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1/2)
“回大人,拙荆无状,请大人勿怪。下官身为桐安县县丞,肩负三鸦乡一方平安,虽有万千理由,却不该在如此天灾之时,擅离职守。更不该连累卫大人偌大年纪,还要来替下官镇守一方。凡此种种,皆系下官之错,与卫大人绝无半点干系。他心怀仁厚,又肯体恤下属,此次三鸦乡能早早的把乡亲们转移到高处,也多亏了卫大人提醒。所以若论起功劳,当记卫大人首功。”
呼!
不止是李矩松了口气,卫淮此刻更感动得恨不得跟宁怀璧结拜兄弟!
太仗义了。
这番话,简直比他自己开口还好上千倍百倍!
有这样的下属,真是上司的福气。
可石茂重显然不信,“你说他早知会有大水过来,那卫大人,本官倒要问问,为何你这一任之内,唯有三鸦乡井井有条,其余各地却是惨不忍睹?”
关于这点,卫淮倒是想过要怎么答,当即道,“因三鸦乡情况特殊,所以下官格外留心,早早便布置下去。也是宁大人得力,才把三鸦乡治理成如此模样。至于他处,下官虽然有心,却也无力啊!”
石茂重还想逼问,宁怀璧又道,“此事,卫大人不好讲,请容许下官替他辩白一二。”
他抬手指着远处高地,“大人应该看到了,我们三鸦乡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尤其今年雨水众多,所以乡亲们早就知道一定会淹,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所以下官要说服他们早做准备,倒也容易。但县衙那边却因地势较高,百姓总会有个侥幸心理,所以卫大人要说服他们迁离,只怕就殊为不易。更有一点。”
宁怀璧看一眼夏珍珍,“拙荆乃是商家出身,前些天家中内侄前来,曾帮忙出了个主意。愿收购乡亲们的稻杆编篮筐,这才令得大伙儿愿意提前收割了庄稼,挪到了高处。大人若是不信,尽可以问这里百姓。一个筐三文钱,您若去到那高地上,就能见到大伙儿都开始编织了。”
“那就过去看看。”石茂重虽已信了七八分,但仍要眼见为实。
等一行人到了水中高地上,宁怀璧一言不发,只等石茂重自己去看去问。
当看到灾民们生活一切如常,相互之间还有说有笑时,石茂重暗暗点头,过去问了好几个正在编筐的乡亲,说词皆是大同小异。
“这是宁大人帮我们谈的生意,收了是要装糖的。”
“筐有大小,皆因想着若别人要买半斤、一斤、两斤不等的糖,皆有合适盒子装。”
“我们尽力编得好看些,到时人家装了好卖糖,我们这钱挣得也安心。”
……
一圈走访下来,别说石茂重脸色越来越好,连李矩此刻都动了心。
这个宁怀璧,确实是个人才。别看年轻,事情却办得漂亮之极,而最关键的是,人品好。
回头要不要找机会把宁怀璧调到府衙来当差?
须知官场最是捧高踩低,市侩之极,可他却能在功劳面前,不为所动,反而替想抢功的上司周全。这份情怀,就不仅仅是高风亮节能表扬的了。
而是一种智慧。
从眼前看,宁怀璧这么做必然是要吃些亏的,但从长远来看,无疑会替他在官场上积累极好的名声。不仅是上司,哪个同僚不愿意跟这样心地仁厚,知情识趣,能办事,又懂进退的人共处?
所以李矩是当真动了爱材之意。
而有这样想法的,还不止李矩一人。
第113章可行
在陪着几位大人详细考查了三鸦乡的救灾工作之后,宁怀璧又把他们送去了县衙。
没办法,他在乡里虽然也有个小小的县丞衙门,可破旧狭小不说,前后两进总共才六七间巴掌大的小房。还要管着日常招待乡亲,料理差事。如今夏珍珍带着丫鬟婆子住下都极是勉强,怎么也腾不出空房再来安置这些大人。
还不如回到县上,就算是去住客栈,也比他这里方便。
只是当看着那些被洪水冲得一无所有的灾民时,回到县衙的石茂重,郑重向宁怀璧提出一个请求。
“宁大人既然有法子救三鸦乡于水火,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好歹也顾着些周边的百姓?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了,可若是全等着朝廷救济,只怕是僧多粥少,难以尽如人意。当然,如果宁大人有什么难处,只管开口,本官尽管协调。”
宁怀璧道,“不劳大人吩咐,为朝廷分忧,也是卑职份内之事。可拙荆内侄要做的也是小本生意,卖卖高粱糖而已。若让他做得太大,就算本钱他自家出了,可一来人手不够,二来又能上哪儿卖去?不过我倒是可以答应大人,若我那内侄能多采买些菜种回来,倒是可以匀一些给附近百姓,让大家好歹先有个收成。”
石茂重想了想,“那这样好不好,你那内侄做出糖来,让他送到南阳府来。若东西还不错,我去找当地的商家,也包销一部分。”
李矩一想,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忙道,“要说我们宣城府,受灾的地方不少,但没受灾的地方也有。我也可以组织商家,包销一部分。”
卫淮听着也高兴了,“既然如此,那可太好了!宁大人,接下来可就辛苦你了。”
可宁怀璧为难了。
呼!
