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节(2/4)
一任主官已经将将达成的谈判结果。
结果允祉说:“茂行,以前隆科多签过的那一份文件我看了。但就是因为这份文件隆科多签过,所以我才不敢循着他的老路走下去。隆科多触怒了龙颜,如果我等依旧用他的谈判策略,循着隆科多的老路走,在皇上那里恐怕过不去。”
石咏别过脸,心想这一位真是不知被萨瓦灌了什么迷汤,竟然动的是这个脑筋。同时他心里也隐隐有些愤怒,毕竟对于允祉来说,更重要的乃是揣摩上意,迎合皇帝,而不是优先考虑国之利益。
他其实与允祉一样,心知肚明,隆科多这一次倒下去,这辈子是再也难翻身了。可是石咏平生最见不得的,便是因为一个人一时的错误,或是性格中的某一个缺陷,就将他整个人全盘否定。
他自己亦有很多失误的时候,他扪心自忖,在这个时空里他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睿智,不是他的手段有多厉害,纯粹是因为他够幸运,自己的失误没有被人抓住大肆借题发挥。
隆科多一朝行差踏错,固然仕途尽毁,可是石咏却实在不忍心看着隆科多曾经作对了的事,也因为他这一桩错误而尽数毁去。更何况这关系到北疆大片大片没有界定的疆土,往后退一步便是国之罪人。
于是石咏取出了雍正的那一份手谕,老实告诉允祉,若是硬要改变隆科多此前定下的策略,一定要进京请旨才行。岂料允祉对石咏简单回复了一句:“茂行,这你就不懂了。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石咏:……
允祉依旧喜孜孜地道:“等到回京你再向皇上禀报的时候,皇上将你一顿好夸,你就知道了。”
石咏彻底无语,心想他若是看着允祉这么耳根软,软到在外夷面前连据理力争的态度都不愿表现出来,那回京皇帝哪儿还会将他一阵好夸,一顿好骂还差不多。
“诚亲王,这真不行,不是我这里不行,是衙门里,上上下下都不会点头的——”石咏双手直摇,表示他听不了允祉的。
“怎么不行?”允祉好奇地望着石咏,敢不听他这主官的话,这样的下属,放眼朝中,还真找不出几个。
“这个么,正是源于咱们这个衙门是个新衙门,当初创立的时候就已经先订了规矩,以部门章程为先。就连我这个侍郎,若是说出来的话有违规矩和章程,那也是说了不算的。”
允祉一挑眉:“哪有这样的?”
石咏一点头说:“真是这样的!”他又向允祉解释了一大堆,说是新衙门,又是对着外头洋人的,事务极其繁杂,更兼对着世界各地来的,不同语言不同风俗的洋人,少不了要有一套章程在,否则不仅洋人办事容易懵,自己人也容易糊涂。他这个衙门,就是得了朝廷的特许,尝试一回“制度”大于官员的地方。
“回头您试试就知道了!”石咏这么说。
允祉目瞪口呆,真没想到朝中竟会有这样的衙门。他心存好奇,当真选择了回头“试试”,试图发号施令,命通译们将他的“新”意见翻成洋文,又命文官们准备文书,作为最终正式的谈判文稿。
岂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官员们真的竟然拒绝行动,一个个都很客气,却绝不改口,只管请允祉进京请旨,只要京中的旨意一到,他们便遵照奉行。但若是没有旨意,不管是通译还是文员,一个个都拒绝动手,甚至允祉要去见萨瓦,都没有官员或是通译愿意陪他前往。
允祉无奈,问计石咏。石咏便推这位诚亲王去回复萨瓦说“制度”难违,上一任主官已经做了的决策无法更改,然后再拖上一阵,这桩差事自然会顺利了结。
允祉听见“拖上一阵”四字,心里就直翻嘀咕。他这么几千里迢迢地跑到北疆来,眼看着“胡天八月即飞雪”,天气一天天转凉,他可指着早点儿回京的,哪里受得了与理藩院的官员们一起在这儿耗着?
