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和纪韵找了个地方坐下,长公主的位置在上首,边上是太子妃作陪。
    “今日的赏梅宴,其实是我的意思。前几日得到消息,丰平郡如今受了雪灾,许多百姓家中的房屋都被压垮,这种天气只能住在冰天雪地里,冻伤无数,甚至有人被冻死。”
    她起身,威严尊贵站在上首,“本宫今日召集大家,就是想要为丰平郡百姓略尽绵薄之,本宫已经捐出白银一万两。实不相瞒,算是我公主府大半的家底。”
    一万两银确实很多,但是说是公主府的大半家底,纪桃不太相信,她给太子的小公子治病,那时候他还是辰王,出手就是几百两,付大夫只针灸三次,好像就付了一两千两。
    不过此时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听到长公主说完这话,底下人许多都微微变色。
    大半家底。
    捐是可以捐的,但是谁家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的,俸禄虽然挺多,但若是不会持家,家中若是有人喜欢费钱的癖好,应该就所剩无几了。相信在场的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拿出大半。
    却在此时,太子妃也起身,“姑母多年足不出户,却为了天下百姓重新踏出府门,太子府愿意捐出三千两,这也是殿下的意思,另外,我愿意捐出我一半嫁妆,大概五百两银,全部交由姑母救济丰平郡百姓。”
    盛玲珑此时也起身,“我捐四百两。”
    说完,看向一旁的吴巧思,笑道:“妹妹,你和我一样就好了,百姓无辜,殿下自从得了消息,已经几日没有安睡了。”
    吴巧思面上带笑,眼神里闪过冷意,含笑应了。
    长公主似乎很满意她们的话,笑道:“你们不必有负担,愿意捐多少随意,当然,大家应该的没带这么多银票在身上,待会儿派人送到公主府就行。”
    底下许多人面上的笑容都要挂不住了。听到这里隐隐松口气,离了太子府,长公主应该不记得那么多人了……
    就听到长公主接着道:“我来前已经禀明了皇兄,皇兄很高兴,当即下旨,于丰平郡外造功德碑,只要是给丰平郡百姓出力的,都可记录在上,以供后人瞻仰。”
    和方才的勉强不同,此时众人都议论起来。
    长公主的话又响起,“为免遗漏,翠蓉,你和楚夫人一起为各家夫人记录一番,务必仔细些。”
    楚夫人一愣,长公主看着她,淡笑道:“楚夫人,不知可愿意帮这个忙?”
    楚夫人很快反应过来,福身道:“臣妇愿意,臣妇愿捐三百两银。”
    长公主赞赏的看了她一眼。
    楚夫人就是户部尚书夫人,由她陪着记录,银子肯定会到户部,不存在长公主截留的可能。
    长公主如此作为,大概也是为了让众人放心,她没有一点私心,这笔银子她丝毫不沾。
    她们三言两语敲定,很快就拿来笔墨纸砚开始询问各家夫人了。
    纪韵有些担忧,靠近纪桃,声音压低,“桃儿,你……”
    纪桃见她担忧,反而安慰她道:“没事,别人多少我多少。”
    纪韵想了想,“我捐一百两吧。”
    胡氏回头,声音压低,警告道:“以齐府的地位,最少二百两,最好是三百两。”
    算是提醒纪韵不要太过分。
    纪桃猜测,纪韵如此很大可能是因为她,齐府和她都不会缺这些银子的,道:“我捐二百两。”
    纪韵有些诧异,“你够不够啊,家中一大家子呢?”
    如果单单靠俸禄,当然是不够的。
    不过,纪桃家中有多少银子,太子妃心里应该有数,不仅如此,当今皇上要是费心些,说不准也是知道的,当初纪桃坐月子的时候,可是皇上给付大夫放假让他代纪桃去给小公子针灸,显然皇上应该是清楚里面的内情,甚至连每个月哪日针灸都是知道的。总结下来,纪桃觉得,捐得太少了就不好了。
    纪桃看着前面的夫人,大多数都是愿意的,本身长公主提议了,这个银子就省不下来了。
    如今有功德碑,算是意外之喜,越发掏得心甘情愿。
    纪桃低声,笃定道:“姐姐别替我担忧,我有。”
    第二百四十三章
    纪韵见她说得笃定,也不再多问,胡氏回头,“桃儿若是有难处,回去以后去纪府,相信你大伯也愿意的。”
    纪桃谢了她这番心思。她是真的不缺这些银子,就安王妃和太子妃两人给她的,加起来就有四千两左右,平日里纪桃花费的,都是她和林天跃的俸禄,甚至没有动田氏的那份,原封不动的全部给了她。
    但是这些外人不知道,纪桃也不好告诉纪韵她们。
    那位翠蓉嬷嬷和楚夫人到她们旁边时,许多人的视线也落了过来,胡氏捐四百两,比楚夫人还要多些,对于周围投过来的视线,胡氏面色不变,身旁的丫鬟拿了银票,当时就给了翠蓉。
    纪韵三百两,也是当时就给了。
    接着就是齐梓琴,她和纪韵一样,纪桃拿了两百两,楚夫人还确认了一番,“林夫人,二百两?”
    翠蓉再仔细看了一变,“林夫人,确实是二百两。”
    周围的人落在纪桃身上的视线都意味不明。纪桃猜测,她们大概都以为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