不止是李矩松了口气,卫淮此刻更感动得恨不得跟宁怀璧结拜兄弟!
太仗义了。
这番话,简直比他自己开口还好上千倍百倍!
有这样的下属,真是上司的福气。
可石茂重显然不信,“你说他早知会有大水过来,那卫大人,本官倒要问问,为何你这一任之内,唯有三鸦乡井井有条,其余各地却是惨不忍睹?”
关于这点,卫淮倒是想过要怎么答,当即道,“因三鸦乡情况特殊,所以下官格外留心,早早便布置下去。也是宁大人得力,才把三鸦乡治理成如此模样。至于他处,下官虽然有心,却也无力啊!”
石茂重还想逼问,宁怀璧又道,“此事,卫大人不好讲,请容许下官替他辩白一二。”
他抬手指着远处高地,“大人应该看到了,我们三鸦乡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尤其今年雨水众多,所以乡亲们早就知道一定会淹,只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所以下官要说服他们早做准备,倒也容易。但县衙那边却因地势较高,百姓总会有个侥幸心理,所以卫大人要说服他们迁离,只怕就殊为不易。更有一点。”
宁怀璧看一眼夏珍珍,“拙荆乃是商家出身,前些天家中内侄前来,曾帮忙出了个主意。愿收购乡亲们的稻杆编篮筐,这才令得大伙儿愿意提前收割了庄稼,挪到了高处。大人若是不信,尽可以问这里百姓。一个筐三文钱,您若去到那高地上,就能见到大伙儿都开始编织了。”
“那就过去看看。”石茂重虽已信了七八分,但仍要眼见为实。
等一行人到了水中高地上,宁怀璧一言不发,只等石茂重自己去看去问。
当看到灾民们生活一切如常,相互之间还有说有笑时,石茂重暗暗点头,过去问了好几个正在编筐的乡亲,说词皆是大同小异。
“这是宁大人帮我们谈的生意,收了是要装糖的。”
“筐有大小,皆因想着若别人要买半斤、一斤、两斤不等的糖,皆有合适盒子装。”
“我们尽力编得好看些,到时人家装了好卖糖,我们这钱挣得也安心。”
……
一圈走访下来,别说石茂重脸色越来越好,连李矩此刻都动了心。
这个宁怀璧,确实是个人才。别看年轻,事情却办得漂亮之极,而最关键的是,人品好。
回头要不要找机会把宁怀璧调到府衙来当差?
须知官场最是捧高踩低,市侩之极,可他却能在功劳面前,不为所动,反而替想抢功的上司周全。这份情怀,就不仅仅是高风亮节能表扬的了。
而是一种智慧。
从眼前看,宁怀璧这么做必然是要吃些亏的,但从长远来看,无疑会替他在官场上积累极好的名声。不仅是上司,哪个同僚不愿意跟这样心地仁厚,知情识趣,能办事,又懂进退的人共处?
所以李矩是当真动了爱材之意。
而有这样想法的,还不止李矩一人。
第113章可行
在陪着几位大人详细考查了三鸦乡的救灾工作之后,宁怀璧又把他们送去了县衙。
没办法,他在乡里虽然也有个小小的县丞衙门,可破旧狭小不说,前后两进总共才六七间巴掌大的小房。还要管着日常招待乡亲,料理差事。如今夏珍珍带着丫鬟婆子住下都极是勉强,怎么也腾不出空房再来安置这些大人。
还不如回到县上,就算是去住客栈,也比他这里方便。
只是当看着那些被洪水冲得一无所有的灾民时,回到县衙的石茂重,郑重向宁怀璧提出一个请求。
“宁大人既然有法子救三鸦乡于水火,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好歹也顾着些周边的百姓?我知道这有些强人所难了,可若是全等着朝廷救济,只怕是僧多粥少,难以尽如人意。当然,如果宁大人有什么难处,只管开口,本官尽管协调。”
宁怀璧道,“不劳大人吩咐,为朝廷分忧,也是卑职份内之事。可拙荆内侄要做的也是小本生意,卖卖高粱糖而已。若让他做得太大,就算本钱他自家出了,可一来人手不够,二来又能上哪儿卖去?不过我倒是可以答应大人,若我那内侄能多采买些菜种回来,倒是可以匀一些给附近百姓,让大家好歹先有个收成。”
石茂重想了想,“那这样好不好,你那内侄做出糖来,让他送到南阳府来。若东西还不错,我去找当地的商家,也包销一部分。”
李矩一想,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忙道,“要说我们宣城府,受灾的地方不少,但没受灾的地方也有。我也可以组织商家,包销一部分。”
卫淮听着也高兴了,“既然如此,那可太好了!宁大人,接下来可就辛苦你了。”
可宁怀璧为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