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2/3)
的眼神。
但再如何满意,该有的礼节还是缺不得的。婚姻大事, 素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溯辞虽双亲早亡, 但自幼被嬷嬷养大,这样大的事如论如何都该先知会一声。况且东陵王府请封世子妃也不是小事, 也需好好准备一番。
是以薛父薛母点到为止,在饭后盛情邀溯辞在王府小住几日。在薛铖的默许下,溯辞欣然同意。管事早就命人收拾出了屋子,殷勤地领她前去。
“铖儿。”待溯辞走出屋子,薛敬喊住薛铖, “我有话和你说。”一面说着一面示意他去里屋。
知道他们爷俩有事要谈,顾氏也不多留,领着桂嬷嬷去看溯辞那儿可还有要添置的东西。屋内顿时只剩下薛敬薛铖父子二人。
“铖儿, 临安王遇刺一案,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在太师椅上坐定,薛敬缓声道:“陛下会不遗余力地促成魏晋结盟之事,你若是想回边疆战场,只怕是要落空了。”
知子莫若父。薛敬一直知道他胸怀抱负,更知道这次捉拿刺客绝非仅是一句急智这么简单。薛铖冲得太猛,或许还未察觉这整件事的关键所在,只能由他这个当爹的出面提醒了。
薛铖闻言皱起眉头,道:“我并未在此事上抱太大的期望,但孩儿不明白,北魏此次求和包藏祸心,如今明明有机会和理由推拒,为何非结盟不可?”
薛敬叹了口气,慢慢说出最关键的一环:“半个多月前,御史大夫季明渊弹劾户部侍郎贪污赈灾银,证据确凿,大理寺曾经手此案,但却不了了之。你可知为何?”
薛铖心头一跳,顿时有了不大好的预感。
“十万两雪花银不翼而飞,户部侍郎入狱抄家,但只在他家中抄出不足万两银子。”薛敬轻叩桌面,语气十分沉重,“严刑逼供下,据说这位侍郎攀咬出了不少人,几乎将这大半朝廷要员拖下了水。同时,细查户部账册,竟发现国库亏空近千万两白银,均是这些年一点点不着痕迹搬空的。”
薛敬看向薛铖,一字一顿道:“铖儿,若真再打起来,他们恐怕连粮饷都要拿不出来了。”
薛铖倒吸了口凉气,顿时想起前世渭水城那一战。
迟迟不至的援军和粮草,只怕不是有意拖延,而是根本就没有!
心头火起,他怒道:“如此巨大的亏空,既已抓到线索,为何不查?为何如今还是一片风平浪静?!”
“如何查?”薛敬叹声道:“单单一个户部侍郎牵出的人都足够塞满刑部大牢的,真要一个个抓进去,只怕明日金銮殿的早朝就要空一半。”
“那又如何!”薛铖道:“尽是些蛀虫,不要也罢,一个个抄下去,只怕不出两日,国库库银就都能满回来了!”
薛敬摇摇头,说:“如今的朝堂势力盘根错节,背后连着勋贵世家,不是一句抄家就能了的。”
“只要有心,何事不能成?”薛铖反问。
“可如今承光帝老了,这种胆识和魄力早就消磨透了。何况太子如今正是勋贵世家撑起的,他又怎会在这个时候折损太子羽翼?”
薛铖陷入沉默,内心有怒亦有哀。
薛敬见状起身重重拍了拍他的肩头,道:“这些事我本不愿同你说的,但如今……你还是早些知道更好。如今的晋国……”他没有把话说完,唯剩一声长长叹息。
那句话,他们二人都心知肚明。
如今的晋国已经开始从里头烂透了,若不能割开尚还完好的皮肤、挤净浓水刮干腐肉,渭水城破之局绝无可能避免。
***
从里屋出来后,薛铖的心情十分沉重,紧抿着唇慢慢沿小路前行。白晃晃的阳光洒在身上,提不起一丝暖意。
穿过拱门,路过亭台,路上遇到了满脸笑容的崔管事,十分殷切地同他说了些什么。薛铖一个字都没听见去,只是下意识地按照崔管事指的路向前走。
不知不觉就到了溯辞暂住的院前。
雕花窗户洞开,此时溯辞正趴在桌前,对着桌上铺开的信笺唉声叹气,从薛铖的角度正能看到她晃来晃去的脑袋。
游离的目光渐渐落到实处,薛铖远远看着她撅起的嘴,不自觉浮起一丝笑意,随后迈开步子,大步朝她走去。
“这是在愁什么呢?”薛铖推门而入,缓步行至桌前,轻声问道。
溯辞蔫嗒嗒地趴在桌上,有气没力地吐出两个字:“完啦。”
“怎么了?”薛铖捏了捏她的脸颊,附身问。
“薛将军,你说我该怎么委婉地告诉嬷嬷我不仅跑来了中原、还要嫁给这儿的世子殿下呢?”溯辞把脸在信笺上滚了一圈,委屈巴巴地扬起脸问他。
七年前离开云浮宫在西境游历,溯辞都还定时会给嬷嬷写信汇报近况,哪怕是北宫政率军捉她、月桑部落覆灭之事,她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嬷嬷。然而这回来中原确实瞒着云浮那边的。
不知为何,自幼时嬷嬷替她卜过命之后,就不止一次地告诫她绝对不要擅离西境,却对其中缘由三缄其口。若不是当年目睹了月桑部落的惨状、卜出了天下动荡,她很有可能就这么一辈子缩在西境。
可如今……偷偷跑来中原不说,还拐了个大将军,真不知道嬷嬷会是
但再如何满意,该有的礼节还是缺不得的。婚姻大事, 素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溯辞虽双亲早亡, 但自幼被嬷嬷养大,这样大的事如论如何都该先知会一声。况且东陵王府请封世子妃也不是小事, 也需好好准备一番。
是以薛父薛母点到为止,在饭后盛情邀溯辞在王府小住几日。在薛铖的默许下,溯辞欣然同意。管事早就命人收拾出了屋子,殷勤地领她前去。
“铖儿。”待溯辞走出屋子,薛敬喊住薛铖, “我有话和你说。”一面说着一面示意他去里屋。
知道他们爷俩有事要谈,顾氏也不多留,领着桂嬷嬷去看溯辞那儿可还有要添置的东西。屋内顿时只剩下薛敬薛铖父子二人。
“铖儿, 临安王遇刺一案,你最好有个心理准备。”在太师椅上坐定,薛敬缓声道:“陛下会不遗余力地促成魏晋结盟之事,你若是想回边疆战场,只怕是要落空了。”
知子莫若父。薛敬一直知道他胸怀抱负,更知道这次捉拿刺客绝非仅是一句急智这么简单。薛铖冲得太猛,或许还未察觉这整件事的关键所在,只能由他这个当爹的出面提醒了。
薛铖闻言皱起眉头,道:“我并未在此事上抱太大的期望,但孩儿不明白,北魏此次求和包藏祸心,如今明明有机会和理由推拒,为何非结盟不可?”
