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2/4)
应每一台比其他个体户要多赚一毛钱,这让来提这要求的厂子员工格外高兴,没想到真的能同意,还给多一毛钱的提成,现在的一毛钱还是很值钱的,一个鸡蛋卖给供销社才三四分钱。
就在江寄余的销量一路走高的时候,他也发现那些拿了他产品去卖的小商贩并没有按照他给的价格,而是卖高了,市场价很混乱,没个统一。
然而江寄余也没想拦着,这是个竞争,能卖得出去就是他们的本事,他当作不知道。
初期他是不担心这个市场竞争的,就像他,都准备弄一批货到南方g市去,g市人的购买力让他很眼红,甚至他有打算就在本地建厂的冲动,不过目前这还不能实现,得先把这一批收音机收回成本并且盈利才有流动资金支撑建厂。
然而在他还没出现联络g市那边的时候,国家年底新成立了工商所,而这个工商所允许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
这个政策让江寄余南下的计划暂时搁浅。
第110章 港城
允许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 这个政策一经发布,全国上上下下都惊讶了,这就意味着国家承认个体户做生意是合法的,能够像以前那样,光明正大在街上开店做生意了?
可是要是这样,那我们国家是姓‘资’还是姓‘社’?
这个高深复杂的问题就留给体制内的人思考吧,他们小老百姓还是欢欢喜喜, 该□□的□□去,该观望的观望,各自选择吧。
江寄余也腾出手来想去办一张营业证书,不是跟厂子合并在一块的,而是他个人的资产。
他要开一家电器店, 除了卖自己厂子出的收音机, 扩音器以外,还有电风扇电视机等等。
跑过南方之后,他有渠道弄这个。
他的收音机和扩音器都取名‘姜江牌’,这个电器店, 他打算直接取为‘可可电器店’,到时候算是给姜可可的彩礼。
不过这个房源不太好找,尤其是临街的热闹场所。
江寄余想了想,还是跑去催催自己家的房子归还权问题,当初他返城之后一直在弄这件事, 到现在还没完全扯皮完。
一边找房源一边要回房子, 这两件事同时进行, 最后都没有称心如意,却偶然发现一处公交站附近有块空地,稍微要偏了点,但是附近却是好多家家属楼那种。江寄余找人问了问,发现那不是有主的地,不是有主的地,就是归到国家那儿。
想了想,回学校一趟找了个同学聊聊天攀攀交情,他爹貌似就管那一块,操作一下,一块无主的地还是能拿下来的。
花了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弯弯绕绕弄了一大堆,江寄余总算把那块地拿下来了,当即找了人来修,这地方大概有一百五十多平方米,他本来只打算修一层,后来转念一想把二楼也给修上了,这样以后二楼可以用来当员工宿舍和仓储。
这店铺江寄余是没打算要自己来看的,也不可能让姜可可来,他需要请人,不过国家还没允许雇工,这也不要紧,本来他就打算找亲戚帮忙。
姜可可小姥爷那边的亲戚人还瞧着不错,他可以试探性问问愿不愿意过来帮忙,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人品没问题的话,自家人是比较放心的。不过要是不愿意那也没关系,这年头要找售货员还是比较容易的,到时候就解释是远房亲戚,谁还真去查户口。
电报去了小姥爷那里,没想到小姥爷会打电话过来,他打的是姜可可家里的电话,上次去过小姥爷那里之后就给留下了家里的号码。
那天姜可可刚好在家,便给接了起来,一接通,听到是姜可可的声音电话那边的小姥爷语气是和善不少,“可娃子啊,我是你小姥爷……”
那边叫人都喜欢喊小名或者直接在大名后面取个字加娃子,姜可可多听几次就习惯了。
姜可可哎了声,忙问候了两句家常,这才进入正题问有什么事,小姥爷一般给写信不给打电话的。
说来也是神奇,小姥爷那边的方言跟塘边村的方言竟然差不多,所以每次小姥爷跟他父母讲话的时候基本都是她在一旁翻译,或者其他几个念过书的孩子给帮忙翻译一下。不过小姥爷是挺喜欢跟她说话的。
这次小姥爷打电话过来,为的也是江寄余那店铺帮工的事,想确认是不是真的要帮工,会不会给添麻烦什么的,如果会的话就不过去了。
可见还是挺为姜可可他们着想,怕姜可可他们是为了拉拔自家故意损了自己利益。
姜可可自然是解释真的要帮工,说忙不过来,需要帮忙。
小姥爷闻言,这才放心挂了电话。
不过那个时候快过年了,姜可可让他们年后开春再过来,今年姜远鹏夫妇都很忙,没空过去小姥爷家,江寄余也很忙,姜可可不想自己出门,就没有去。
这一点小姥爷表示理解,让他们好好忙工作不要惦记。
人虽然没去,最后姜可可还是寄了孝敬钱和一些营养品什么的过去,还有表哥和表姐他们的路费也给寄过去。
江寄余盯着房子的修建,一直到年二十八才堪堪弄好,把帮工遣散,付了工钱,还多加了点当作是忙到这么晚的补贴钱。
然后他在家吃了顿年夜饭过
就在江寄余的销量一路走高的时候,他也发现那些拿了他产品去卖的小商贩并没有按照他给的价格,而是卖高了,市场价很混乱,没个统一。
然而江寄余也没想拦着,这是个竞争,能卖得出去就是他们的本事,他当作不知道。
初期他是不担心这个市场竞争的,就像他,都准备弄一批货到南方g市去,g市人的购买力让他很眼红,甚至他有打算就在本地建厂的冲动,不过目前这还不能实现,得先把这一批收音机收回成本并且盈利才有流动资金支撑建厂。
然而在他还没出现联络g市那边的时候,国家年底新成立了工商所,而这个工商所允许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
这个政策让江寄余南下的计划暂时搁浅。
第110章 港城
允许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 这个政策一经发布,全国上上下下都惊讶了,这就意味着国家承认个体户做生意是合法的,能够像以前那样,光明正大在街上开店做生意了?
