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师兄程儒(1/2)
武陵路,徽商会馆。
徽商会馆,顾名思义便是徽州商人的商会。
在华夏,最有名的除了晋商便是徽商,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曾经几乎垄断了整个华夏的大型商务。
徽商俗称徽帮,又称“新安商人”,源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到了清代便渐渐衰落了。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便是清末期的胡塘,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之所以称之为“红顶商人”是因为他捐输及辅佐陕甘总督左宗棠有功,清廷便赏封了布政使之衔,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御赐黄马褂,堪称徽商的典范。
后来用“红顶商人”来泛指那些亦贾亦儒,戴红顶子的徽州商人。
到了清末民初,徽商呈颓势,虽说也出了黟县盐商李宗媚和歙县大地产商程霖生几个人物,却无法使徽商重现昔日的辉煌。
不过就算是这样,徽商在华中及华北还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许可下了黄包车便踱进了徽州商会。
虽是在金陵,可徽州商会的建筑风格去秉承了徽派建筑的精髓,木构架为主,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其讲究规格礼数,官商有别,人们常常说的“门当户对”就源于徽派建筑。
门头上突出的几个圆的短横柱,那就是“门当”。普通人家是两个“门当”,官宦之家四个,二品以上则是六个,这东西就代表了家世,家世相当的人家才有可能结为秦晋之好,所以才会有“门当户对”的说法。
许可进了大门,就是一个大天井,穿过天井便是客厅。
正中的两个位子后面的条桌上左边摆放着一个台钟,右边摆放着一个青花瓷瓶。
左右两边各有三把椅子,中间是齐椅子扶手高的茶几,茶几只有一尺余宽,这些桌椅都有着精美的雕凿,做工很是讲究。
从侧屋出来一个穿着短粗布衫子的年轻人来,走到许可的面前,面带微笑地问道:“敢问阁下可是许可许先生?”许可微微点了点头:“正是。”
“先生请稍坐,我去请东家。”年轻人礼貌地请许可坐下,对着后堂叫了一声“上茶”,打了个揖,退了下去。
不一会,便有个妇人端着茶上来,放到了许可的手边:“先生,请用茶。”
许可微笑着谢过,妇人也退下了。
许可端起茶来,揭开盖子,轻轻吹了一下,然后放到嘴边小心地抿了一小口。
放下茶杯,许可站了起来,走到了一侧,饶有兴致地看着墙上那幅董其昌的《临米芾方圆庵记》,一边看着一边暗暗咋舌。
别看许可在国外呆了那么长的时间,可是对于华夏的字画古董什么的还真有些研究,其鉴赏的水平不输给一些鉴赏名家。他一眼就看出了这副书法作品是董其昌的真迹,没想到竟然被这样随意地挂在客厅中,若是遇到识货的,顺手给牵了去,那损失就大了。
董其昌的这副字放在现在至少也值三十万大洋的。
“喜欢吗?”身后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许可没有回头:“董其昌的真迹,但凡有一点懂行的人都会喜欢的。”
男子悄悄走到了许可的身旁,他的目光也落在这副字上。
男子大约三十岁上下,脸面苍白,高高瘦瘦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他穿了一件灰色的长衫,一只手拿着只铝制的酒壶,这壶估计也是个古物,明代德庆坊的镂花工艺。另一另手扶着自己的胸口,偶尔咳了两声。
“喜欢就拿去吧!”男子淡淡地说道。
仿佛他要送给许可的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
许可转过身来,望着男子那张削瘦的脸,看到男子的眼圈已经深深陷落,许可的心里不禁有些难过:“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男子笑了,抬了抬手,示意许可坐下,许可坐下来,端起了茶杯,并没有喝,他的目光仍旧停留在男子的身上。
男子也坐了下来,不过他并没有坐到东主的位子上,而是坐在许可的旁边,就着那酒壶的壶嘴儿咕了一口酒:“我变成了什么样?不管我变成什么样子,我还是我,不是么?”
许可苦笑:“你再这么喝下去,这身体就完了,已经过了这么多年,难道还是走不出来么?”男子侧头望着许可:“你呢?你又为什么回来?还不是放不下么?”
许可不由得也沉默了。
男子用力地咳了几声,然后掏出一张帕子捂住了嘴,又是一阵猛咳。
当他把手从嘴边移开的时候许可瞥见那帕子上竟然有鲜血,许可皱起了眉头,一把抓住了男子的手,又仔细看了看那帕子:“你怎么会咳出血来了?”
男子挣脱了他的手,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别大惊小怪的,这样已经有两年了,没事,我死不了。”
许可不依:“师兄,你这是何苦呢?不行,这次你无论如何必须得听我的,我陪你去医院,现在就去。”
男子摇了摇头:“不去,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没事。”说罢又仰头喝了一口酒,许可想要夺他手中的酒壶,他瞪大了眼睛:“你若来就是想要管我那你马上给我走!”
