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2/3)
被他婉言谢绝了。想必也是自持才华吧。年轻人有锐气是最好不过的。
吏部的考官将他列在了第三名探花郎上,这是个比较显眼的位置。也不知是否考虑到了他的出身。这个年代科举还不像后世明清那般严格缜密,入选的也大多数是世家子弟。其中可操作的地方很多。
秦诺想了想,还是将陈频的名次向后挪了两个,只是搁在了二甲的上层。另外又按照心意将几个看中的人才重新调配了一番。
考试之后,很快放榜了。
春闱之后,按理说应该是选秀,但是秦诺以战争开始,不可耽于美色为名,总算将今年的选秀搪塞过去了。
内务府很是抱怨,但大体上没有人违逆皇帝的决定,毕竟霍太后已经去避暑行宫了,而且战事正紧张。
选秀是要花钱的,户部因为高额的军费开支已经头痛不已了,偏偏今年开春皇帝又减了税,倒是乐于见到这个结果。
也有几个朝臣,提出了小选的折中法子。不必公开选秀,只从名门之中礼聘几位才貌双全,贤良淑德的小姐入宫侍奉,并不耗费什么。
对这个论点,秦诺一概留中不发,使出一个拖字诀,朝臣也无可奈何。毕竟如今朝野上下目光都集中在战事上。
*******
每年的科举之后,都会有书局将当年中选的文章编辑成合集发行,取名叫《簪花集》,供天下读书人学习参阅。到这个时候,都是书店销售的一个小高峰。
朱笔楼是城东最大的一家书铺,店内各类书籍最是齐全,位置上佳,书店不仅提供各色图书,还有附属的茶楼,供读书人在这里交流品茶,经常有京城文人墨客的诗会在这里举行。
今日正是今年《簪花集》发售的日子,不少读书人一大早就过来购买了。
店铺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旁边的茶楼也跟着热闹非凡。
有相熟的读书人彼此打着招呼,三五成群地落座品茶,一起谈论着今年的热点话题和时事。
“南陈使节上京,是要求和吗?”
“怎么可能答应他们,想要求和,先退出建邺城再说啊!”
随着建邺城的陷落,大周兵马退守密州防线,南陈的战事陷入胶着状态,看起来短时间都不可能有变化了。
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打破了沉寂,南陈竟然派出了使节,想要上京城,开展谈判。
“就是。如果是乌理国退守南蛮地带,想要求和,还可以考虑一下。但如此占我土地,杀我子民,岂能轻易算了的?”
“话不能这么说,建邺城十三年前还是姓陈的呢。”
“若要以这个论,建邺三百年前还是姓宋的,也没见姓陈的还给人家啊。”
“天下争夺,当然是有德者居之。”
“神策营和神兵营联手,再加上辟东营,何惧这些南蛮妖兵。”
一个声音凉凉地插嘴道:“别忘了,咱们还有三万兵马扣在人家手中呢。”
一群书生在茶楼上,对着天下大事议论纷纷。科举之后,名落孙山的大多数都已经启程返乡了,此时还留着京城的,大多都是考中了的,或者准备在京城的书院留下学习的。对京中的事务也格外留心。
比起左边的茶楼上议论纷纷,右边林立的书架旁边就安静多了,都是正在挑拣书籍的士子。
一个银灰色长衫的年轻书生正在书架前埋头翻找着。
有相熟的年轻人见了,招呼起来:“康兄,怎么也过来了?可是来买《簪花录》的?”
银灰色长衫的年轻人抬起头,秀气的脸上微带腼腆,笑道:“原来是王兄,我是来找南陈方面的典籍,没想到在这里能遇见你。”
两人是同一家书院的学生,非常熟悉。
姓王的士子笑起来,“说的也是,康兄今年高中一甲,何必来这里买什么《簪花录》。”
周围听到的士子,无不为之侧目,眼前少年,竟然就是今科的探花郎康殷?
