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节(1/3)
姚华的动作一顿,有些不可思议地看向傅歧。
傅歧不明白姚华在不可思议什么,反倒理所应当地回答:“哎呀,这种事情是大人物考虑的,谁一天到晚想着这个?好男不当兵,没听过吗?”
傅歧此言一出,姚华和他身后一直并不显山露水的家将陈思脸色齐齐一变,两人身上的气势也陡然一冷,从刚刚无论怎么被挑战都好脾气迎战的朋友,变得有点像泾渭分明的外人。
马文才当时就觉得要糟,无论姚华是不是元魏贵族,但他是将门出身确是一定的,和一个也许立志要做将军的人说“好男不当兵”,就等于对着一个寒门说“是寒门就别想着上进”了一般。
“傅歧,你又胡言乱语了!”马文才匆匆走到他身边,一巴掌拍在他背上,“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怎么在你嘴里跟儿戏似的!”
“你们今儿怎么了?”
傅歧被马文才弄懵了,“我等若要投效军中,何必去会稽学馆读书?都学文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之前还以为你是条汉子……”
姚华有些失望地看了眼傅歧,“却没想到你和那些弱不胜衣的蠢货一样,学武只是为了发泄没处用的精力罢了。”
他大概觉得和傅歧斗嘴没有意思,对着剩下几人拱了拱手,丢下句“我去更衣”,便带着陈思离开了。
留下一群被局面变化到不知所措的少年。
第一个说话的倒是梁山伯。
“傅兄,哎,你这嘴……”
“当兵怎么你了?没人当兵打仗,去送死的就是我们,谁逃得掉吗?”
姚华刚刚在的时候,祝英台要顾及着傅歧的面子,没直接说他,现在却忍不住了,“你祖父不也是将军吗?大敌当头之时,谁管你是文人还是武人?敢情你学武就是用来打架的?”
“我学武是因为武艺是家传的,就跟徐之敬学医是家传一样。他都不愿做医者,我就非要立志做个将军?”
傅歧自诩自己的想法代表了现在大多数士族的想法,但凡有志于仕途的都将领军当做苦差事避之不及,除了庶族,谁愿意世代将种啊?
“那你也不能说别人就……
“好了,别争了!”
马文才听着他们稚子般的对话有些头疼,一声疾喝后揉了揉额角,“比武也比完了,热闹也看完了,都回去吧。”
于是乎,傅歧和祝英台不欢而散,刚刚还人人借故“路过”的后院里,只余一院冷清。
陈庆之的话,又一次浮现在了马文才的脑子里。
“他日北方若真的有意南征,说不得那一两句反对之声,就能湮灭掉一场兵祸……”
“北方会不会南征,如今却要看元魏军中的态度……”
元魏是和梁国完全不同的国家,南方以“文治”统治天下,北方却以“武勇”压服四国,如果让姚华觉得南方的士族都是软蛋,都是如傅歧一般毫无为国而战之心的人,也许自然而然的就对南方的将领产生了轻蔑之心。
先生担心的事情会不会发生?
他们没有交好姚华,让他产生对南方的好感,反倒让他先鄙视起南朝的文弱,会不会适得其反?
“我这是什么命……”
马文才咬着牙,心中狠狠道:“我就是擦屁股的吗?这种事情是我该考虑的事情?我在这里想什么呢?”
“马兄,你站在这里想什么呢?”
梁山伯原本也要走,却见马文才蹙眉静立,遂又转了回来,犹豫着发问。
马文才回过神,见梁山伯满脸担忧的站在自己面前,随口敷衍着:“我在担心傅歧和姚先生以后关系会不会太僵。姚先生毕竟救了子云先生,与我们有大恩,我在想要不要拉着傅歧去给姚先生道个歉。”
“傅兄也未必不后悔。他性子向来如此,不愿掩饰。”梁山伯听到马文才是担心这个,也叹了口气。
“我刚刚见姚先生指导傅歧角抵,原本还想趁气氛正好求学几招。在学馆里我就想着,也不指望多么高明,能防身就行。现在弄成这样,我倒不好开口了。”
马文才正愁没有借口去找姚华,听见梁山伯的话眼睛一亮。
“梁兄你原来在愁这个?我看姚先生应是大度之人,不会因为傅歧几句话就把我们都恼了,既然梁兄有意求教,姚先生应该也不会不近人情。我去帮你探探口风?”
“咦,这会不会太过劳烦?还是我自己……”
梁山伯没想到马文才突然这么“热情”,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不劳烦,我们这一路能安然回来,还全靠梁兄照顾,这点小忙,算不得什么。”马文才笑吟吟地一口应下了,“你和姚先生关系平平,还是我去探口风吧,你且等我的消息……”
说罢,半点不见麻烦,反倒有些如释重负地向着姚华刚刚离开的方向而去。
“马文才难道跟姚先生交情就很好吗?……”
梁山伯看着马文才的离去的背影,有些纳闷地自言自语。
“之前马兄好像一直躲着姚先生啊……”
***
话说向姚华住处而去的马文才,却一心在想着怎么弥补刚刚产生的“裂缝”。
傅歧不明白姚华在不可思议什么,反倒理所应当地回答:“哎呀,这种事情是大人物考虑的,谁一天到晚想着这个?好男不当兵,没听过吗?”
