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1/3)
不过毅亲王虽然勇猛,在智谋上却只能说是平平,这也是他屡次抗击匈奴,但没有办法让匈奴人因他而闻风丧胆的原因。
对于匈奴人来说,毅亲王的名头可怕, 但顶多让他们因之而逃跑,跑完了还会再回来。而不是说因为大齐有毅亲王在,他们就吓得不敢再犯境了。
话虽如此,在眼前这种情形下,也的确是没有比毅亲王更合适的人了。
根据收集来的情报,裴清殊立即做出反应,封毅亲王为主帅,率领五军营三万人,荣国公世子傅然为副帅,率神枢营两万骑兵扛敌。
毅亲王等人出征之后,朝中对于战事的讨论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紫宸殿里,陈起沉声说道:“近三十年来,匈奴犯境次数,大大小小,已不下于十次。虽说每一回,他们都被我们大齐将士成功击退,可大齐的损失同样惨重。这样下去,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事关匈奴,裴清殊同样神色沉重:“朕本想着将新兵训练一番之后,等过了年,就增派几万兵马去北方边境戍边。可没想到匈奴竟会在这个时候犯境……”
首辅魏青松开口道:“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匈奴人对大齐是越来越了解了。他们知道咱们汉人要过年,所以到了年底,许多人都会放松警惕,准备过年了。可匈奴人却不管你过不过年,要过年了正好,正方便他们抢老百姓置办的年货。”
“幸好这次匈奴犯境的规模不大,估摸着他们现在也是忌惮着朝廷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公孙明掐指算了算,说:“估摸着不出三个月,毅亲王他们就会得胜归来了。”
裴清殊知道,公孙明说出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一是因为对毅亲王他们有信心,二来也是因为,京城距离北夏和北辽都比较近。
这一点,这也是让裴清殊心里感到不安的因素之一。
先不说威胁较小的辽国,在北夏和大齐的京城之间,虽然隔着一条长城,但长城并没有全部包含在大齐的疆域里。也就是说,长城对京城的防御是非常有限的。
前世大齐那么容易就会亡国,太早就被匈奴攻陷了京城,就是原因之一。
裴清殊一早就想过要迁都,不过在他刚刚继位不久的时候,提出这件事来不大合适。现在也不大合适。朝廷和匈奴正在作战的时候,他若提出迁都的话,好像是怕了匈奴人一样。
虽然他的确是忌惮匈奴人的实力,但在这个关头不能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还是等毅亲王他们得胜归来之后,再提出迁都一事较为稳妥。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裴清殊现在自己都还没有想好要把都城迁到哪里比较合适,所以他不好贸然在朝中提出来,以免人心惶惶。
在场的几人,都是裴清殊身边的近臣。所以迁都的念头,裴清殊也不瞒着他们,只是让他们先对外保密,自己回去帮着他想想,究竟迁到哪里比较合适。
对于迁都一事,裴清殊身边的几个重臣基本上都是表示赞同的。
只不过对于迁到哪里去,他们都有不同的想法。
魏青松建议迁到洛阳,宋池比较中意长安,陈起是南方人,推荐临安和金陵。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临安、金陵这些南方城市是最安全的。
但迁都不是一件小事,从北方迁去南方,定然耗资巨大,对目前的朝廷来说不大现实。
在这几个古都之中,裴清殊心里是比较喜欢长安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长安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好感。
不过在和近臣们商议时,傅煦特别直接地指出了迁都长安的问题——长安虽然离北夏和北辽远一些了,但距离吐蕃太近,同样不够安全。
宋池却坚持认为,长安和吐蕃之间隔着甘肃和四川,已经足够保护京都了。而且吐蕃人的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大齐,完全不能和北夏、北辽所能造成的威胁相比。
战事进行的同时,关于迁都的争议也还在继续。
这个新年,裴清殊是注定别想好好过了。
不过,除了坏消息之外,也有一些好消息陆续传来。
雍定二年正月十九日,嘉贵嫔谢氏在毓秀宫内产下一子。
裴清殊再获一子,心里非常高兴。
谢氏因为生子之功,母以子贵,晋位嘉妃。
因为边境有战事正在进行的缘故,今年过年的时候宫中一切从简,现在皇四子的满月宴和谢氏的晋封典礼也不例外。
对此,谢嘉妃心中自是十分不满。不过她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表现得非常大度,还主动向裴清殊提出不要大操大办。裴清殊虽然本来就没那个意思,不过还是对嘉妃改观了几分。
在皇四子的满月宴上,谢嘉妃身着妃位礼服,迎来送往,十分大方得体。
作为雍定朝后宫里第一个晋位的妃子,尽管她的晋封宴没有大操大办,不过还是有许多人都开始向这位新晋成为四妃之一的嘉妃靠近。
