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2/4)
,也不好拒绝不是?快看看,王爷给了你啥好东西?”
老余头的目光,也朝着余小草怀中的包袱看过来。
这是人家大总管给我老爹的谢礼,有你们什么事儿?余小草心中很是不满,但又充满无奈。再好的东西,过了俩人的眼,还能有自家什么事儿?
她暗暗地叹息着,打开了手中不大却颇有分量的包袱——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十锭白花花的银子,还有一块随手摘下的玉佩。看来,这谢礼也是匆匆准备的,玉佩的质地虽说不错,却也不是什么顶级货色。估计是平时用来打赏体面下人的。
“贵人到底是贵人哪,一出手就是百两银子。瞧瞧这玉佩,至少也值个百八十两的。啧啧!老三今后十年的束脩都有了!”
余大山被这白花花的银子闪花了眼,还有这如脂膏般的玉佩,可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见到的。
余小草撇撇嘴,这些银子是她老爹冒着风浪和危险救人换来的好吗?咋到这些人口中,就变成小叔的十年束脩了呢?
老余头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羊脂玉佩,看了二儿子一眼,做出了决定:“这玉佩,可不是有钱能买来的。以后,家里再困难也不许拿去卖了。就当做传家宝,传给老余家的长子嫡孙,给子孙留个念想。”
余大山脸上的表情僵住了。老余家的长子嫡孙?可没他什么事儿!家里谁不知道,他余大山虽说改了姓,却不是余家的骨血。
这张氏,是老余头的填房,跟余海过世的亲娘是表姐妹。当年张氏新寡被婆家哥嫂赶出来,是余海的娘好心收留了她。后来,余海的娘生病过世后,老余头便续了张氏做填房。
这老大余大山是张氏带过来的,只比余海大两个月。
长子嫡孙?绕过他不就是余海为长了吗?这么好的一块玉佩,最后还不是落在老二手上?
余大山满心不甘,却又没有立场说什么。玉佩落谁手上,都比落在跟他没有任何血亲的余海手上好。可他心中很清楚,老爷子做出的决定,哪怕是他那个厉害的娘张氏,也不可能更改。
余小草此时心理平衡了许多,老余家的长子嫡孙,那不就是她大哥嘛!这好事至少没白做,好歹有个玉佩作为安慰。
可惜了那一百两雪花银啊,要是她手快一点,拿上一两锭出来就好了。余小草心中小人儿咬着小手娟儿泪目:一百两银子哪,可不是小数目。
回到家中,余小草看到白花花的银子,落入了便宜奶奶.的腰包,心疼得提不起精神来。柳氏看着孩子发蔫儿的模样,忍不住摸摸她的额头,生怕孩子又发了病。
要说这三四个月来,是柳氏这七八年来,过得最舒心的日子了。虽然家里的活计一样没少,虽然每天挨的骂一分没减。可一直病病歪歪的女儿,这几个月来一次病都没发,跟村里其他孩子一样能跑能跳还跟着尤大夫学了医术。
现在,别管吃得好赖,总归能填饱肚子了。孩子们学会下套子捉猎物,偶尔能捉到一两只,在外烤肉吃能打打牙祭。孩子们也是孝顺的,总不忘偷偷摸摸地给她和她们爹留上一口。
看着孩子们日渐红润的小脸,和洗澡时长了肉肉的小身子,她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大山媳妇,大海媳妇。今儿都下霜了,明天该把番薯起出来窖上了。”张氏收好那百两银子,脸上终于有了丝笑色儿。
余海心疼媳妇,放下饭碗道:“要不,明天咱们不出海了,几个老爷们一天就能把番薯起回家。”
张氏闻言脸色顿时又拉下来:“家里就那三亩旱地,我年轻那会儿,一个人就能收拾出来,哪还用耽误出海捕鱼的正事儿?趁着上冻之前,抓紧多出几次海。”
余小草看了便宜奶奶一眼,心想:这老太太是有多爱钱哪!有那一百两,就是一年不出海,也饿不到呀!这抠门的本事,快赶上严监生、葛朗台了。
第二天一大早,余小草就在张氏尖锐的嗓音中,哆哆嗦嗦地穿上打满补丁的花棉袄。才十月(农历)的天儿,已经下老厚的霜了,早晚不穿棉衣,都觉得顶不住这寒气。
“小妹,你再睡会吧,我去帮娘挖番薯。”余小莲麻利地起身,见她一副没睡醒的模样,忙又把她塞进被窝里。
被窝里的温度真让人留恋,可人家货真价实的八岁小萝莉都起来下田了,她这个内芯奔30的人,还真没脸赖炕。
洗了脸、漱了口,哈欠连天的余小草,没精打彩地跟在自家娘亲身后。扭头看看一脸眼屎,同样打着哈欠的胖伯娘李氏,她顿时心中平衡了不少。看吧,又不是咱一个赖炕起不来的。
沿着一条狭窄弯曲的小道,走了大约两刻钟的时间,才看到自家铺满绿油油红薯藤的天地。满眼的深绿,衬着湛蓝的天空,再加上一阵阵泥土的气息,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余小草顿时精神了许多。
“大山嫂子,二嫂,来起番薯啊!”一张朴实的面孔,带着热情的笑意,冲着一行人招呼着。
“三堂叔,早上好!你也是来挖番薯的吧?”余小草对大爷爷家的三堂叔印象挺好,她刚穿来那会儿,还是被人家抱着回家的呢。
余河笑呵呵地摸着她的脑袋,看着她手中的小锄头,
老余头的目光,也朝着余小草怀中的包袱看过来。
这是人家大总管给我老爹的谢礼,有你们什么事儿?余小草心中很是不满,但又充满无奈。再好的东西,过了俩人的眼,还能有自家什么事儿?
