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节(3/3)
力的滋味,可以任意调动军队、官员的快感就犹如最好的奖赏,彻底征服了这位一直屈从于父兄之下的皇子之心。
而他与东宫成功的平息了佛门之乱后,也获得了而从上到下的交口称赞,这让他飘飘然在一片歌功颂德之中,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尧舜在世”、有“父兄遗风”的有为皇子了。
“父皇现在年纪大了,又心软又糊涂,就让他在寺中休养吧。”
有时候,萧纲甚至会这么想。
“我是长子,皇位就该是我的。等到我能彻底掌握了朝中大局,再去同泰寺请父皇赐我皇位,父皇为了梁国大业,应当不会反对……”
他没敢想如果反对怎么办。
现在朝中文武百官都支持他,他虽没有国君之名,却有国君之实,太子能监国,他最为最年长的长子监国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反正是父皇先出家、置国家于不顾为先的啊……
萧纲自我麻痹的很成功,东宫的官员们也自我麻痹的很成功,然而就在他们都以为尘埃已定之时,同泰寺中却有了变故。
“殿下,殿下,不好了!那逃跑的傅家二郎,不知道从哪儿搞来一支人马,杀入同泰寺了!”
第517章 临危受命
所有人都以为傅翙被关押后,傅歧得到消息,带着家丁护院护着家中族人跑了,毕竟傅翙曾是建康令,四门全由他的人马把守,他的家人要离开恐怕很是容易。
萧纲对追赶傅翙的儿子没怎么上心,众人都心知肚明傅翙是冤死的,作为当事人的萧纲总会心虚,何况他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才涉足政治争斗的新人,远没有自己的兄长萧综那么心狠手辣、容不得任何变数,所以一直是用软禁而非格杀来控制局面。
傅翙之子、道门诸人能离开,都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
太子萧统也是这样“仁慈”的人,东宫官员也早习惯了萧统兄弟两人不合时宜的心软,虽然心中有些惋惜,却也不觉得一个建康令的儿子、才当了没几天的中书通事舍人,能翻起什么浪来。
他们却不知道傅歧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的没心没肺的纨绔子弟,那种顽劣豪爽的形象,只是用来掩饰他多年来参与“走私”的面具而已。
实际上,因为傅翙是建康令的关系,这几年来马文才在京中的产业和人手都是交由合伙人傅歧在代管,有建康令关系的打点、又和裴公手下的游侠是主从关系,京中也没有多少人不长眼敢得罪他们几人共同经营的产业。
说句不客气的话,凡是要在京中讨生活的三教九流、商贾工匠,都是在掌管京中东西两市经营、宫中私产进出的金部郎傅歧手下吃饭的,他的人脉关系,超出很多“高高在上”的官员想象。
因为家中有个丧夫的嫂子,傅歧为了避嫌早早就分府居住了,就连他自己的父亲傅翙,都不知道儿子在私底下鼓捣什么,只知道儿子交游广阔,家宅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人进出,认识的人很杂。
傅歧和傅翙一样,从来没想过父亲会死。
被莫名其妙封了个“中书通事舍人”时,他其实根本不怎么高兴。
金部郎这种官其他人看不上,他却做的如鱼得水,这职位油水大又有实权,外面多少“兄弟”指着他吃饭,突然一下子变成了“中书通事舍人”这种在人精们眼皮子底下讨生活的“高官”,惫懒惯了的傅歧哪里能受得了?
但他也不是以前那个肆意任为的“二郎”了,兄长死了,父亲如果因为替皇帝背黑锅丢官,门第高下就全看他这个继承人的官职,皇帝会给他提前封官也是如此,不管他愿不愿意,为了家中的门第和子侄儿女们的出身,他都得应下这个官职。
傅翙被抓时,他早有准备,听从父亲的吩咐平安地送走了家中女眷,以免查抄佛寺时冲撞到家中的老弱妇孺,自己却留在了京中,秘密召集马文才在京中的人手和平时结交的商贾、游侠,注意着朝中的动静。
傅歧打点了好了狱卒,让父亲在牢中过的轻松愉快点,每天还有酒有菜,有铺盖有人洒扫,甚至有人熏屋子防蚊虫,他要等着皇帝顺利“还俗”,再去把父亲接出来。
谁知道再次相见,已经是天人永隔。
一夕之间,天翻地覆,谢、朱、陆三家直接被软禁,京外六营有五营将领被卸了官职,佛佞转身一变成了“为国护法”,铲除奸佞的傅翙却成了“叛逆”,人人喊打。
若不是家中寡嫂老母与年幼的侄儿只有他能倚靠,恐怕傅歧就要一咬牙做出什么过激之举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外接到傅歧匆匆秘密赶回的梁山伯入了京,通过裴家悄悄找到了傅歧,弄清楚了现在的局面。
而他与东宫成功的平息了佛门之乱后,也获得了而从上到下的交口称赞,这让他飘飘然在一片歌功颂德之中,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尧舜在世”、有“父兄遗风”的有为皇子了。
“父皇现在年纪大了,又心软又糊涂,就让他在寺中休养吧。”
有时候,萧纲甚至会这么想。
“我是长子,皇位就该是我的。等到我能彻底掌握了朝中大局,再去同泰寺请父皇赐我皇位,父皇为了梁国大业,应当不会反对……”
他没敢想如果反对怎么办。
现在朝中文武百官都支持他,他虽没有国君之名,却有国君之实,太子能监国,他最为最年长的长子监国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反正是父皇先出家、置国家于不顾为先的啊……
萧纲自我麻痹的很成功,东宫的官员们也自我麻痹的很成功,然而就在他们都以为尘埃已定之时,同泰寺中却有了变故。
“殿下,殿下,不好了!那逃跑的傅家二郎,不知道从哪儿搞来一支人马,杀入同泰寺了!”