可出乎允祉意料的是,他耗不起,萨瓦比他还要耗不起,在试探了几回,见允祉确实被处处制约,没有那么大的权限,改变中国使团的既有立场,萨瓦便选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脚底抹油——溜了。
不止萨瓦,整个鄂罗斯使团都溜了,营地那里空空荡荡,使团连夜拆了营帐,全队启程,返回莫斯科。
这便意味着,鄂罗斯人放弃了最后的谈判。北疆边界依旧以《尼布楚条约》时的约定为准。同时恰克图的互市,依旧作为一道重要的经济命脉,牵制着鄂罗斯,使其不敢在喀尔喀等地轻举妄动。
诚亲王允祉大喜过望,打算在恰克图两国边境上放炮庆祝,被石咏与理藩院的官员们死死劝住,连哄带骗,拐回京中。等他们回京的时候,才听说了消息,原来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暴卒,已经传位给儿子彼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已经再度遣使送去贺表。
石咏看着这个结果,心下稍安。他无论如何,都已经尝试了一回,在小范围内用既有章程对抗上层官员的私人决定,决策权一定程度上交给了具备业务素质的团队集体。可是这样的尝试有没有触发实质性的改变,能不能坚持下去,石咏心里没数。
回京之后,他选了个日子,去圆明园探视隆科多,将北疆谈判的结果去告诉
结果允祉说:“茂行,以前隆科多签过的那一份文件我看了。但就是因为这份文件隆科多签过,所以我才不敢循着他的老路走下去。隆科多触怒了龙颜,如果我等依旧用他的谈判策略,循着隆科多的老路走,在皇上那里恐怕过不去。”
石咏别过脸,心想这一位真是不知被萨瓦灌了什么迷汤,竟然动的是这个脑筋。同时他心里也隐隐有些愤怒,毕竟对于允祉来说,更重要的乃是揣摩上意,迎合皇帝,而不是优先考虑国之利益。
他其实与允祉一样,心知肚明,隆科多这一次倒下去,这辈子是再也难翻身了。可是石咏平生最见不得的,便是因为一个人一时的错误,或是性格中的某一个缺陷,就将他整个人全盘否定。
他自己亦有很多失误的时候,他扪心自忖,在这个时空里他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睿智,不是他的手段有多厉害,纯粹是因为他够幸运,自己的失误没有被人抓住大肆借题发挥。
隆科多一朝行差踏错,固然仕途尽毁,可是石咏却实在不忍心看着隆科多曾经作对了的事,也因为他这一桩错误而尽数毁去。更何况这关系到北疆大片大片没有界定的疆土,往后退一步便是国之罪人。
于是石咏取出了雍正的那一份手谕,老实告诉允祉,若是硬要改变隆科多此前定下的策略,一定要进京请旨才行。岂料允祉对石咏简单回复了一句:“茂行,这你就不懂了。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石咏:……
允祉依旧喜孜孜地道:“等到回京你再向皇上禀报的时候,皇上将你一顿好夸,你就知道了。”
石咏彻底无语,心想他若是看着允祉这么耳根软,软到在外夷面前连据理力争的态度都不愿表现出来,那回京皇帝哪儿还会将他一阵好夸,一顿好骂还差不多。
“诚亲王,这真不行,不是我这里不行,是衙门里,上上下下都不会点头的——”石咏双手直摇,表示他听不了允祉的。
“怎么不行?”允祉好奇地望着石咏,敢不听他这主官的话,这样的下属,放眼朝中,还真找不出几个。
“这个么,正是源于咱们这个衙门是个新衙门,当初创立的时候就已经先订了规矩,以部门章程为先。就连我这个侍郎,若是说出来的话有违规矩和章程,那也是说了不算的。”
允祉一挑眉:“哪有这样的?”
石咏一点头说:“真是这样的!”他又向允祉解释了一大堆,说是新衙门,又是对着外头洋人的,事务极其繁杂,更兼对着世界各地来的,不同语言不同风俗的洋人,少不了要有一套章程在,否则不仅洋人办事容易懵,自己人也容易糊涂。他这个衙门,就是得了朝廷的特许,尝试一回“制度”大于官员的地方。
“回头您试试就知道了!”石咏这么说。
允祉目瞪口呆,真没想到朝中竟会有这样的衙门。他心存好奇,当真选择了回头“试试”,试图发号施令,命通译们将他的“新”意见翻成洋文,又命文官们准备文书,作为最终正式的谈判文稿。
岂料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官员们真的竟然拒绝行动,一个个都很客气,却绝不改口,只管请允祉进京请旨,只要京中的旨意一到,他们便遵照奉行。但若是没有旨意,不管是通译还是文员,一个个都拒绝动手,甚至允祉要去见萨瓦,都没有官员或是通译愿意陪他前往。
允祉无奈,问计石咏。石咏便推这位诚亲王去回复萨瓦说“制度”难违,上一任主官已经做了的决策无法更改,然后再拖上一阵,这桩差事自然会顺利了结。
允祉听见“拖上一阵”四字,心里就直翻嘀咕。他这么几千里迢迢地跑到北疆来,眼看着“胡天八月即飞雪”,天气一天天转凉,他可指着早点儿回京的,哪里受得了与理藩院的官员们一起在这儿耗着?
可出乎允祉意料的是,他耗不起,萨瓦比他还要耗不起,在试探了几回,见允祉确实被处处制约,没有那么大的权限,改变中国使团的既有立场,萨瓦便选了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脚底抹油——溜了。
不止萨瓦,整个鄂罗斯使团都溜了,营地那里空空荡荡,使团连夜拆了营帐,全队启程,返回莫斯科。
这便意味着,鄂罗斯人放弃了最后的谈判。北疆边界依旧以《尼布楚条约》时的约定为准。同时恰克图的互市,依旧作为一道重要的经济命脉,牵制着鄂罗斯,使其不敢在喀尔喀等地轻举妄动。
诚亲王允祉大喜过望,打算在恰克图两国边境上放炮庆祝,被石咏与理藩院的官员们死死劝住,连哄带骗,拐回京中。等他们回京的时候,才听说了消息,原来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暴卒,已经传位给儿子彼得。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已经再度遣使送去贺表。
石咏看着这个结果,心下稍安。他无论如何,都已经尝试了一回,在小范围内用既有章程对抗上层官员的私人决定,决策权一定程度上交给了具备业务素质的团队集体。可是这样的尝试有没有触发实质性的改变,能不能坚持下去,石咏心里没数。
回京之后,他选了个日子,去圆明园探视隆科多,将北疆谈判的结果去告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