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节(2/4)
复杂隆重的祈求降幅仪式,甚至是不惜花以重金,全家举债都要进行,而这当中,就是那些案几上供的牛羊猪酒等等大批祭献之物,要是碰上家境稍微富裕的,可是丝毫不差今天这样的排场。”
“但这又如何求同存异?如何能把我们的礼与德融入进去,从而让他们从他们传统的祭祀中,允许我们这些外来的仪式进入呢?”杨思俭越听越觉得莫名其妙,你这说了半天,只说人家的传统祭祀了。
而且听你说的这么热闹,土蕃跟六诏的百姓那么虔诚,这还怎么把华夏民族的文化融入进去呢?
“这就是戴至德那老古董的厉害之处了,一开始他可是亲自游说的,往往都是四处碰壁,后来也不知道是脑袋开窍了,还是权毅跟他说了些什么。总之就是……是神都得敬……”
“是你用了什么阴招儿吧,让他们相信了用我们的文字记载,用我们的礼仪兼容他们的传统,才能够比如得到真正的灵魂降幅吧?”李弘嘴角扯出一抹冷笑,心中顿时也开朗了很多。
汉文化能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合进有用的东西,自然这些愚昧、落后的民族,在接受先进文化的同时,想必也能够在时间的推移下,整合出一套新的传统文化来。
就像是上一世一样,隆重的葬礼同样被认为是对一个先人的最好追思时,但在时代的变迁中,随着一些越来越简洁的葬礼形式被引入,繁杂的形式被消减,不到了最后,繁琐的礼节等等,也都化繁为简了吗。
土葬都能被改为火葬,即便是有着那么多不同的声音,不还是已经成了趋势,成为人们主流的意识?
不过话说回来,生前对长辈、先人好一些,比死后,用死者无法感知的隆重葬礼,来表达孝心要有用的多了。
第832章 穿云破雾
剑南道的官场正在狄仁杰的处置下进行着大洗牌动作,岭南道的杨思俭在大型祭祀过后,也开始了着手六诏之地的吏治。
细奴逻表现的不单让李弘刮目相看,就连林士翎这个善于揣摩人心的阴谋家,也对细奴逻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
而细奴逻对李弘的一番话,则是完全解开了几人心中的疑惑,无怪乎在于细奴逻比已经死去的四诏王,更有长远的眼光。
他比任何人都早清楚的意识到,李弘这一次的到来,就是想要在六诏复制另外一个土蕃,所以在劫走真腊三王子的同时,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加上一开始六诏王的会谈,让他意识到六诏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已经完全被人模糊分化,特别是浪穹诏紧挨土蕃,跟林士翎给他带来的压力,以及越析诏、施浪诏在篝火晚宴上,与太子李弘之间的密切交谈,都让他不得不开始在心里倾向于无条件的投降。
权利无疑是让人迷恋的,荣华富贵同样也是让人迷恋不舍的,但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你得有命去享受这一切。
细奴逻阴险狡诈、心狠手辣,那些不过都是他对别人,一旦当危险危及到他自己时,他则就是表现的不再像是对别人那般心狠手辣了。
就像是在上一世的伊拉克总统一样,战争开始前,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会溃败的如此彻底,没有人相信一世枭雄竟然最后会以投降终结这一场战争,更想不到最终自己被他藐视的法律送上了绞刑台上。
但那一切都在人们大跌眼镜中,在世人的错愕惊叹中,就那么自然的发生了。
枭雄往往比任何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活着的意义,所以一旦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看似心狠手辣之辈,往往是最容易投降的那一部分人。
六诏之地的兵府与大唐改制前一样,施行的都是府兵制,拿起刀枪便是兵士,放下刀枪便是百姓,所以李弘想要稳住自己前往真腊时的大后方,势必要依靠一个军事将领来此坐镇。
单单依靠一个杨思俭,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剑南道当初被房陵公主等人控制的折冲府兵士,狄仁杰毫不犹豫的就给派遣了过来镇守六诏。
同样,一些剑南道官场原本该下狱的官吏,也因为吏部、刑部、大理寺的决策,最终给他们选择了流放岭南,将功赎罪。
狄仁杰如今出长安进成都府不过七八个月有余,这与太子殿下给他的三年之期还有着很长的时间差,所以镇守六诏的将领,在暂时无合适人选可用的情况下,狄仁杰不得不毛遂自荐,来兼任镇守六诏的将领之职,与杨思俭一同搭班治理六诏。
至于剑南道之事儿,自然是不需要再用他这个大理寺卿来操心了。
近两万人的剑南道兵士,浩浩荡荡的到达龙口城时,迎接他的只有杨思俭以及暂时留下的林士翎,权毅则已经赶回了土蕃,敬辉一个人估计已经独自受够戴至德老古董的唠叨了。
“太子殿下已经沿蜀身毒道继续南下,前往岭南都护府刘延佑那里了。”杨思俭手牵一匹战马的缰绳,与风尘仆仆的狄仁杰说道。
“殿下可有留下什么旨意?”狄仁杰同样牵着战马,与杨思俭走在管道上,身后则是两万骑兵。
“殿下的意思是,云南都督府形势比土蕃还要复杂,无论是细奴逻还是老舍龙,则都是保证民心不乱的基
“但这又如何求同存异?如何能把我们的礼与德融入进去,从而让他们从他们传统的祭祀中,允许我们这些外来的仪式进入呢?”杨思俭越听越觉得莫名其妙,你这说了半天,只说人家的传统祭祀了。
而且听你说的这么热闹,土蕃跟六诏的百姓那么虔诚,这还怎么把华夏民族的文化融入进去呢?
