应该就是我们所在的花雨山了,只是这除地为坛的“坛席”,应该是尊师重道的意思。”
他们刚落话,前面带路的书生也是热情的为他们讲道:“你们再看这幅对联“纳于花雨,藏之名山”,说的就是我们潇湘书院被浩瀚花海云雾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花雨山之中。”
众考子听后都不住的点头,叶长青也是在心里羡慕,这个潇湘书院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继续往前走,他们就来到了一处院落,只见门口竖起的匾额是:“潇湘槐市”。
“槐市”一般指文化市场,是读书人、学子聚集的地方,叶长青想到这里,就明白他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进了考场才发现里面的高粱房屋下空无一人,光有些考试用的桌椅,笔墨纸砚一应物品却都没有,旁边是一个巨大的两层楼高的藏书楼。
众人都有点疑惑,一个年纪小点的考子就毛躁的叫了一声:“啊,怎么什么都没有?不会是走错了吧?”
站在旁边的考子们互相对视几眼,都心照不宣的没有多言,叶长青也明白这不可能只是考试事故,很可能这屋子里面就有人在暗中窥探,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是不是符他们的招生条件,先生也要看看哪位学子才对他们的口味。
大家四处看了看,就有几个学子率先走到了藏书阁,一一扫过上面的书本后,就都举止从容的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看了起来。
叶长青见无事,也走过去拿了本书来看,很自然的就挑了一本《齐民要术》,没办法上辈子他就是和这本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手都不听使唤了。
只是时间流逝,他的这本书都完整的翻了一遍,却仍然没有人过来搭理他们,他扫视一周旁的学子,发现他们有的都已经沉迷了书海,完全感应不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