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节(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大致位置。”
    钟馗的话音刚落,便听得一声清脆的钟声响起,将竹林众仙家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了中央楼台之上。
    却见楼台之上颜宗圣温文尔雅的声音响起:“老夫得天之幸能一窥大罗仙境,承蒙诸位仙家看得起,才有今日碧玉竹林盛宴,为表达老夫对诸位仙家谢意,特此为诸位操琴演奏,还请诸位仙家不要笑话老夫琴艺疏陋。”
    颜宗圣话音刚落,原本刚刚还在竹林之中随意游走的诸位仙家,此时却早已经各自返回座位正襟危坐,齐声道:“愿听宗圣教诲,我等感激不尽。”
    杨君山见得身旁的钟馗一副严肃以待的模样,还稍稍有些懵懂,不由低声问道:“钟先生,这是——”
    杨君山尚未说完,钟馗便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打断了他的话语,传音道:“此番大罗仙宴的重头戏要来了。”
    杨君山微微一愣,抬眼看去时,正见得先前在儒园之外见过的韩重仙尊手捧一张素琴横在颜宗圣身前。
    杨君山大为奇怪,也跟着传音道:“不是说要讲道么,怎得是弹琴?”
    钟馗嗤笑一声,道:“杨道友,若是仙家大道仅仅只是喧之于口便能够传承,那么这仙境传承也未免太过廉价了一些!仙路缥缈难窥尽头,其修行的过程多得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事,先行之人只能将感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但其他人能够从中悟到多少,悟到哪些,却又因人而异了。”
    钟馗传音刚落,杨君山便突然睁大了眼睛。
    楼台之上,颜宗圣双手缓缓的落在身前横置的琴弦之上,可落在杨君山的眼中,便觉得颜宗圣的双手仿佛划过了一道道玄妙的痕迹,其双手一静一动之间,仿佛有着无穷的奥妙蕴藏在其中。
    而随着颜宗圣手指轻轻一拨,“铮”的一声初鸣响彻整片竹林,周围的一切仿佛全然停滞,天地之间便只剩下那琴弦波动的声音在回响。
    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琴音袅袅,心火大成
    在杨君山的神念感知当中,袅袅的琴音仿佛在他面前勾勒出了一副宏大的画面。
    杨君山的神念随着琴音的指引在这一副画面当中游走。
    然而这一副画面远远看去只感觉局面恢弘,气象万千,隐隐间大有包罗万象的胸襟。
    可每当杨君山的神念试图接近这一副画卷,想要更近一步观摩局部细节关键之处的时候,便仿佛有一层薄纱遮掩,让人朦朦胧胧之间看不真切,只能浅尝辄止,隐约间看个大概,让人颇有隔靴搔痒,雾里看花之感。
    也正因为如此,这幅画卷偶尔有丝毫峥嵘显露,便颇有令人如获至宝之感。
    颜宗圣将自己在踏入仙境之后的修行历程融入琴音之中,向竹林之中的诸位仙家徐徐展开,其波澜壮阔的历程着实令人钦佩,然而每到修行感悟的关键之处,便会遮遮掩掩欲盖弥彰,让人心痒难耐却又无可奈何。
    而往往又在这个时候,他又会在某些看似颇有关联的细枝末节之处偶尔显露真容,引得众仙家神念纷涌而至,争相感悟,如获至宝。
    颜宗圣的琴艺算得上精湛,但却绝非是精妙,但当他将自身的仙路感悟融入其中的时候,所弹出的琴音甚至不成曲调,然而便是这断断续续的琴弦震颤之声,却令竹林之中三十六位仙家个个沉浸于仙路大道的追寻之中,不少仙尊的面上呈现出沉醉、恍然、思索、兴奋等不同的神色。
    碧玉竹林之中再次有天地本源之气开始凝聚,并渐渐的汇聚起来越发显得浓重。
    然而这一次天地本源的汇聚却并非来自于碧玉竹林的底蕴,而是在场三十六位仙家在沉浸于颜宗圣的仙路之音的同时,便开始着手印证各自的感悟所得。
    三十六位仙尊凝聚天地本源之气,效果自然显著,很快便在碧玉竹林的上空形成了天地异象,一片灵光大放光彩,几乎照耀了大半个示曲星域。
    忽而琴声一收,竹林之中三十六位仙家的脸上浮现出或多或少怅然若失的神色,不知不觉之间,颜宗圣的琴音已经持续弹奏了整整十日时光。
    然而所有仙尊却没有一人从感悟的状态之中醒来,而是仍旧沉浸在琴音的余韵之中久久不愿自拔,试图回味、巩固从琴音之中所得。
    而在这个时候,各个仙尊从此番琴音传道之中所得的多少便渐渐的显露出来。
    大体而言,越是从中所得甚多的仙尊,从感悟之中醒来的时间便越长,反之,便是最早醒来的那一批。
    当然,事实也并非都是绝对。
    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开始有仙尊从感悟之中醒转过来。
    而每当有一位仙尊醒转之后,原本汇聚在竹林上空的天地本源便会有一股随之降下,而后融入到这位醒转的仙尊体内。
    这算得上是此番听道最大的收获,然而最先清醒过来的几位仙尊显然脸上并无多少喜悦之色。
    盖因为此时汇聚在竹林上空的天地本源之气,并未因为几位仙尊醒转之后的收取而减少,反而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说明其他尚未醒转过来的仙尊仍旧在感悟之中有所得,而且时间越长,说明收获越多,而上空凝聚的天地本源之气自然也会越来越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