第517章 临危受命
所有人都以为傅翙被关押后,傅歧得到消息,带着家丁护院护着家中族人跑了,毕竟傅翙曾是建康令,四门全由他的人马把守,他的家人要离开恐怕很是容易。
萧纲对追赶傅翙的儿子没怎么上心,众人都心知肚明傅翙是冤死的,作为当事人的萧纲总会心虚,何况他说到底也不过是个才涉足政治争斗的新人,远没有自己的兄长萧综那么心狠手辣、容不得任何变数,所以一直是用软禁而非格杀来控制局面。
傅翙之子、道门诸人能离开,都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结果。
太子萧统也是这样“仁慈”的人,东宫官员也早习惯了萧统兄弟两人不合时宜的心软,虽然心中有些惋惜,却也不觉得一个建康令的儿子、才当了没几天的中书通事舍人,能翻起什么浪来。
他们却不知道傅歧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的没心没肺的纨绔子弟,那种顽劣豪爽的形象,只是用来掩饰他多年来参与“走私”的面具而已。
实际上,因为傅翙是建康令的关系,这几年来马文才在京中的产业和人手都是交由合伙人傅歧在代管,有建康令关系的打点、又和裴公手下的游侠是主从关系,京中也没有多少人不长眼敢得罪他们几人共同经营的产业。
说句不客气的话,凡是要在京中讨生活的三教九流、商贾工匠,都是在掌管京中东西两市经营、宫中私产进出的金部郎傅歧手下吃饭的,他的人脉关系,超出很多“高高在上”的官员想象。
因为家中有个丧夫的嫂子,傅歧为了避嫌早早就分府居住了,就连他自己的父亲傅翙,都不知道儿子在私底下鼓捣什么,只知道儿子交游广阔,家宅经常有各种各样的人进出,认识的人很杂。
傅歧和傅翙一样,从来没想过父亲会死。
被莫名其妙封了个“中书通事舍人”时,他其实根本不怎么高兴。
金部郎这种官其他人看不上,他却做的如鱼得水,这职位油水大又有实权,外面多少“兄弟”指着他吃饭,突然一下子变成了“中书通事舍人”这种在人精们眼皮子底下讨生活的“高官”,惫懒惯了的傅歧哪里能受得了?
但他也不是以前那个肆意任为的“二郎”了,兄长死了,父亲如果因为替皇帝背黑锅丢官,门第高下就全看他这个继承人的官职,皇帝会给他提前封官也是如此,不管他愿不愿意,为了家中的门第和子侄儿女们的出身,他都得应下这个官职。
傅翙被抓时,他早有准备,听从父亲的吩咐平安地送走了家中女眷,以免查抄佛寺时冲撞到家中的老弱妇孺,自己却留在了京中,秘密召集马文才在京中的人手和平时结交的商贾、游侠,注意着朝中的动静。
傅歧打点了好了狱卒,让父亲在牢中过的轻松愉快点,每天还有酒有菜,有铺盖有人洒扫,甚至有人熏屋子防蚊虫,他要等着皇帝顺利“还俗”,再去把父亲接出来。
谁知道再次相见,已经是天人永隔。
一夕之间,天翻地覆,谢、朱、陆三家直接被软禁,京外六营有五营将领被卸了官职,佛佞转身一变成了“为国护法”,铲除奸佞的傅翙却成了“叛逆”,人人喊打。
若不是家中寡嫂老母与年幼的侄儿只有他能倚靠,恐怕傅歧就要一咬牙做出什么过激之举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外接到傅歧匆匆秘密赶回的梁山伯入了京,通过裴家悄悄找到了傅歧,弄清楚了现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