除了那些过去和谢氏走的不算太近的人之外,前不久终于重获自由的魏僖嫔也在其中。
不过魏僖嫔实在是太不会说话,在皇四子的满月宴上,就和坐在她身边的惠贵
对于匈奴人来说,毅亲王的名头可怕, 但顶多让他们因之而逃跑,跑完了还会再回来。而不是说因为大齐有毅亲王在,他们就吓得不敢再犯境了。
话虽如此,在眼前这种情形下,也的确是没有比毅亲王更合适的人了。
根据收集来的情报,裴清殊立即做出反应,封毅亲王为主帅,率领五军营三万人,荣国公世子傅然为副帅,率神枢营两万骑兵扛敌。
毅亲王等人出征之后,朝中对于战事的讨论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紫宸殿里,陈起沉声说道:“近三十年来,匈奴犯境次数,大大小小,已不下于十次。虽说每一回,他们都被我们大齐将士成功击退,可大齐的损失同样惨重。这样下去,不知何时才是个头。”
事关匈奴,裴清殊同样神色沉重:“朕本想着将新兵训练一番之后,等过了年,就增派几万兵马去北方边境戍边。可没想到匈奴竟会在这个时候犯境……”
首辅魏青松开口道:“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奇怪的。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匈奴人对大齐是越来越了解了。他们知道咱们汉人要过年,所以到了年底,许多人都会放松警惕,准备过年了。可匈奴人却不管你过不过年,要过年了正好,正方便他们抢老百姓置办的年货。”
“幸好这次匈奴犯境的规模不大,估摸着他们现在也是忌惮着朝廷的实力,不敢轻举妄动。”公孙明掐指算了算,说:“估摸着不出三个月,毅亲王他们就会得胜归来了。”
裴清殊知道,公孙明说出三个月这么短的时间,一是因为对毅亲王他们有信心,二来也是因为,京城距离北夏和北辽都比较近。
这一点,这也是让裴清殊心里感到不安的因素之一。
先不说威胁较小的辽国,在北夏和大齐的京城之间,虽然隔着一条长城,但长城并没有全部包含在大齐的疆域里。也就是说,长城对京城的防御是非常有限的。
前世大齐那么容易就会亡国,太早就被匈奴攻陷了京城,就是原因之一。
裴清殊一早就想过要迁都,不过在他刚刚继位不久的时候,提出这件事来不大合适。现在也不大合适。朝廷和匈奴正在作战的时候,他若提出迁都的话,好像是怕了匈奴人一样。
虽然他的确是忌惮匈奴人的实力,但在这个关头不能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还是等毅亲王他们得胜归来之后,再提出迁都一事较为稳妥。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裴清殊现在自己都还没有想好要把都城迁到哪里比较合适,所以他不好贸然在朝中提出来,以免人心惶惶。
在场的几人,都是裴清殊身边的近臣。所以迁都的念头,裴清殊也不瞒着他们,只是让他们先对外保密,自己回去帮着他想想,究竟迁到哪里比较合适。
对于迁都一事,裴清殊身边的几个重臣基本上都是表示赞同的。
只不过对于迁到哪里去,他们都有不同的想法。
魏青松建议迁到洛阳,宋池比较中意长安,陈起是南方人,推荐临安和金陵。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临安、金陵这些南方城市是最安全的。
但迁都不是一件小事,从北方迁去南方,定然耗资巨大,对目前的朝廷来说不大现实。
在这几个古都之中,裴清殊心里是比较喜欢长安的。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长安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好感。
不过在和近臣们商议时,傅煦特别直接地指出了迁都长安的问题——长安虽然离北夏和北辽远一些了,但距离吐蕃太近,同样不够安全。
宋池却坚持认为,长安和吐蕃之间隔着甘肃和四川,已经足够保护京都了。而且吐蕃人的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大齐,完全不能和北夏、北辽所能造成的威胁相比。
战事进行的同时,关于迁都的争议也还在继续。
这个新年,裴清殊是注定别想好好过了。
不过,除了坏消息之外,也有一些好消息陆续传来。
雍定二年正月十九日,嘉贵嫔谢氏在毓秀宫内产下一子。
裴清殊再获一子,心里非常高兴。
谢氏因为生子之功,母以子贵,晋位嘉妃。
因为边境有战事正在进行的缘故,今年过年的时候宫中一切从简,现在皇四子的满月宴和谢氏的晋封典礼也不例外。
对此,谢嘉妃心中自是十分不满。不过她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表现得非常大度,还主动向裴清殊提出不要大操大办。裴清殊虽然本来就没那个意思,不过还是对嘉妃改观了几分。
在皇四子的满月宴上,谢嘉妃身着妃位礼服,迎来送往,十分大方得体。
作为雍定朝后宫里第一个晋位的妃子,尽管她的晋封宴没有大操大办,不过还是有许多人都开始向这位新晋成为四妃之一的嘉妃靠近。
除了那些过去和谢氏走的不算太近的人之外,前不久终于重获自由的魏僖嫔也在其中。
不过魏僖嫔实在是太不会说话,在皇四子的满月宴上,就和坐在她身边的惠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