她暗暗地叹息着,打开了手中不大却颇有分量的包袱——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十锭白花花的银子,还有一块随手摘下的玉佩。看来,这谢礼也是匆匆准备的,玉佩的质地虽说不错,却也不是什么顶级货色。估计是平时用来打赏体面下人的。
“贵人到底是贵人哪,一出手就是百两银子。瞧瞧这玉佩,至少也值个百八十两的。啧啧!老三今后十年的束脩都有了!”
余大山被这白花花的银子闪花了眼,还有这如脂膏般的玉佩,可不是他们这样的人家能见到的。
余小草撇撇嘴,这些银子是她老爹冒着风浪和危险救人换来的好吗?咋到这些人口中,就变成小叔的十年束脩了呢?
老余头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羊脂玉佩,看了二儿子一眼,做出了决定:“这玉佩,可不是有钱能买来的。以后,家里再困难也不许拿去卖了。就当做传家宝,传给老余家的长子嫡孙,给子孙留个念想。”
余大山脸上的表情僵住了。老余家的长子嫡孙?可没他什么事儿!家里谁不知道,他余大山虽说改了姓,却不是余家的骨血。
这张氏,是老余头的填房,跟余海过世的亲娘是表姐妹。当年张氏新寡被婆家哥嫂赶出来,是余海的娘好心收留了她。后来,余海的娘生病过世后,老余头便续了张氏做填房。
这老大余大山是张氏带过来的,只比余海大两个月。
长子嫡孙?绕过他不就是余海为长了吗?这么好的一块玉佩,最后还不是落在老二手上?
余大山满心不甘,却又没有立场说什么。玉佩落谁手上,都比落在跟他没有任何血亲的余海手上好。可他心中很清楚,老爷子做出的决定,哪怕是他那个厉害的娘张氏,也不可能更改。
余小草此时心理平衡了许多,老余家的长子嫡孙,那不就是她大哥嘛!这好事至少没白做,好歹有个玉佩作为安慰。
可惜了那一百两雪花银啊,要是她手快一点,拿上一两锭出来就好了。余小草心中小人儿咬着小手娟儿泪目:一百两银子哪,可不是小数目。
回到家中,余小草看到白花花的银子,落入了便宜奶奶.的腰包,心疼得提不起精神来。柳氏看着孩子发蔫儿的模样,忍不住摸摸她的额头,生怕孩子又发了病。
要说这三四个月来,是柳氏这七八年来,过得最舒心的日子了。虽然家里的活计一样没少,虽然每天挨的骂一分没减。可一直病病歪歪的女儿,这几个月来一次病都没发,跟村里其他孩子一样能跑能跳还跟着尤大夫学了医术。
现在,别管吃得好赖,总归能填饱肚子了。孩子们学会下套子捉猎物,偶尔能捉到一两只,在外烤肉吃能打打牙祭。孩子们也是孝顺的,总不忘偷偷摸摸地给她和她们爹留上一口。
看着孩子们日渐红润的小脸,和洗澡时长了肉肉的小身子,她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大山媳妇,大海媳妇。今儿都下霜了,明天该把番薯起出来窖上了。”张氏收好那百两银子,脸上终于有了丝笑色儿。
余海心疼媳妇,放下饭碗道:“要不,明天咱们不出海了,几个老爷们一天就能把番薯起回家。”
张氏闻言脸色顿时又拉下来:“家里就那三亩旱地,我年轻那会儿,一个人就能收拾出来,哪还用耽误出海捕鱼的正事儿?趁着上冻之前,抓紧多出几次海。”
余小草看了便宜奶奶一眼,心想:这老太太是有多爱钱哪!有那一百两,就是一年不出海,也饿不到呀!这抠门的本事,快赶上严监生、葛朗台了。
第二天一大早,余小草就在张氏尖锐的嗓音中,哆哆嗦嗦地穿上打满补丁的花棉袄。才十月(农历)的天儿,已经下老厚的霜了,早晚不穿棉衣,都觉得顶不住这寒气。
“小妹,你再睡会吧,我去帮娘挖番薯。”余小莲麻利地起身,见她一副没睡醒的模样,忙又把她塞进被窝里。
被窝里的温度真让人留恋,可人家货真价实的八岁小萝莉都起来下田了,她这个内芯奔30的人,还真没脸赖炕。
洗了脸、漱了口,哈欠连天的余小草,没精打彩地跟在自家娘亲身后。扭头看看一脸眼屎,同样打着哈欠的胖伯娘李氏,她顿时心中平衡了不少。看吧,又不是咱一个赖炕起不来的。
沿着一条狭窄弯曲的小道,走了大约两刻钟的时间,才看到自家铺满绿油油红薯藤的天地。满眼的深绿,衬着湛蓝的天空,再加上一阵阵泥土的气息,深吸一口冷冽的空气。余小草顿时精神了许多。
“大山嫂子,二嫂,来起番薯啊!”一张朴实的面孔,带着热情的笑意,冲着一行人招呼着。
“三堂叔,早上好!你也是来挖番薯的吧?”余小草对大爷爷家的三堂叔印象挺好,她刚穿来那会儿,还是被人家抱着回家的呢。
余河笑呵呵地摸着她的脑袋,看着她手中的小锄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