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有能力又很勤奋的下属,让裴清殊没办法不喜欢。
    但是喜欢归喜欢,欣赏归欣赏,让裴清殊现在像别的皇帝一样,动不动就赏赐臣子真金白银……裴清殊是做不到的。
    裴清殊想着,既然没钱可给,那就说几句好听的话吧。
    于是他喝了口茶之后,当着兵部尚书礼亲王的面好好地夸了容漾几句,算是给容漾长足了面子。
    等容漾他们退下之后,裴清殊是真的很累了,就躺在软塌上歇了一会儿,和几个近侍随意说说话。
    “看到云蛟和静之朕就想起来,老听别人念叨什么‘京城四公子’的,怎么朕只知道宋家的老大和容家的老二这两个,另外两人是谁呢?”
    能在皇帝身边近身服侍多年的宫人,没有几个是简单人物。裴清殊手下的这几个太监也都很得力,尤其是小德子,他的消息来源向来很广,为人又很机灵,几乎是裴清殊问什么,他都能接上话:“回皇上,是苏六公子和左三公子。不过据奴才所知,苏家被抄家之后,就由程二公子顶替了上来。”
    “程二?”裴清殊露出疑惑的表情来,“朕好像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啊。”
    “是敬安伯府的程二公子,孝诚皇后的侄孙。”
    裴清殊点点头道:“此人可有什么特别之处么?”
    他现在是求贤若渴,逮着谁都想看看能不能用。
    “程二公子没有考取功名,不过听说他在经商方面很有天赋……皇上要是想知道具体情况的话,奴才可以让人去打听打听。”
    裴清殊一听说程二没有功名在身,就下意识地感到一丝失望。
    不过他转念一想,就像公孙明他们所说的那样,大齐在商业领域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或许将来还是有用得上程二的地方,就应了一声,同意让小德子派人去打听一下。
    短暂的休息之后,裴清殊坐了起来,开始批阅奏折。
    裴清殊看折子时很认真,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时分。
    他感觉自己这几天都没有去过后宫,似乎不大好,就让人传了嘉贵嫔谢氏前来伴驾。
    在嘉贵嫔来之前,他还让人去襄乐宫传了个话,说好明天中午去娴妃那里用午膳。
    作为皇帝,如何平衡后宫,其实也是一门学问。
    虽说裴清殊的生母林太后在做妃子的时候,曾经宠冠六宫,也为裴清殊上位提供了不少便利,但裴清殊还是觉得,像他父皇那样独宠一人,虚设六宫,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
    自古以来,集宠于一身,即是集怨于一身。裴清殊身为宠妃之子,从小就得防着其他后妃的明枪暗箭,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小命不保。
    而且皇帝独宠一个妃子,意味着其他后妃背后的家族势力都无法完全为皇帝所用,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所以从裴清殊决心夺嫡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八成不会像他的父皇一样,将所有的感情倾注到一个女人身上。
    不过像裴清殊这样,太过讲究雨露均沾的皇帝,也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当他想起他的这些后妃时,裴清殊总会感觉他们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很难真正对某一个人产生特殊的感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召幸后妃,也是皇帝职责的一部分。
    一旦这么想的话,和后宫妃嫔相处起来就会有些累。
    正因如此,目前来说,在所有后妃当中,他还是最喜欢到娴妃那里去。主要是因为娴妃很有分寸感,很会揣摩裴清殊的心思,和她相处的时候,不会让裴清殊感觉到有什么压力。
    其他后妃的话,也还好,但就是好像差了一点什么。
    比如今日来侍寝的嘉贵嫔谢氏。
    陈郡谢氏是在大齐建国之前便已经声名显赫的贵族世家,是除了大齐之外,北夏和北辽都非常想争取的世家大族。
    自古至今,谢家在历史上一共出过八位皇后。因此,谢家的姑娘被认为有“旺夫运”,向来非常好嫁。
    傅太后当初或多或少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将嘉贵嫔选进了裴清殊的后宫。
    第30章
    裴清殊上一世的父母都不信佛,甚至还对宗教有些隐隐的排斥和反感, 以至于他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信仰。
    不过在他自己被大火烧死, 又以十二皇子的身份在冷宫里获得新生之后, 裴清殊便不得不开始敬鬼神了。
    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和地位的提高……裴清殊不能免俗地发现, 自己开始变得和历朝的皇帝一样,越来越相信卦象、天相、命格这些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
    太上皇当年那般信任公孙越,裴清殊如今如此看重公孙明,恐怕都有这方面的因素在。
    所以说或多或少的,裴清殊也相信了谢家女子会旺夫的说法,不然当初他也就不会同意让谢氏入东宫,还封她做仅在钟氏和傅氏之下的正四品良媛了。
    裴清殊不是那种召妃嫔侍寝之后, 就直接上龙床开始办事的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些女眷, 裴清殊还是愿意和她们说说话, 多了解了解她们的。
    所以他宣嘉贵嫔来的时间比较早,这样他们就可以一起用晚点,说说话再就寝。
    因为裴清殊每天都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