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2/4)
原本就焦头烂额,现在又有些心灰意冷,颇受打击。
唯有马文才估摸着盘桓的日子太久了,也该上路了,抽出手去帮了一把。
马文才和这两人不同,他不是出于善心去帮忙的,所以对于那些流民也不见得有多客气,他本就冷傲,做书记的时候对方若有一句不甘之言,他就直接让别人出去换下一个,就把那人硬生生晾在那里,大有“你不听那就别入籍了”的意思。
偏偏他还带着佩刀佩剑的护卫,没人敢和他硬生生顶撞,那些人发现这年纪小的少爷不似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一般是个好糊弄的,几次想要浑水摸鱼不成之后,又琢磨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好来,转而跑去好说话的梁、祝那边登记。
大概是在马文才那里碰了壁怕最后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去那两人那边的流民态度好的就差没卑躬屈膝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前为了哪个冒领哪个要求分上田的事情被折腾的不轻,乍一碰到这些人突然态度大变,竟有些受宠若惊之感,做的越发仔细。
这一边有意讨好万分配合,一边本就是有本事又有耐心的,效率就比之前也不知道高出多少,再加上有马文才的帮忙,只用了不到两天的功夫,就将所有的黄籍都入妥当了。
而陈庆之担心客店的态度,又担心之前闯过钱塘客店的那些穿丝麻的宵小会趁机混在流民里生事,对所有人出入的安全都越发在意,甚至请了姜县令的人和他的侍卫一起日夜在客店附近巡逻,所以这几天也满是疲惫。
但比起马文才、祝英台和梁山伯三人,却是要好的多了。
徐之敬自老杜自杀之后,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日日都去诊治病人的破庙里探望。
他是徐家之子,名头摆在那里,虽从不主动治人,但指出别人治病之中的错误却是可以的,别人也愿意虚心接纳意见,顺便学习一些高明的医术。
而且姜县令并没有这样处置过这么多病人的先例,原本想着不过花费一些钱粮,真的治起来才发现县里那些家底根本不够用,花钱犹如流水。
尤其是药材这东西,每家药铺开价都不一样,送来的药材也良莠不齐,徐之敬知道后,用徐家的关系联系了离这不远的延陵的药材商人,给这里送了一批急需的药材过来,也是按本钱卖的,算了解了这位县令的燃眉之急。
那姜县令因为怕了这些医者们开方子动辄就要人参鹿茸的,只好低声下气求徐之敬为这些病人看看方子,若有些不必要的药材就不要糟蹋了,他们县里也承受不起,此外还有些监管这些医者的意思。
毕竟这些医者虽奉召而来,却不见得真的就是来救人性命的,大部分还是因为这里有“生意”可做。
游方医者敛财的手段有时候比庸医杀人还要恶劣。
姜县令也是在老杜死后,才明白为什么那些流民情愿病死也不敢随便找医者治病,概因有许多无德的医者将小病说成大病,又将急病说成要养着才能好的慢病。
如此,一来可以骗取医资,二来大部分游方郎中不靠治病而靠卖药为生,有些病他非要用自己“独门”的方子才治,可那方子里动不动就是珍贵的药物,寻常人家根本负担不起,甚至有人卖儿卖女救老子,结果最后才发现煮的不过是些烂树根之类玩意的事情。
有徐之敬在,这些人想用“独门方子”骗钱,也要看看自己的方子值不值姜县令倾家荡产给人这么治。
虽说这些医资迟早要靠这些病人以工代酬还给县里的,可保不齐没治好就有死了的,一直像这样无底洞一般砸下去,别说是姜县令,就是太守、刺史也要皱眉头。
所以黄籍登记完了之后,梁山伯、马文才几人还能回到客店里休息,从而遇上了回返的傅歧,可徐之敬却不能突然离开,还要彻夜去看那些莫名其妙的方子,分辨他们用药剩下的药渣,看看是不是真的按方抓药,有没有克扣了县衙送去的药材。
在这一点上,徐之敬并没有破了自己的誓言,去医治任何一个庶人,可他做的事,却比直接医治庶人更为令人尊重。
因为曲阿县资源有限,能节约一点药材、多得一些靠谱的方子,就能多治好几个病人。
傅歧原以为自己在建康的遭遇已经是足以让人啧啧称奇的了,却没想到他离开这里不过五六日,这些同伴遭遇的事情,却不见得比他少上多少。
傅歧没有经历过一切,虽不能感同身受,但从陈庆之的话里,大概也能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在那几日有多受煎熬,而一向以徐家为荣的徐之敬在遇见老杜自杀后会受到何等的冲击。
至于马文才,以他的行事风格,原本是不会趟这趟浑水的,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怕是也有做个恶人,让那些流民对比之下方知感恩的意思。
想着这一切,再想想建康城里那些卖儿鬻女的流民,傅歧不知为何就生出了几分惆怅之感。
“傅公子,你之前说陛下回了台城,临川王闭门不出,而萧正德不知所踪?”