可是要是这样,那我们国家是姓‘资’还是姓‘社’?
这个高深复杂的问题就留给体制内的人思考吧,他们小老百姓还是欢欢喜喜, 该□□的□□去,该观望的观望,各自选择吧。
江寄余也腾出手来想去办一张营业证书,不是跟厂子合并在一块的,而是他个人的资产。
他要开一家电器店, 除了卖自己厂子出的收音机, 扩音器以外,还有电风扇电视机等等。
跑过南方之后,他有渠道弄这个。
他的收音机和扩音器都取名‘姜江牌’,这个电器店, 他打算直接取为‘可可电器店’,到时候算是给姜可可的彩礼。
不过这个房源不太好找,尤其是临街的热闹场所。
江寄余想了想,还是跑去催催自己家的房子归还权问题,当初他返城之后一直在弄这件事, 到现在还没完全扯皮完。
一边找房源一边要回房子, 这两件事同时进行, 最后都没有称心如意,却偶然发现一处公交站附近有块空地,稍微要偏了点,但是附近却是好多家家属楼那种。江寄余找人问了问,发现那不是有主的地,不是有主的地,就是归到国家那儿。
想了想,回学校一趟找了个同学聊聊天攀攀交情,他爹貌似就管那一块,操作一下,一块无主的地还是能拿下来的。
花了一星期左右的时间,弯弯绕绕弄了一大堆,江寄余总算把那块地拿下来了,当即找了人来修,这地方大概有一百五十多平方米,他本来只打算修一层,后来转念一想把二楼也给修上了,这样以后二楼可以用来当员工宿舍和仓储。
这店铺江寄余是没打算要自己来看的,也不可能让姜可可来,他需要请人,不过国家还没允许雇工,这也不要紧,本来他就打算找亲戚帮忙。
姜可可小姥爷那边的亲戚人还瞧着不错,他可以试探性问问愿不愿意过来帮忙,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人品没问题的话,自家人是比较放心的。不过要是不愿意那也没关系,这年头要找售货员还是比较容易的,到时候就解释是远房亲戚,谁还真去查户口。
电报去了小姥爷那里,没想到小姥爷会打电话过来,他打的是姜可可家里的电话,上次去过小姥爷那里之后就给留下了家里的号码。
那天姜可可刚好在家,便给接了起来,一接通,听到是姜可可的声音电话那边的小姥爷语气是和善不少,“可娃子啊,我是你小姥爷……”
那边叫人都喜欢喊小名或者直接在大名后面取个字加娃子,姜可可多听几次就习惯了。
姜可可哎了声,忙问候了两句家常,这才进入正题问有什么事,小姥爷一般给写信不给打电话的。
说来也是神奇,小姥爷那边的方言跟塘边村的方言竟然差不多,所以每次小姥爷跟他父母讲话的时候基本都是她在一旁翻译,或者其他几个念过书的孩子给帮忙翻译一下。不过小姥爷是挺喜欢跟她说话的。
这次小姥爷打电话过来,为的也是江寄余那店铺帮工的事,想确认是不是真的要帮工,会不会给添麻烦什么的,如果会的话就不过去了。
可见还是挺为姜可可他们着想,怕姜可可他们是为了拉拔自家故意损了自己利益。
姜可可自然是解释真的要帮工,说忙不过来,需要帮忙。
小姥爷闻言,这才放心挂了电话。
不过那个时候快过年了,姜可可让他们年后开春再过来,今年姜远鹏夫妇都很忙,没空过去小姥爷家,江寄余也很忙,姜可可不想自己出门,就没有去。
这一点小姥爷表示理解,让他们好好忙工作不要惦记。
人虽然没去,最后姜可可还是寄了孝敬钱和一些营养品什么的过去,还有表哥和表姐他们的路费也给寄过去。
江寄余盯着房子的修建,一直到年二十八才堪堪弄好,把帮工遣散,付了工钱,还多加了点当作是忙到这么晚的补贴钱。
然后他在家吃了顿年夜饭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