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第94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雁阐述完对空间结构理论的想法后,继续往下介绍——
    “做一个最简单的算数题,在修建首座跨江大桥之前,设计者先在西南嘉陵江上建造了一座单塔斜拉桥,以证明我们的单塔主跨二百三十米的技术没有问题,那么双塔就可以做到四百六十米。”
    首座跨江大桥有两座h形的桥塔,分别落在两岸。
    “如果要做到六百多米的跨度,至少是三个桥塔。那么,这中间的桥塔要落在哪里?”
    这成了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
    要么落在江中,要么离近点,紧靠在岸边。
    然而,这两种选择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岸边的地形复杂,且和落在江中一样,江中的泥沙太多,河床松软。
    桥塔能否稳固,江面上的通航会不会受到影响,船会不会撞到桥塔上——每个问题,都让六百米的跨度成为一个无法克服的难题。
    “方案在设计上,依然采用两个桥塔。”
    谢雁道,“在计算桥梁内力方面,传统的桥梁计算理论不能满足这样的跨度设计,但通过前面提到的空间结构稳定理论,可以尝试进行挑战!”
    张学书一愣,凑近林铸江耳边,“她说的,不是你前阵子经常提的理论吗?这个方案,不会是你帮她设计的吧?”
    林铸江喝了杯茶,“我还以为是你带的队,连你都不知道她怎么折腾出来的?”
    他笑了一声,“看来,你对这个学生,也不是很上心啊,当初死活都要我帮忙骗进来的人,你就是这么教的?”
    张学书像是听见什么离谱的言论,“她还需要我教?我直接把教材和考卷发给她,她第二天就能毕业,你信不信?”
    他反应过来,“还有,什么叫做骗,这里难道不是他们学习的天堂吗!”
    林铸江笑而不语。
    他的确和谢雁讨论过这种理论,但第一座跨江大桥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以至于一直没有机会将它和新桥梁设计结合在一起,谢雁方案里的这些观点,倒是很有进展,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更紧密了些。
    而她,在第一座跨江大桥成功的技术上,进行更大胆的尝试和挑战。
    “在构型上,我们对桥体进行了三种方案的调整,经过初步测试和计算,得出的数据表明,最后一种方案更稳定。”
    谢雁将细节数据展示出来,道,“首先,主梁的形状选择箱形,桥塔采取倒y型。和h型不同,y型的桥塔会让拉索的索面,从垂直变为倾斜。这样的设计,会使整个桥体会呈现轻微的弧度,如同一道彩虹,飞跃两岸。”
    沪城已有的过江隧道是双向四车道,而这个桥型的设计方案中为双向六车道,解决两岸高架之间的车辆过江问题。
    阐述完整个方案后,教室里极其安静。
    这最后一个方案,拥有极其大胆的构想,挑战世界第一的勇气,也将会面临各种技术难题。
    如果能成功,那就是新的世界第一,斜拉桥技术的突破,从此,四百米将不会是斜拉桥的终点,而只是开始。
    如果失败了,那就是一次异想天开的幻想,并且,没有一个人能够承担失败的代价。
    第一个说话的,是林铸江。
    “空间结构性稳定理论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只是理论上成立,具有创新性,实践上并没有人证明能成功。”
    谢雁回答,“没错,但任何创新的工程,都是先从理论开始的。”
    她相信林铸江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理论,刚才的方案介绍,她也简单论述了相关理论,因此,谢雁没有进行过多的复述。
    “按照你的阐述,修改桥塔的塔型,改变斜拉面——这对拉索的要求很高,你应该知道,在一年前,斜拉桥的专用拉索技术还只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里。”
    “但首座沪江跨江大桥的拉索,是华国人自己生产的,不是吗?而且,用的时间非常短!”
    谢雁继续道,“我们已经联系过用进口钢丝和聚乙烯材料自己‘编索’的科研人员,的确,这样的桥梁结构大挑战,需要拉索也进行技术突破——拉索生产工厂这几天正在进行实体结构加载实验。”
    “只要实验能够成功,那么,我们就能有能力生产符合方案要求的拉索,这种直接锚定在混凝土塔柱上的拉索可以保证桥塔的稳固,而不会产生裂缝!”
    林铸江深深看了她一眼。
    台上的女孩只有十五岁,但她的每句话,都说的清晰有力,没有半点犹豫和害怕。
    提问结束,评委们开始打分。
    下面也议论起来。
    苏擎抓住方斯闻的手臂,“完了完了,提问的是林铸江!还有这么多问题,小孩一会下来要是抱着我哭怎么办?”
    方斯闻把他的手拍开,“我觉得你想的可能有点多。”
    谢雁怎么看都不像是会抱着人哭的类型,反而苏擎更有可能。
    想到这里,他自觉离苏擎又远了一点。
    宋修竹的组员们也在讨论。
    “没想到她会提出这样的方案。”
    “如果我们也选桥梁,在这个方案面前恐怕连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没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