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节(1/2)
“朱将军,契丹援军必定会从古北口过来,所以,你带着于子都、王延辉两营六万人守住亮马河,令其不能过河增援燕京!”尉迟义分派下的第一个任务就交给了朱文亭。
朱文亭接过了令箭,却有些犹豫,问道:“元帅,契丹援军有多少人?”
“最多应该只有十万!”尉迟义肯定着。
他算过契丹人的总兵力,辽东还是契丹人最为在意的心腹之患,所以不可能抽调太多的兵力往燕京来,能够抽出十万兵,已然是极限了。
至于契丹人的西京云州方向的援军,虽然也有十万之多,但是他们也要防备北汉人会突然兵出雁门关,能够抽出一半的兵力东援就很不错了。只不过,从云州往燕京来,就必须要经过蔚州,他让崔明远攻夺蔚州的目的,就是为了堵住契丹人云州方向上来的援军。
当然,契丹人在九原还有十万铁骑,不过,要是调动那边的军队过来,便太远了,更何况他们还要守备云中,以防西夏人兵出河套。
所以算来算去,契丹人也只有从中京临潢府调集十万人赶过来支援。
“十万?”朱文亭不由得有些咋舌。
“怎么?你没有把握吗?”尉迟义皱起了眉头来。
朱文亭连忙道:“也不是,只是觉得以六万对十万契丹的铁骑,的确有些难。”
尉迟义道:“亏你领兵多年,六万步兵对付十万契丹铁骑虽然有些难度,但是隔河而对,将河上的桥拆掉,如今是丰水期,他们的骑兵无法徒涉,你怕什么?在河岸多设陷马坑,绊马索,筑好营寨,以大量的弓箭护之,那些契丹人也不是那么好过得河来的!”
“诺!”朱文亭点着头,却并不急着离去。
“你还有事?”尉迟义问。
“元帅能不能把火枪兵拨给我守备呢?”朱文亭厚着脸皮问道。
如今王小山的五百火枪骑兵,可是成为了楚军的翘楚,是大家都想要得到的。
“不要想了!”尉迟义直接地回绝着:“我们的火枪兵就只有五百,本帅的好刀要用在刀刃上!”
朱文亭只得道:“若是我们能够配制火枪兵,哪怕不多,只要一千,就足可以对付契丹人的铁骑了!”
“以后会有的!”尉迟义道。
朱文亭这才退了下去。
接着,尉迟义又分派了其他将军的任务,将营中的将军们一个个地分派出去,到最后只剩下了王小山和孙伟。
“王小山,太平寨每日可以出产多少火枪?”尉迟义问道。
王小山道:“元帅,小的当初只是一个火枪兵,许七对我防范甚严,我也只是听杨炼提到过,若是熟练的工匠的话,一天能够制作一把火枪,就已经很不错了!”
听着王小山的话,尉迟义的心里不由得有些发凉,若按他的这种说法,那么一年下来,十个工匠也只能生产三千多支火枪,他若是想要装备出一万的火枪兵来,岂不是要等上三年?
尉迟义挥了挥手,令王小山退下,又把孙伟叫到近前来,道:“小孙,这一次,你亲自赶往京中,让他们催促往太平寒收买火枪,不管太平寨作出多少来,要他们尽数地全部买下,绝不能让太平寨卖与其他人!”
“诺!”孙伟点着头,转身准备离去。
“等一下!”尉迟义又叫住了他,却是从桌案上取出一封信来,交给他,同时道:“这一次,你一定要亲自跟着尉迟德昌去太平寨,顺便帮我把这封信亲手交给许七。”
他知道,虽然太平寨和大楚朝签订了火枪的供销协议,但是尉迟俭是不可能前往太平寨的,所以做这种买卖的事情,肯定是会通过万商会;而尉迟俭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别人去他肯定不放心,所以必定是万商会的会长尉迟德昌亲自前往。
孙伟接着这封信,愣了愣,马上点着头答应了。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82章 买卖(二)
第382章 买卖(二)
太平寨里,一切似乎都归于了平静,但是,只有许云起和颜毅心里面非常得清楚,八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他们两个都把整个人力和物力,包括荒地的开恳都算了进去,也只是堪堪能够令这些士兵们不挨饿,还要颜毅让士兵们节省着来吃。
但是,许云起和颜毅都知道,这么算下来,他们并没有预料天灾的出现。有的时候,人算真得不如天算,前几年黄河大水,可是到了今年,半年多过去了,也只几场很小的雨下下来,幸亏太平寨建起了一个水库,还有水可以用,只是太平河的下游,几乎只剩下了涓涓的细流,如果再不来几场大雨,只怕今年的旱灾是难以避免了。
若是真得出现了旱灾,那么吃饭的问题又将成为头等大事。
当然,他们也知道,必须要苦熬个两三年,才可能会有余粮出现。
为此,许云起与颜毅、许八郎等人商量,想要往大楚去行商,出卖太平寨的特产玻璃,同时再买进粮食,以求能解决粮食的缺口问题。
当然,虽然已经离开了河北,但是他们对北地的观注却一点儿也没有轻减,张玉龙在太平寨休整了几天之后,又重新回转了河北,往燕京去
朱文亭接过了令箭,却有些犹豫,问道:“元帅,契丹援军有多少人?”
