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2/3)
说着又皱起了眉头,很是疑惑的问了一句话。
“今天我也看了,无论哪一处都与祖母平日里教我的大相径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里是祖母最痛恨的环境,她为什么又要让我跟姐姐住在这里?”
玖荷一下子愣住了,连自己方才想说的话都忘记了。
事到如今她才明白自己有多傻!
老夫人根本不是让她带着少爷跟小姐来避难,甚至那句“你怎么带过去的,就得怎么给我带回来”也不过是为了叫她放松警惕的说辞。
可怜她当时一心只想着告御状伸冤,完全没想这里头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老夫人分明是叫她带着他们离开平兴镇,免得万一……真的受了波及。老夫人留在老家掩人耳目,叫他们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她枉活两辈子,居然连这个都没看透!
还有她离家前两天才说的最后那一句话。
“……若是实在住不下去,就带着行哥儿出来……”
玖荷眼圈一下红了,她死死咬住下唇,几乎都要咬出血来,只是现在明白还不算晚!
“玖荷。”陶行见自己不过两句话就将人说的快要哭了出来,整个人都焦急起来。
这些日子动荡不安,离乡背井,让他不由得往最坏地方去了,“你这是怎么了,你别哭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还是……我父亲不好了?”
“陶大人是冤枉的!”玖荷强行将眼泪又忍了下去,她深吸了一口气,再看向陶行的时候,眼神已经平静了许多。
“方才你说的那两件不合理的事情,且不说她们的目的是什么,你抛开她们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想她们的所作所为,你就明白了。”
陶行从来就不是个笨人,无非就是从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事情,一时想不明白而已,经玖荷这么一说,他立即想通了,可是却越发的不敢相信。
“早上……她们就是想要炫耀……”
炫耀这两个字他说的很是艰难。
“……国公府的每一件东西都跟高祖皇帝有联系,当年立了多么大的功劳,高祖皇帝多么喜欢他们,甚至前几次袭爵都没有降爵位。”
“外祖母摆的这餐饭,连盘子筷子都是镶金带银的,里头东西无一不精贵,唯一一盘笋子,本来是乡野之间便能找到的东西,但是冬天春天的笋子生生叫她们存到了夏天,也变得精贵起来……”
陶行渐渐低下头去,声音也变得迷茫脆弱起来,“我们还要在这儿住多久?我想回去了。”
玖荷倒抽了一口气,往他身边又走了两步,小声安慰道:“不用多久……”玖荷想着当时老夫人当着他们的面说过的话,道:“老夫人说躲过这一阵就能回去,兴许——”她咬了咬牙,一字一顿道:“三个月,最多不过四个月,中秋我们必定跟老夫人一起过!”
陶行嗯了一声,又道:“你从来没骗过我。”
玖荷笑了笑,虽知道这时候是肯定读不进去书的,也只能先这么说了。
“明日我便出去打探消息,你放宽心,老夫人不是叫你读书?你先读着便是,这府上怎么也请了好几个大儒,听说都是翰林院出来的。现如今你得了县试案首,一个秀才的功名已经到手了,不如多多专注在做文章上,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去请教一二。”
陶行郑重其事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
将来具体怎么样,他倒是没说出来。
他们三人都是赶了十来天的路,虽然昨天下午就到了客栈,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好好放松的休息。
毕竟马上就要到一点都不熟悉的国公府生活,纵是心智坚定的玖荷,一路上想的都是如何去众多衙门打听事情,又怎么去告御状,连见了皇帝的说辞都想好了,也是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没睡。
加上天气已经开始热了,中午又吃了一顿饱饭,屋里淡淡的熏得不知道是什么香,闻着闻着就有点困了。
玖荷看着陶行一脸的严肃,又想他这两年年纪渐长,性子是越发的执拗了,怕他太过担心,便道:“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现如今正好是夏打盹的时候,不如先睡一觉养好精神,明天说不定就要去书房读书了,别没精打采的。”
陶行点头嗯了一声,打了个哈欠道:“那我睡了。”
玖荷扫了一圈,看着屋里布置得妥妥当当,又安慰一句,“现在说的都是传闻,陶大人没找到谁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只管放宽心,等你父亲回来了再说。”
见陶行还是有点萎靡不振,玖荷又道:“再说还有老夫人呢,当年她能顶着压力养大你父亲,还能供着他科举考中状元,现在我们也能撑过去的。”
说起从小到大都在身边的老夫人,陶行这才点了点头,玖荷退到了外间。
齐太君派来的那些丫鬟们,方才恨不得守着陶行一步都不离开,现在一个都没剩下。玖荷透过窗子一看,都在正屋的廊下坐着,三三两两的凑做一团正有说有笑的。
不用说,除了陶行屋里这四个,还有依依屋里那四个。
玖荷冷笑一声,是真心还是来混日子的,就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了。
“今天我也看了,无论哪一处都与祖母平日里教我的大相径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里是祖母最痛恨的环境,她为什么又要让我跟姐姐住在这里?”