傅歧此言一出,姚华和他身后一直并不显山露水的家将陈思脸色齐齐一变,两人身上的气势也陡然一冷,从刚刚无论怎么被挑战都好脾气迎战的朋友,变得有点像泾渭分明的外人。
马文才当时就觉得要糟,无论姚华是不是元魏贵族,但他是将门出身确是一定的,和一个也许立志要做将军的人说“好男不当兵”,就等于对着一个寒门说“是寒门就别想着上进”了一般。
“傅歧,你又胡言乱语了!”马文才匆匆走到他身边,一巴掌拍在他背上,“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怎么在你嘴里跟儿戏似的!”
“你们今儿怎么了?”
傅歧被马文才弄懵了,“我等若要投效军中,何必去会稽学馆读书?都学文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我之前还以为你是条汉子……”
姚华有些失望地看了眼傅歧,“却没想到你和那些弱不胜衣的蠢货一样,学武只是为了发泄没处用的精力罢了。”
他大概觉得和傅歧斗嘴没有意思,对着剩下几人拱了拱手,丢下句“我去更衣”,便带着陈思离开了。
留下一群被局面变化到不知所措的少年。
第一个说话的倒是梁山伯。
“傅兄,哎,你这嘴……”
“当兵怎么你了?没人当兵打仗,去送死的就是我们,谁逃得掉吗?”
姚华刚刚在的时候,祝英台要顾及着傅歧的面子,没直接说他,现在却忍不住了,“你祖父不也是将军吗?大敌当头之时,谁管你是文人还是武人?敢情你学武就是用来打架的?”
“我学武是因为武艺是家传的,就跟徐之敬学医是家传一样。他都不愿做医者,我就非要立志做个将军?”
傅歧自诩自己的想法代表了现在大多数士族的想法,但凡有志于仕途的都将领军当做苦差事避之不及,除了庶族,谁愿意世代将种啊?
“那你也不能说别人就……
“好了,别争了!”
马文才听着他们稚子般的对话有些头疼,一声疾喝后揉了揉额角,“比武也比完了,热闹也看完了,都回去吧。”
于是乎,傅歧和祝英台不欢而散,刚刚还人人借故“路过”的后院里,只余一院冷清。
陈庆之的话,又一次浮现在了马文才的脑子里。
“他日北方若真的有意南征,说不得那一两句反对之声,就能湮灭掉一场兵祸……”
“北方会不会南征,如今却要看元魏军中的态度……”
元魏是和梁国完全不同的国家,南方以“文治”统治天下,北方却以“武勇”压服四国,如果让姚华觉得南方的士族都是软蛋,都是如傅歧一般毫无为国而战之心的人,也许自然而然的就对南方的将领产生了轻蔑之心。
先生担心的事情会不会发生?
他们没有交好姚华,让他产生对南方的好感,反倒让他先鄙视起南朝的文弱,会不会适得其反?
“我这是什么命……”
马文才咬着牙,心中狠狠道:“我就是擦屁股的吗?这种事情是我该考虑的事情?我在这里想什么呢?”
“马兄,你站在这里想什么呢?”
梁山伯原本也要走,却见马文才蹙眉静立,遂又转了回来,犹豫着发问。
马文才回过神,见梁山伯满脸担忧的站在自己面前,随口敷衍着:“我在担心傅歧和姚先生以后关系会不会太僵。姚先生毕竟救了子云先生,与我们有大恩,我在想要不要拉着傅歧去给姚先生道个歉。”
“傅兄也未必不后悔。他性子向来如此,不愿掩饰。”梁山伯听到马文才是担心这个,也叹了口气。
“我刚刚见姚先生指导傅歧角抵,原本还想趁气氛正好求学几招。在学馆里我就想着,也不指望多么高明,能防身就行。现在弄成这样,我倒不好开口了。”
马文才正愁没有借口去找姚华,听见梁山伯的话眼睛一亮。
“梁兄你原来在愁这个?我看姚先生应是大度之人,不会因为傅歧几句话就把我们都恼了,既然梁兄有意求教,姚先生应该也不会不近人情。我去帮你探探口风?”
“咦,这会不会太过劳烦?还是我自己……”
梁山伯没想到马文才突然这么“热情”,顿时有些受宠若惊。
“不劳烦,我们这一路能安然回来,还全靠梁兄照顾,这点小忙,算不得什么。”马文才笑吟吟地一口应下了,“你和姚先生关系平平,还是我去探口风吧,你且等我的消息……”
说罢,半点不见麻烦,反倒有些如释重负地向着姚华刚刚离开的方向而去。
“马文才难道跟姚先生交情就很好吗?……”
梁山伯看着马文才的离去的背影,有些纳闷地自言自语。
“之前马兄好像一直躲着姚先生啊……”
***
话说向姚华住处而去的马文才,却一心在想着怎么弥补刚刚产生的“裂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