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出事了?”见他面色右边,魏父急忙问道。
    薛铖点点头,对魏父道:“本应该多留魏叔一段时间,可如今北宫政重掌兵权,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找机会卷土重来。还请魏叔能尽快返京,一则把此事告知我父王,二来万一京中有变,还请叔父多费些心思。”
    魏父颔首,道:“我明日就启程回京。京中局势将军不必太过担心,朝中还有我们这些老骨头撑着,只望将军能尽早谋定后路,寻得回京的最佳时机。”
    ***
    当兵马营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时,京城阴云密布。
    太子薛昭仁面色阴沉地从御书房走出,缓缓沿台阶拾级而下,内侍官慑于他浑身低沉的气息小心翼翼跟在后头,心里打着十二分的小心,生怕行差踏错。
    大理寺卿已将瑞王谋逆一案寻得的种种疑点与证据呈给了承光帝,看出这种种蛛丝马迹背后指向时,承光帝再次训斥了太子,命他最近在东宫思过,少插手旁的事。
    刚元气大伤的太子如今一边要料理贪腐案残余的烂摊子,一边还要提防打压宁王,骤然被承光帝安上诬陷兄弟的罪名,心里更是气不顺。
    他想不明白,承光帝如今身体每况愈下,而自己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自问未曾出错,为何这时承光帝要如此打压自己?
    难道父皇当真存了废太子之心?
    想起宫里宫外的种种传言,薛昭仁只觉心头发凉。
    而宁王薛昭睿正是此时面带微笑信步而来。
    “太子殿下。”行至薛昭仁面前时,薛昭睿驻足,抱拳行礼,礼数周全让人挑不出错处。
    薛昭仁此时见他只觉肝火更旺,冷哼一声,拂袖欲走。然而薛昭睿却直起腰笑道:“太子殿下今日似乎面色不佳,莫非父皇又动怒了?”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幸灾乐祸的滋味,激得薛昭仁顿住脚,扭头恶狠狠望向他,道:“你算什么东西,东宫的事也敢擅自打听!”
    薛昭睿笑容不变,低声道:“我只是替殿下不值而已。”
    “用不着你在这假慈悲。”
    “殿下位居东宫多年,勤勤恳恳,贤名远扬,本深得父皇宠爱,可如今呢?”薛昭睿自顾自继续说道:“若说贪腐案,这么大的朝廷哪会没有几个小贪小腐之人,可这一回父皇偏偏下令严办,可是一点情面都没有给殿下留呢。”
    看着薛昭仁越来越阴沉的面色,薛昭睿继续说:“不仅如此,还三番五次训斥殿下,这满京的流言风语啊止都止不住,可父皇却同没听见一般。”他的笑容逐渐便得意味深长,向薛昭仁迈前一步,压低声音问:“殿下觉得,父皇为何这么做呢?”
    “你痴心妄想!”薛昭仁攥紧拳头,几乎咬牙切齿低吼而出。
    “哈哈哈。”薛昭睿摇头而笑,道:“殿下太看得起臣弟了,这世世代代传下来的那东西还悬在脑袋上呢,殿下就不怕么?”言罢不再多说,向后退了两步,拱手行礼,道:“臣弟还要去给父皇请安,就不陪殿下多说了,告辞。”全然忽视身后薛昭仁吃人似的目光,面带笑容大步向御书房行去。
    阳光洒在他衣摆的金线暗纹上,折射出流光溢彩,然而一双眼确是黑沉沉的,不见半分光亮。
    薛昭睿深知薛昭仁的性格与早年的承光帝一般无二,这把猜忌怀疑的火苗一旦在他心里留下丁点火星,就必会成为燎原之火。
    我的好殿下,你可千万别忍着呀。
    薛昭睿轻声一笑,迈入御书房的门槛。
    第119章 逼宫
    一夜热闹过后, 兵马营恢复平日的景象,魏父匆忙返京,薛铖将北魏的消息告知众亲信,众人面上又逐渐染上肃杀之意。
    北魏大军不比这些强盗土匪,俱是骁勇善战的精兵强将,为应对随时有可能发生的战祸,薛铖在每日操演之外增添了许多兵法阵型相关的演练,甚至还有守城兵器的制造等等,力求在战事开始前将手下这一支军队训练成型。
    同时密切注意京中动向, 一旦宁王有异,便可接机北上。
    然而,京城风云变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甚至没能等魏父抵达京城,一股惊涛骇浪自深宫中酝酿而出。
    承光四十八年六月初七, 太子逼宫。
    正如薛昭睿所料,那日他的话在太子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并在太子反复思量这一年前后承光帝的态度、反应时深深扎根于他内心最恐惧的一角,生根发芽、破土而出。
    随着承光帝愈渐冷淡的态度,薛昭仁愈发确信他真的想要废了自己,便不顾孟皇后百般阻拦,一意孤行命李荣林加大药材计量, 欲置承光帝于死地。
    这一日,太子命人以承光帝的名义秘密封锁了宫门,亲自端着那碗药步步走进皇帝寝宫。而孟相则守在宫门外, 一旦事成,立刻替太子掌控大局。
    衰弱的承光帝躺在榻上,床帏上金线绣出的五爪金龙在灯火中熠熠生辉,薛昭仁望着寝宫中一切精致特殊的陈设,眼里流露出贪恋的神色。
    他做太子已经太久、太久了,日日仰望着高高在上的那一身龙袍,望着挥袍间定江山的恣意,而心境也从最开始纯粹的敬仰与向往变成了如今的不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