康殷看到自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脸颊顿时浮起一层红晕,笑道:“《簪花录》也买了一本,毕竟头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刊印发行。”
他如此实诚,倒让王德诺无法继续调侃了,转而笑道:“康兄找南陈的资料,可是因为最近的战事。”
康殷点头:“我想写一本平陈策,上呈预览。”说完又有些不好意思,“如今也不知道会分派哪个衙门,只是想着万一侥幸。”
王德诺目光落在他手上,“《神龙记事》,你连这么古早的书都翻阅了,果然是要写一篇大作的。”
康殷笑起来:“只是对南陈的历史有些兴趣。”
说话的功夫,两人已经各自选好了书,付了账,往东头的茶楼而去。难得遇到昔日同学,寻了个座位开始说话。
没说两句,就听见旁边的桌上几个人在热烈谈论着。
“我看这二甲的几篇文章,倒是比前面的都扎实。其中这篇排第五的文章,比前三的还要精炼些呢。倒是今科的前三甲,状元公也就罢了,第二名的好生平淡,并无亮点,第三名的文秀有余,锐意不足……”
几个人对文章一阵评头论足,大多数人都称赞第五名的文章写得更好。
吏部的考官将他列在了第三名探花郎上,这是个比较显眼的位置。也不知是否考虑到了他的出身。这个年代科举还不像后世明清那般严格缜密,入选的也大多数是世家子弟。其中可操作的地方很多。
秦诺想了想,还是将陈频的名次向后挪了两个,只是搁在了二甲的上层。另外又按照心意将几个看中的人才重新调配了一番。
考试之后,很快放榜了。
春闱之后,按理说应该是选秀,但是秦诺以战争开始,不可耽于美色为名,总算将今年的选秀搪塞过去了。
内务府很是抱怨,但大体上没有人违逆皇帝的决定,毕竟霍太后已经去避暑行宫了,而且战事正紧张。
选秀是要花钱的,户部因为高额的军费开支已经头痛不已了,偏偏今年开春皇帝又减了税,倒是乐于见到这个结果。
也有几个朝臣,提出了小选的折中法子。不必公开选秀,只从名门之中礼聘几位才貌双全,贤良淑德的小姐入宫侍奉,并不耗费什么。
对这个论点,秦诺一概留中不发,使出一个拖字诀,朝臣也无可奈何。毕竟如今朝野上下目光都集中在战事上。
*******
每年的科举之后,都会有书局将当年中选的文章编辑成合集发行,取名叫《簪花集》,供天下读书人学习参阅。到这个时候,都是书店销售的一个小高峰。
朱笔楼是城东最大的一家书铺,店内各类书籍最是齐全,位置上佳,书店不仅提供各色图书,还有附属的茶楼,供读书人在这里交流品茶,经常有京城文人墨客的诗会在这里举行。
今日正是今年《簪花集》发售的日子,不少读书人一大早就过来购买了。
店铺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旁边的茶楼也跟着热闹非凡。
有相熟的读书人彼此打着招呼,三五成群地落座品茶,一起谈论着今年的热点话题和时事。
“南陈使节上京,是要求和吗?”
“怎么可能答应他们,想要求和,先退出建邺城再说啊!”
随着建邺城的陷落,大周兵马退守密州防线,南陈的战事陷入胶着状态,看起来短时间都不可能有变化了。
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打破了沉寂,南陈竟然派出了使节,想要上京城,开展谈判。
“就是。如果是乌理国退守南蛮地带,想要求和,还可以考虑一下。但如此占我土地,杀我子民,岂能轻易算了的?”
“话不能这么说,建邺城十三年前还是姓陈的呢。”
“若要以这个论,建邺三百年前还是姓宋的,也没见姓陈的还给人家啊。”
“天下争夺,当然是有德者居之。”
“神策营和神兵营联手,再加上辟东营,何惧这些南蛮妖兵。”
一个声音凉凉地插嘴道:“别忘了,咱们还有三万兵马扣在人家手中呢。”
一群书生在茶楼上,对着天下大事议论纷纷。科举之后,名落孙山的大多数都已经启程返乡了,此时还留着京城的,大多都是考中了的,或者准备在京城的书院留下学习的。对京中的事务也格外留心。
比起左边的茶楼上议论纷纷,右边林立的书架旁边就安静多了,都是正在挑拣书籍的士子。
一个银灰色长衫的年轻书生正在书架前埋头翻找着。
有相熟的年轻人见了,招呼起来:“康兄,怎么也过来了?可是来买《簪花录》的?”
银灰色长衫的年轻人抬起头,秀气的脸上微带腼腆,笑道:“原来是王兄,我是来找南陈方面的典籍,没想到在这里能遇见你。”
两人是同一家书院的学生,非常熟悉。
姓王的士子笑起来,“说的也是,康兄今年高中一甲,何必来这里买什么《簪花录》。”
周围听到的士子,无不为之侧目,眼前少年,竟然就是今科的探花郎康殷?
康殷看到自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脸颊顿时浮起一层红晕,笑道:“《簪花录》也买了一本,毕竟头一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刊印发行。”
他如此实诚,倒让王德诺无法继续调侃了,转而笑道:“康兄找南陈的资料,可是因为最近的战事。”
康殷点头:“我想写一本平陈策,上呈预览。”说完又有些不好意思,“如今也不知道会分派哪个衙门,只是想着万一侥幸。”
王德诺目光落在他手上,“《神龙记事》,你连这么古早的书都翻阅了,果然是要写一篇大作的。”
康殷笑起来:“只是对南陈的历史有些兴趣。”
说话的功夫,两人已经各自选好了书,付了账,往东头的茶楼而去。难得遇到昔日同学,寻了个座位开始说话。
没说两句,就听见旁边的桌上几个人在热烈谈论着。
“我看这二甲的几篇文章,倒是比前面的都扎实。其中这篇排第五的文章,比前三的还要精炼些呢。倒是今科的前三甲,状元公也就罢了,第二名的好生平淡,并无亮点,第三名的文秀有余,锐意不足……”
几个人对文章一阵评头论足,大多数人都称赞第五名的文章写得更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