玖荷一下子愣住了,连自己方才想说的话都忘记了。
事到如今她才明白自己有多傻!
老夫人根本不是让她带着少爷跟小姐来避难,甚至那句“你怎么带过去的,就得怎么给我带回来”也不过是为了叫她放松警惕的说辞。
可怜她当时一心只想着告御状伸冤,完全没想这里头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老夫人分明是叫她带着他们离开平兴镇,免得万一……真的受了波及。老夫人留在老家掩人耳目,叫他们在新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
她枉活两辈子,居然连这个都没看透!
还有她离家前两天才说的最后那一句话。
“……若是实在住不下去,就带着行哥儿出来……”
玖荷眼圈一下红了,她死死咬住下唇,几乎都要咬出血来,只是现在明白还不算晚!
“玖荷。”陶行见自己不过两句话就将人说的快要哭了出来,整个人都焦急起来。
这些日子动荡不安,离乡背井,让他不由得往最坏地方去了,“你这是怎么了,你别哭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还是……我父亲不好了?”
“陶大人是冤枉的!”玖荷强行将眼泪又忍了下去,她深吸了一口气,再看向陶行的时候,眼神已经平静了许多。
“方才你说的那两件不合理的事情,且不说她们的目的是什么,你抛开她们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想她们的所作所为,你就明白了。”
陶行从来就不是个笨人,无非就是从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事情,一时想不明白而已,经玖荷这么一说,他立即想通了,可是却越发的不敢相信。
“早上……她们就是想要炫耀……”
炫耀这两个字他说的很是艰难。
“……国公府的每一件东西都跟高祖皇帝有联系,当年立了多么大的功劳,高祖皇帝多么喜欢他们,甚至前几次袭爵都没有降爵位。”
“外祖母摆的这餐饭,连盘子筷子都是镶金带银的,里头东西无一不精贵,唯一一盘笋子,本来是乡野之间便能找到的东西,但是冬天春天的笋子生生叫她们存到了夏天,也变得精贵起来……”
陶行渐渐低下头去,声音也变得迷茫脆弱起来,“我们还要在这儿住多久?我想回去了。”
玖荷倒抽了一口气,往他身边又走了两步,小声安慰道:“不用多久……”玖荷想着当时老夫人当着他们的面说过的话,道:“老夫人说躲过这一阵就能回去,兴许——”她咬了咬牙,一字一顿道:“三个月,最多不过四个月,中秋我们必定跟老夫人一起过!”
陶行嗯了一声,又道:“你从来没骗过我。”
玖荷笑了笑,虽知道这时候是肯定读不进去书的,也只能先这么说了。
“明日我便出去打探消息,你放宽心,老夫人不是叫你读书?你先读着便是,这府上怎么也请了好几个大儒,听说都是翰林院出来的。现如今你得了县试案首,一个秀才的功名已经到手了,不如多多专注在做文章上,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去请教一二。”
陶行郑重其事点了点头,道:“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
将来具体怎么样,他倒是没说出来。
他们三人都是赶了十来天的路,虽然昨天下午就到了客栈,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好好放松的休息。
毕竟马上就要到一点都不熟悉的国公府生活,纵是心智坚定的玖荷,一路上想的都是如何去众多衙门打听事情,又怎么去告御状,连见了皇帝的说辞都想好了,也是辗转反侧,几乎一夜没睡。
加上天气已经开始热了,中午又吃了一顿饱饭,屋里淡淡的熏得不知道是什么香,闻着闻着就有点困了。
玖荷看着陶行一脸的严肃,又想他这两年年纪渐长,性子是越发的执拗了,怕他太过担心,便道:“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现如今正好是夏打盹的时候,不如先睡一觉养好精神,明天说不定就要去书房读书了,别没精打采的。”
陶行点头嗯了一声,打了个哈欠道:“那我睡了。”
玖荷扫了一圈,看着屋里布置得妥妥当当,又安慰一句,“现在说的都是传闻,陶大人没找到谁也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只管放宽心,等你父亲回来了再说。”
见陶行还是有点萎靡不振,玖荷又道:“再说还有老夫人呢,当年她能顶着压力养大你父亲,还能供着他科举考中状元,现在我们也能撑过去的。”
说起从小到大都在身边的老夫人,陶行这才点了点头,玖荷退到了外间。
齐太君派来的那些丫鬟们,方才恨不得守着陶行一步都不离开,现在一个都没剩下。玖荷透过窗子一看,都在正屋的廊下坐着,三三两两的凑做一团正有说有笑的。
不用说,除了陶行屋里这四个,还有依依屋里那四个。
玖荷冷笑一声,是真心还是来混日子的,就这一点就能看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