见傅歧半天没有说话,陈庆之似是无意地开口询问。
傅歧不知道陈庆之问这个为什么,就将自己如何见到太子,他从苏竣那里得到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他将陈
唯有马文才估摸着盘桓的日子太久了,也该上路了,抽出手去帮了一把。
马文才和这两人不同,他不是出于善心去帮忙的,所以对于那些流民也不见得有多客气,他本就冷傲,做书记的时候对方若有一句不甘之言,他就直接让别人出去换下一个,就把那人硬生生晾在那里,大有“你不听那就别入籍了”的意思。
偏偏他还带着佩刀佩剑的护卫,没人敢和他硬生生顶撞,那些人发现这年纪小的少爷不似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人一般是个好糊弄的,几次想要浑水摸鱼不成之后,又琢磨出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好来,转而跑去好说话的梁、祝那边登记。
大概是在马文才那里碰了壁怕最后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去那两人那边的流民态度好的就差没卑躬屈膝了,梁山伯和祝英台之前为了哪个冒领哪个要求分上田的事情被折腾的不轻,乍一碰到这些人突然态度大变,竟有些受宠若惊之感,做的越发仔细。
这一边有意讨好万分配合,一边本就是有本事又有耐心的,效率就比之前也不知道高出多少,再加上有马文才的帮忙,只用了不到两天的功夫,就将所有的黄籍都入妥当了。
而陈庆之担心客店的态度,又担心之前闯过钱塘客店的那些穿丝麻的宵小会趁机混在流民里生事,对所有人出入的安全都越发在意,甚至请了姜县令的人和他的侍卫一起日夜在客店附近巡逻,所以这几天也满是疲惫。
但比起马文才、祝英台和梁山伯三人,却是要好的多了。
徐之敬自老杜自杀之后,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日日都去诊治病人的破庙里探望。
他是徐家之子,名头摆在那里,虽从不主动治人,但指出别人治病之中的错误却是可以的,别人也愿意虚心接纳意见,顺便学习一些高明的医术。
而且姜县令并没有这样处置过这么多病人的先例,原本想着不过花费一些钱粮,真的治起来才发现县里那些家底根本不够用,花钱犹如流水。
尤其是药材这东西,每家药铺开价都不一样,送来的药材也良莠不齐,徐之敬知道后,用徐家的关系联系了离这不远的延陵的药材商人,给这里送了一批急需的药材过来,也是按本钱卖的,算了解了这位县令的燃眉之急。
那姜县令因为怕了这些医者们开方子动辄就要人参鹿茸的,只好低声下气求徐之敬为这些病人看看方子,若有些不必要的药材就不要糟蹋了,他们县里也承受不起,此外还有些监管这些医者的意思。
毕竟这些医者虽奉召而来,却不见得真的就是来救人性命的,大部分还是因为这里有“生意”可做。
游方医者敛财的手段有时候比庸医杀人还要恶劣。
姜县令也是在老杜死后,才明白为什么那些流民情愿病死也不敢随便找医者治病,概因有许多无德的医者将小病说成大病,又将急病说成要养着才能好的慢病。
如此,一来可以骗取医资,二来大部分游方郎中不靠治病而靠卖药为生,有些病他非要用自己“独门”的方子才治,可那方子里动不动就是珍贵的药物,寻常人家根本负担不起,甚至有人卖儿卖女救老子,结果最后才发现煮的不过是些烂树根之类玩意的事情。
有徐之敬在,这些人想用“独门方子”骗钱,也要看看自己的方子值不值姜县令倾家荡产给人这么治。
虽说这些医资迟早要靠这些病人以工代酬还给县里的,可保不齐没治好就有死了的,一直像这样无底洞一般砸下去,别说是姜县令,就是太守、刺史也要皱眉头。
所以黄籍登记完了之后,梁山伯、马文才几人还能回到客店里休息,从而遇上了回返的傅歧,可徐之敬却不能突然离开,还要彻夜去看那些莫名其妙的方子,分辨他们用药剩下的药渣,看看是不是真的按方抓药,有没有克扣了县衙送去的药材。
在这一点上,徐之敬并没有破了自己的誓言,去医治任何一个庶人,可他做的事,却比直接医治庶人更为令人尊重。
因为曲阿县资源有限,能节约一点药材、多得一些靠谱的方子,就能多治好几个病人。
傅歧原以为自己在建康的遭遇已经是足以让人啧啧称奇的了,却没想到他离开这里不过五六日,这些同伴遭遇的事情,却不见得比他少上多少。
傅歧没有经历过一切,虽不能感同身受,但从陈庆之的话里,大概也能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在那几日有多受煎熬,而一向以徐家为荣的徐之敬在遇见老杜自杀后会受到何等的冲击。
至于马文才,以他的行事风格,原本是不会趟这趟浑水的,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怕是也有做个恶人,让那些流民对比之下方知感恩的意思。
想着这一切,再想想建康城里那些卖儿鬻女的流民,傅歧不知为何就生出了几分惆怅之感。
“傅公子,你之前说陛下回了台城,临川王闭门不出,而萧正德不知所踪?”
见傅歧半天没有说话,陈庆之似是无意地开口询问。
傅歧不知道陈庆之问这个为什么,就将自己如何见到太子,他从苏竣那里得到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他将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