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真不知道么?”叶川促狭道:“汤师傅,如果我说了,你别怪我就好。”
    “快说,不要卖关子。”汤裘似有不耐,他不觉得叶川真知道。毕竟他的机密,哪怕是叶九,也看不出来,叶川肯定不会知道。
    “汤师傅,可能你不知道。昨天我在金玉堂,买了一个葫芦。”叶川眼中充满了笑意:“你应该知道,那是什么葫芦吧。”
    “葫芦……”汤裘的瞳孔,顿时收缩了下,仿佛一点针芒。不过他还沉得住气,面无表情道:“金玉堂中的葫芦很多,谁知道你说的是什么葫芦。”
    “对,金玉堂的葫芦很多,但是我说的葫芦,汤师傅你肯定知道。”
    叶川比划道:“那是个品相完美的葫芦,在葫芦的表皮上,还有细密的小黄星。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那些黄星是天然成型的,但是我买下葫芦之后,回去研究却发现,那星星点点的黄星,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为……”
    说到这里,叶川盯住汤裘的脸庞,只见对方表情平静,不露出半点端倪。这养气的功夫,也让他心里佩服。
    “不是吧?”
    旁边的张扬,再也忍耐不住,惊声道:“那葫芦上,可是密密麻麻的黄星呀,难道都是点出来的?”
    “没错,是人为点出来的。”叶川点头道:“有人用针,一点一点的尖刺,让葫芦表面布了一层针孔,犹如满天星一般。之后再把一层铁皮,裹在葫芦表面,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铁皮长了锈斑,这些锈斑渗入针孔内,就形成了漂亮的黄星。”
    “为什么这样做?”张扬惊愕道:“这工序很繁琐的,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漂亮,又何必这么麻烦呢?”
    “当然不是单纯为了漂亮。”叶川轻笑道:“其实在那密密麻麻的黄星之中,也蕴含了一个玄妙的……”
    “好了,不必再说。”冷不防,汤裘开口打断,皱眉问道:“小子,你老实告诉我,这些事情,是不是叶九告诉你的?”
    “不是。”叶川道:“是我看出来的……”
    “真的?”汤裘目光锐利,表示怀疑。
    “千真万确。”叶川很坦然,迎向汤裘的目光,没有丝毫的退缩。
    “……我姑且信你。”
    汤裘没尽信,他上下打量叶川一眼,就转头道:“王教授,我知道你也是在怀疑,这是不是我在设局讹诈你的学生。这样吧,你也甭瞎猜了,干脆亲自验证下,怎么样?”
    “真的?”
    王教授本来想解释的,但是一听汤裘让他试验,顿时来了兴趣:“怎么验证?”
    第25章 二八分原则
    “想要验证很简单。”
    这个时候,汤裘随手拿起一件东西,示意道:“你看这作品,也是我亲手雕刻的,而且也没有给人物开眼。如果你不信,不防试验一下,看看胡乱开眼的后果,究竟是什么情况,你觉得怎样?”
    “……好。”
    王教授略微犹豫,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叶川看去,只见汤裘拿来的东西,那是一尊佛像。大肚子,嘴巴张开,哈哈大笑,憨态可掬的弥勒佛,很有喜感。
    不过这尊佛像,与其它作品一样,并没有开眼。
    王教授拿起佛像,也有些为难:“汤老师,你应该知道,我的专业是国画,不会雕刻呀。我怕拿刻刀乱刻,就算毁不了佛像,也糟蹋了你的心血。”
    “没事,不用刀,你拿笔画吧。”
    汤裘递了一支小笔,笔尖是细细的鼠须毛,又尖又硬。他随手一蘸,以毫尖染了一些殷红的朱砂,就形成了一支画笔。
    “这个好……”
    画笔在手,王教授腰杆一挺,浑身上下自然散发出一股与众不同的气势。看起来,他就好像久经战场的老将,一枪在手,千军易辟。
    王教授提笔,也犯了职业病,仔细端详佛像的同时,口中说道:“不管是绘画,还是雕塑,其中人物的眼睛,无疑是最难掌握的。”
    “绘画人物还好,只要不是正统的肖像画,都可以扬长避短,不刻意描绘眼神。但是雕塑却不同,雕塑人物到底传不传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眼神的塑造。”
    王教授侃侃而谈:“画龙点睛之说,没有半点夸张之意。要是一件人物作品,哪怕形态、衣理、躯体,都栩栩如生,细节处理到位,但是眼睛没刻好,歪斜了……这件东西,就毁了大半,一番心血付诸东流。”
    “所以说,给雕像开眼点睛,确实是不能乱来,须再三小心。”
    王教授提笔凝视,用心观摩弥勒佛像,然后沉吟道:“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诞生于古印度,直到东汉年间,才传入中国腹地。不同时代的佛像,都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汤老师你这尊佛像,看起来应该是明代的风格。”
    王教授评点道:“明代的汉传佛像,与藏地的风格融合在一起,造型比较多样化,所以佛像的整体塑形,就比较夸张一些,突出弥勒大肚能容的特点。”
    “夸张的造型,眼神肯定不能严肃。”
    王教授沉思道:“一般来说,但凡是严肃主题的佛像眼睛,向来是秉承二分开、八分闭的原则。其意是二分观外,八分观内;二分观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