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六章 再遇玄奘(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安四门挤满了要出去的灾民,李建成下旨:
    “大唐永硕元年正月,因为长安兵灾不断,圣上慈悲为怀,命长安所居居民,如若在外有亲友者,可以直接向长安太守府申请路引。从长安四门皆可出走!”长安城西门,一名衣衫整洁但是有些粗劣的僧人站在难民中间。等待着城门开启。当城门开启之后,僧人向城楼上看了一眼,只见城楼上有两个人,一个公子打扮,另外一个是书童打扮。僧人向那位公子打扮的人挥手示意,随后,与难民们一起出了西门,让成楼上的公子再也看不见了。
    “陛下,您说玄奘法师还会回来吗?”
    “会的,一定会的。”公子正是李建成,而书童打扮的就是让长安城闻名丧胆的麒麟暗卫指挥使狄仁杰,李建成和狄仁杰今天是特地来给陈玄奘送行的,为了掩人耳目,李建成下旨让长安城的居民们以投亲靠友为名,离开长安城,这样的话,一个僧人是不会太引人注目的。这时,一名侍卫来到了李建成和狄仁杰身边。
    “参见陛下!参见狄大人!”
    “嗯!有什么事情吗?”
    “启禀陛下,发配岭南的韦挺、杜淹、王圭等三位大人都回来了,已经到达了长安,还有幽州来到的罗艺大人、房玄龄大人、杜如晦大人、齐州回来的李绩大人和江南回来的李靖大人、洛阳回来的屈突通大人,还有凌敬凌大人都已经来了,并且,凌敬大人还带回了一个人。明宇公公让小人前来恭请陛下回宫。”李建成听说韦挺、杜淹、王圭已经从岭南回来了,凌敬也回来了,如果凌敬回来之后,那么一定是找到王伏宝了。李建成又向侍卫问了那个人长的什么样子?
    “回禀陛下,那个人满脸伤疤。身材魁梧!来的时候,侍卫们害怕是刺客,不让他进,凌敬大人说那个人是陛下亲自要凌敬大人招揽的,是明宇公公听说后,将凌敬凌大人和那个人一起带进宫来的。”听完侍卫的话后,李建成相信那个人一定是王伏宝,再加上李靖、李绩、罗艺、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现在,李建成麾下所有的能臣武将都到齐了。李建成现在就要打开自己的手脚。李建成向狄仁杰吩咐道:
    “怀英,你速速代朕传旨,朕决定明天在长安郊外祭农坛举行祭农大典。届时,长安所有的文武高官、皇亲宗室,都得齐集祭农坛,一同观礼,当然了,除了在仁寿宫陪伴太上皇除外。太上皇年老寂寞,就不打扰太上皇清修了。”狄仁杰遵旨。到了第二天,庐江王李瑗、兵部尚书、齐国公长孙无宪、薛国公中书令长孙顺德、尚书左丞李纲、尚书右丞狄知逊、秘书监许敬宗、御史大夫于志宁、御史中丞兼谏议大夫魏征、内史令黄文清许敬宗、麒麟暗卫狄仁杰、中书舍人宋令文、户部侍郎裴宽、工部侍郎兼礼部侍郎屈突盖等文臣,雄阔海、许阔棱、王雄诞、薛仁贵、苏定方、裴宽、屈突寿、薛万淑、薛万述、薛万均、薛万备、侯君集、谢叔方、薛万彻、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牛进达、张公谨、张亮、刘弘基等武将以及从岭南归来的王圭、韦挺、杜淹等人也在旁席观礼。祭农大典,是远古时候,华夏人为了祭祀神农氏,教授华夏人民种植五谷,使得华夏之人不用受到饥饿之苦,于是,就在每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的时候,举行祭祀神农大典,随后,从秦始皇开始,当秦始皇正式登基称帝的时候,不但亲自祭祀神农氏,还加入了皇帝亲自扶犁耕地的程序。随着后世王朝的不断完善,皇帝亲农大典越来越隆重了,李建成来到了祭祀神农的祭坛前,摆开了自己写的祭文:
    “威兮神农,华夏开隆,尝试农业,德惠黎民,尝食百草,开明医药,传袭八世,代代德红……”读完自己写的祭文之后,李建成在农官的带领下,来到了从西魏时代,就是皇帝亲自开垦的一块农田前,扶着犁,手上拿着牛鞭,仔细的犁着地。半个时辰之后,李建成满头大汗的犁完了那块地后。礼部的礼官和祭农坛的农官大声宣布道:
    “皇帝亲农大典完毕,愿来年,我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附近观礼的,庐江王李瑗、兵部尚书、齐国公长孙无宪、薛国公中书令长孙顺德、尚书左丞李纲、尚书右丞狄知逊、秘书监许敬宗、御史大夫于志宁、御史中丞兼谏议大夫魏征、内史令黄文清许敬宗、麒麟暗卫狄仁杰、中书舍人宋令文、户部侍郎裴宽、工部侍郎兼礼部侍郎屈突盖等文臣,雄阔海、许阔棱、王雄诞、薛仁贵、苏定方、裴宽、屈突寿、薛万淑、薛万述、薛万均、薛万备、侯君集、谢叔方、薛万彻、尉迟敬德、程咬金、秦叔宝、牛进达、张公谨、张亮、刘弘基等武将以及从岭南归来的王圭、韦挺、杜淹等人高呼道:
    “愿来年,我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建成拿起明宇公公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汗后。李建成下旨,于祭农坛旁边的行营摆宴,一方面宴请到这里的文武百官,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从岭南回来的韦挺、杜淹、王圭、从齐鲁回来的李绩、从河北回来的罗艺、房玄龄、杜如晦、凌敬、王伏宝等人接风。在宴席上,李建成下旨,封王圭为门下省侍中,韦挺为黄门侍郎、杜淹为吏部尚书。韦挺、杜淹、王圭三人除了王圭以外,韦挺和杜淹二人都可以说是原先秦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