薛敬叹了口气,慢慢说出最关键的一环:“半个多月前,御史大夫季明渊弹劾户部侍郎贪污赈灾银,证据确凿,大理寺曾经手此案,但却不了了之。你可知为何?”
薛铖心头一跳,顿时有了不大好的预感。
“十万两雪花银不翼而飞,户部侍郎入狱抄家,但只在他家中抄出不足万两银子。”薛敬轻叩桌面,语气十分沉重,“严刑逼供下,据说这位侍郎攀咬出了不少人,几乎将这大半朝廷要员拖下了水。同时,细查户部账册,竟发现国库亏空近千万两白银,均是这些年一点点不着痕迹搬空的。”
薛敬看向薛铖,一字一顿道:“铖儿,若真再打起来,他们恐怕连粮饷都要拿不出来了。”
薛铖倒吸了口凉气,顿时想起前世渭水城那一战。
迟迟不至的援军和粮草,只怕不是有意拖延,而是根本就没有!
心头火起,他怒道:“如此巨大的亏空,既已抓到线索,为何不查?为何如今还是一片风平浪静?!”
“如何查?”薛敬叹声道:“单单一个户部侍郎牵出的人都足够塞满刑部大牢的,真要一个个抓进去,只怕明日金銮殿的早朝就要空一半。”
“那又如何!”薛铖道:“尽是些蛀虫,不要也罢,一个个抄下去,只怕不出两日,国库库银就都能满回来了!”
薛敬摇摇头,说:“如今的朝堂势力盘根错节,背后连着勋贵世家,不是一句抄家就能了的。”
“只要有心,何事不能成?”薛铖反问。
“可如今承光帝老了,这种胆识和魄力早就消磨透了。何况太子如今正是勋贵世家撑起的,他又怎会在这个时候折损太子羽翼?”
薛铖陷入沉默,内心有怒亦有哀。
薛敬见状起身重重拍了拍他的肩头,道:“这些事我本不愿同你说的,但如今……你还是早些知道更好。如今的晋国……”他没有把话说完,唯剩一声长长叹息。
那句话,他们二人都心知肚明。
如今的晋国已经开始从里头烂透了,若不能割开尚还完好的皮肤、挤净浓水刮干腐肉,渭水城破之局绝无可能避免。
***
从里屋出来后,薛铖的心情十分沉重,紧抿着唇慢慢沿小路前行。白晃晃的阳光洒在身上,提不起一丝暖意。
穿过拱门,路过亭台,路上遇到了满脸笑容的崔管事,十分殷切地同他说了些什么。薛铖一个字都没听见去,只是下意识地按照崔管事指的路向前走。
不知不觉就到了溯辞暂住的院前。
雕花窗户洞开,此时溯辞正趴在桌前,对着桌上铺开的信笺唉声叹气,从薛铖的角度正能看到她晃来晃去的脑袋。
游离的目光渐渐落到实处,薛铖远远看着她撅起的嘴,不自觉浮起一丝笑意,随后迈开步子,大步朝她走去。
“这是在愁什么呢?”薛铖推门而入,缓步行至桌前,轻声问道。
溯辞蔫嗒嗒地趴在桌上,有气没力地吐出两个字:“完啦。”
“怎么了?”薛铖捏了捏她的脸颊,附身问。
“薛将军,你说我该怎么委婉地告诉嬷嬷我不仅跑来了中原、还要嫁给这儿的世子殿下呢?”溯辞把脸在信笺上滚了一圈,委屈巴巴地扬起脸问他。
七年前离开云浮宫在西境游历,溯辞都还定时会给嬷嬷写信汇报近况,哪怕是北宫政率军捉她、月桑部落覆灭之事,她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嬷嬷。然而这回来中原确实瞒着云浮那边的。
不知为何,自幼时嬷嬷替她卜过命之后,就不止一次地告诫她绝对不要擅离西境,却对其中缘由三缄其口。若不是当年目睹了月桑部落的惨状、卜出了天下动荡,她很有可能就这么一辈子缩在西境。
可如今……偷偷跑来中原不说,还拐了个大将军,真不知道嬷嬷会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