“这就是戴至德那老古董的厉害之处了,一开始他可是亲自游说的,往往都是四处碰壁,后来也不知道是脑袋开窍了,还是权毅跟他说了些什么。总之就是……是神都得敬……”
“是你用了什么阴招儿吧,让他们相信了用我们的文字记载,用我们的礼仪兼容他们的传统,才能够比如得到真正的灵魂降幅吧?”李弘嘴角扯出一抹冷笑,心中顿时也开朗了很多。
汉文化能够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融合进有用的东西,自然这些愚昧、落后的民族,在接受先进文化的同时,想必也能够在时间的推移下,整合出一套新的传统文化来。
就像是上一世一样,隆重的葬礼同样被认为是对一个先人的最好追思时,但在时代的变迁中,随着一些越来越简洁的葬礼形式被引入,繁杂的形式被消减,不到了最后,繁琐的礼节等等,也都化繁为简了吗。
土葬都能被改为火葬,即便是有着那么多不同的声音,不还是已经成了趋势,成为人们主流的意识?
不过话说回来,生前对长辈、先人好一些,比死后,用死者无法感知的隆重葬礼,来表达孝心要有用的多了。
第832章 穿云破雾
剑南道的官场正在狄仁杰的处置下进行着大洗牌动作,岭南道的杨思俭在大型祭祀过后,也开始了着手六诏之地的吏治。
细奴逻表现的不单让李弘刮目相看,就连林士翎这个善于揣摩人心的阴谋家,也对细奴逻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
而细奴逻对李弘的一番话,则是完全解开了几人心中的疑惑,无怪乎在于细奴逻比已经死去的四诏王,更有长远的眼光。
他比任何人都早清楚的意识到,李弘这一次的到来,就是想要在六诏复制另外一个土蕃,所以在劫走真腊三王子的同时,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加上一开始六诏王的会谈,让他意识到六诏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已经完全被人模糊分化,特别是浪穹诏紧挨土蕃,跟林士翎给他带来的压力,以及越析诏、施浪诏在篝火晚宴上,与太子李弘之间的密切交谈,都让他不得不开始在心里倾向于无条件的投降。
权利无疑是让人迷恋的,荣华富贵同样也是让人迷恋不舍的,但这一切都需要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你得有命去享受这一切。
细奴逻阴险狡诈、心狠手辣,那些不过都是他对别人,一旦当危险危及到他自己时,他则就是表现的不再像是对别人那般心狠手辣了。
就像是在上一世的伊拉克总统一样,战争开始前,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会溃败的如此彻底,没有人相信一世枭雄竟然最后会以投降终结这一场战争,更想不到最终自己被他藐视的法律送上了绞刑台上。
但那一切都在人们大跌眼镜中,在世人的错愕惊叹中,就那么自然的发生了。
枭雄往往比任何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活着的意义,所以一旦到了性命攸关的时刻,看似心狠手辣之辈,往往是最容易投降的那一部分人。
六诏之地的兵府与大唐改制前一样,施行的都是府兵制,拿起刀枪便是兵士,放下刀枪便是百姓,所以李弘想要稳住自己前往真腊时的大后方,势必要依靠一个军事将领来此坐镇。
单单依靠一个杨思俭,显然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所以剑南道当初被房陵公主等人控制的折冲府兵士,狄仁杰毫不犹豫的就给派遣了过来镇守六诏。
同样,一些剑南道官场原本该下狱的官吏,也因为吏部、刑部、大理寺的决策,最终给他们选择了流放岭南,将功赎罪。
狄仁杰如今出长安进成都府不过七八个月有余,这与太子殿下给他的三年之期还有着很长的时间差,所以镇守六诏的将领,在暂时无合适人选可用的情况下,狄仁杰不得不毛遂自荐,来兼任镇守六诏的将领之职,与杨思俭一同搭班治理六诏。
至于剑南道之事儿,自然是不需要再用他这个大理寺卿来操心了。
近两万人的剑南道兵士,浩浩荡荡的到达龙口城时,迎接他的只有杨思俭以及暂时留下的林士翎,权毅则已经赶回了土蕃,敬辉一个人估计已经独自受够戴至德老古董的唠叨了。
“太子殿下已经沿蜀身毒道继续南下,前往岭南都护府刘延佑那里了。”杨思俭手牵一匹战马的缰绳,与风尘仆仆的狄仁杰说道。
“殿下可有留下什么旨意?”狄仁杰同样牵着战马,与杨思俭走在管道上,身后则是两万骑兵。
“殿下的意思是,云南都督府形势比土蕃还要复杂,无论是细奴逻还是老舍龙,则都是保证民心不乱的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