许可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作罢。
徽商会馆,顾名思义便是徽州商人的商会。
在华夏,最有名的除了晋商便是徽商,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曾经几乎垄断了整个华夏的大型商务。
徽商俗称徽帮,又称“新安商人”,源于东晋,成长于唐宋,兴盛于明,到了清代便渐渐衰落了。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便是清末期的胡塘,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红顶商人”胡雪岩。
之所以称之为“红顶商人”是因为他捐输及辅佐陕甘总督左宗棠有功,清廷便赏封了布政使之衔,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御赐黄马褂,堪称徽商的典范。
后来用“红顶商人”来泛指那些亦贾亦儒,戴红顶子的徽州商人。
到了清末民初,徽商呈颓势,虽说也出了黟县盐商李宗媚和歙县大地产商程霖生几个人物,却无法使徽商重现昔日的辉煌。
不过就算是这样,徽商在华中及华北还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许可下了黄包车便踱进了徽州商会。
虽是在金陵,可徽州商会的建筑风格去秉承了徽派建筑的精髓,木构架为主,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其讲究规格礼数,官商有别,人们常常说的“门当户对”就源于徽派建筑。
门头上突出的几个圆的短横柱,那就是“门当”。普通人家是两个“门当”,官宦之家四个,二品以上则是六个,这东西就代表了家世,家世相当的人家才有可能结为秦晋之好,所以才会有“门当户对”的说法。
许可进了大门,就是一个大天井,穿过天井便是客厅。
正中的两个位子后面的条桌上左边摆放着一个台钟,右边摆放着一个青花瓷瓶。
左右两边各有三把椅子,中间是齐椅子扶手高的茶几,茶几只有一尺余宽,这些桌椅都有着精美的雕凿,做工很是讲究。
从侧屋出来一个穿着短粗布衫子的年轻人来,走到许可的面前,面带微笑地问道:“敢问阁下可是许可许先生?”许可微微点了点头:“正是。”
“先生请稍坐,我去请东家。”年轻人礼貌地请许可坐下,对着后堂叫了一声“上茶”,打了个揖,退了下去。
不一会,便有个妇人端着茶上来,放到了许可的手边:“先生,请用茶。”
许可微笑着谢过,妇人也退下了。
许可端起茶来,揭开盖子,轻轻吹了一下,然后放到嘴边小心地抿了一小口。
放下茶杯,许可站了起来,走到了一侧,饶有兴致地看着墙上那幅董其昌的《临米芾方圆庵记》,一边看着一边暗暗咋舌。
别看许可在国外呆了那么长的时间,可是对于华夏的字画古董什么的还真有些研究,其鉴赏的水平不输给一些鉴赏名家。他一眼就看出了这副书法作品是董其昌的真迹,没想到竟然被这样随意地挂在客厅中,若是遇到识货的,顺手给牵了去,那损失就大了。
董其昌的这副字放在现在至少也值三十万大洋的。
“喜欢吗?”身后一个男子的声音传来,许可没有回头:“董其昌的真迹,但凡有一点懂行的人都会喜欢的。”
男子悄悄走到了许可的身旁,他的目光也落在这副字上。
男子大约三十岁上下,脸面苍白,高高瘦瘦的,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他穿了一件灰色的长衫,一只手拿着只铝制的酒壶,这壶估计也是个古物,明代德庆坊的镂花工艺。另一另手扶着自己的胸口,偶尔咳了两声。
“喜欢就拿去吧!”男子淡淡地说道。
仿佛他要送给许可的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
许可转过身来,望着男子那张削瘦的脸,看到男子的眼圈已经深深陷落,许可的心里不禁有些难过:“你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男子笑了,抬了抬手,示意许可坐下,许可坐下来,端起了茶杯,并没有喝,他的目光仍旧停留在男子的身上。
男子也坐了下来,不过他并没有坐到东主的位子上,而是坐在许可的旁边,就着那酒壶的壶嘴儿咕了一口酒:“我变成了什么样?不管我变成什么样子,我还是我,不是么?”
许可苦笑:“你再这么喝下去,这身体就完了,已经过了这么多年,难道还是走不出来么?”男子侧头望着许可:“你呢?你又为什么回来?还不是放不下么?”
许可不由得也沉默了。
男子用力地咳了几声,然后掏出一张帕子捂住了嘴,又是一阵猛咳。
当他把手从嘴边移开的时候许可瞥见那帕子上竟然有鲜血,许可皱起了眉头,一把抓住了男子的手,又仔细看了看那帕子:“你怎么会咳出血来了?”
男子挣脱了他的手,脸上露出了一抹微笑:“别大惊小怪的,这样已经有两年了,没事,我死不了。”
许可不依:“师兄,你这是何苦呢?不行,这次你无论如何必须得听我的,我陪你去医院,现在就去。”
男子摇了摇头:“不去,我自己的身体我清楚,没事。”说罢又仰头喝了一口酒,许可想要夺他手中的酒壶,他瞪大了眼睛:“你若来就是想要管我那你马上给我走!”
许可无奈地叹了口气,只得作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