“最多应该只有十万!”尉迟义肯定着。
他算过契丹人的总兵力,辽东还是契丹人最为在意的心腹之患,所以不可能抽调太多的兵力往燕京来,能够抽出十万兵,已然是极限了。
至于契丹人的西京云州方向的援军,虽然也有十万之多,但是他们也要防备北汉人会突然兵出雁门关,能够抽出一半的兵力东援就很不错了。只不过,从云州往燕京来,就必须要经过蔚州,他让崔明远攻夺蔚州的目的,就是为了堵住契丹人云州方向上来的援军。
当然,契丹人在九原还有十万铁骑,不过,要是调动那边的军队过来,便太远了,更何况他们还要守备云中,以防西夏人兵出河套。
所以算来算去,契丹人也只有从中京临潢府调集十万人赶过来支援。
“十万?”朱文亭不由得有些咋舌。
“怎么?你没有把握吗?”尉迟义皱起了眉头来。
朱文亭连忙道:“也不是,只是觉得以六万对十万契丹的铁骑,的确有些难。”
尉迟义道:“亏你领兵多年,六万步兵对付十万契丹铁骑虽然有些难度,但是隔河而对,将河上的桥拆掉,如今是丰水期,他们的骑兵无法徒涉,你怕什么?在河岸多设陷马坑,绊马索,筑好营寨,以大量的弓箭护之,那些契丹人也不是那么好过得河来的!”
“诺!”朱文亭点着头,却并不急着离去。
“你还有事?”尉迟义问。
“元帅能不能把火枪兵拨给我守备呢?”朱文亭厚着脸皮问道。
如今王小山的五百火枪骑兵,可是成为了楚军的翘楚,是大家都想要得到的。
“不要想了!”尉迟义直接地回绝着:“我们的火枪兵就只有五百,本帅的好刀要用在刀刃上!”
朱文亭只得道:“若是我们能够配制火枪兵,哪怕不多,只要一千,就足可以对付契丹人的铁骑了!”
“以后会有的!”尉迟义道。
朱文亭这才退了下去。
接着,尉迟义又分派了其他将军的任务,将营中的将军们一个个地分派出去,到最后只剩下了王小山和孙伟。
“王小山,太平寨每日可以出产多少火枪?”尉迟义问道。
王小山道:“元帅,小的当初只是一个火枪兵,许七对我防范甚严,我也只是听杨炼提到过,若是熟练的工匠的话,一天能够制作一把火枪,就已经很不错了!”
听着王小山的话,尉迟义的心里不由得有些发凉,若按他的这种说法,那么一年下来,十个工匠也只能生产三千多支火枪,他若是想要装备出一万的火枪兵来,岂不是要等上三年?
尉迟义挥了挥手,令王小山退下,又把孙伟叫到近前来,道:“小孙,这一次,你亲自赶往京中,让他们催促往太平寒收买火枪,不管太平寨作出多少来,要他们尽数地全部买下,绝不能让太平寨卖与其他人!”
“诺!”孙伟点着头,转身准备离去。
“等一下!”尉迟义又叫住了他,却是从桌案上取出一封信来,交给他,同时道:“这一次,你一定要亲自跟着尉迟德昌去太平寨,顺便帮我把这封信亲手交给许七。”
他知道,虽然太平寨和大楚朝签订了火枪的供销协议,但是尉迟俭是不可能前往太平寨的,所以做这种买卖的事情,肯定是会通过万商会;而尉迟俭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别人去他肯定不放心,所以必定是万商会的会长尉迟德昌亲自前往。
孙伟接着这封信,愣了愣,马上点着头答应了。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82章 买卖(二)
第382章 买卖(二)
太平寨里,一切似乎都归于了平静,但是,只有许云起和颜毅心里面非常得清楚,八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他们两个都把整个人力和物力,包括荒地的开恳都算了进去,也只是堪堪能够令这些士兵们不挨饿,还要颜毅让士兵们节省着来吃。
但是,许云起和颜毅都知道,这么算下来,他们并没有预料天灾的出现。有的时候,人算真得不如天算,前几年黄河大水,可是到了今年,半年多过去了,也只几场很小的雨下下来,幸亏太平寨建起了一个水库,还有水可以用,只是太平河的下游,几乎只剩下了涓涓的细流,如果再不来几场大雨,只怕今年的旱灾是难以避免了。
若是真得出现了旱灾,那么吃饭的问题又将成为头等大事。
当然,他们也知道,必须要苦熬个两三年,才可能会有余粮出现。
为此,许云起与颜毅、许八郎等人商量,想要往大楚去行商,出卖太平寨的特产玻璃,同时再买进粮食,以求能解决粮食的缺口问题。
当然,虽然已经离开了河北,但是他们对北地的观注却一点儿也没有轻减,张玉龙在太平寨休整了几天之后,又重新回转了河北,往燕京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