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2/3)
法,让他把话讲明白:“你们兄弟分家是别人挑拨的?你们几十两卖书是别人怂恿的?自己做得不对招了兄弟厌烦怎么还能推给我们?我们欠你了?之前的祝寿图是老三替我爹求的!这回的年货是晚辈孝敬长辈的!没听说当儿子的等着收爹娘的礼,卫大郎你要脸不?你眼红京城送回来的东西,你又给你爹娘送什么了?”
卫父都料不到他给大伯给亲家公走个年礼还能闹成这样。
后山村扯皮的时候,皇上在宫中设宴同大臣们一道迎新年,这个时候姜蜜早已经出了月子,她跟着进了宫,一道的还有砚台。
姜蜜之前进宫来给皇后娘娘哭过丧,当时皇帝没注意看。
这回看她走在卫成身边,留意了一眼。
原来这就是卫大人爱妻。
倒是和想象中不大一样。
做皇帝的也不能盯着臣妻猛瞧,他就看了一眼,便将目光转向旁边裹得严严实实的矮冬瓜。
“卫爱卿可带你儿子来了?站出来给朕瞧瞧。”
砚台还在琢磨朝廷上有几个姓卫的爱卿,他爹就应声了,还扭头看了他一眼。砚台出去就给皇帝行了个大礼,实实在在的把头都磕上了。
“起来吧,走近点给朕看看。”
砚台果然往前走了几步,他抬起头乌溜溜一双眼看着皇帝,皇帝坐在上面俯视他,看了会儿问:“怎么不说话?”
“天威浩荡,把小人儿镇住了。”
“你父亲说你是个话唠,怎么他就没镇住你?”
“那不一样。”
“天威浩荡,严父之威不浩荡吗?”
砚台犹豫了一下,问皇上:“您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假话怎么说?”
“……爹他和蔼慈祥气性好最好说话。”
“真话呢?”
“这个嘛,奶骂人的时候都爱说‘我又不是你娘,惯得你’,惹着我爹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惹着皇上,皇上能打我板子。”
卫成提醒他:“是小民,不是我。”
砚台头一回进宫,还没习惯这么说话,不注意就顺过去了。他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口误,又重新讲了一遍。姜蜜在旁边都感觉没眼看,皇帝好像还挺新鲜。
他如今也有好些个儿子,诸位皇子见着君父都是又敬又怕,倒是没见过像这样有意思的。嘴上说天威浩荡,没见他怕,一双眼看过来的时候也是清清澈澈的。
“你不怕朕?”
“不怕。”
“四海之内,甚至朝堂上都有许多人怕朕,你小小人儿一个为何不怕?”
“小民父亲是皇上一手提拔的,父亲常常提到皇上,说您心系天下苍生爱民如子,想的包括做的都是怎么让百姓吃饱穿暖。皇上是圣明君主,小民也没做过亏心事,何须害怕?”
皇帝有一会儿没说话,回过神才看向卫成:“爱卿教得很好,卫家虽然出自乡野,家教比名门望族也不差什么。”
第153章
卫成是常常说皇上好,可也没有特地同砚台说过,他平常有一句没一句听着倒是全都记住了。一问一答之间把皇上哄得非常开心,后来出宫之前还得了份赏赐。
看他这么出风头,后来也有人学他大着胆子奉承皇上。
大概都不如砚台来得清新自然,皇帝通常并不高兴,反而觉得你小小年纪就学上了阿谀奉承这套,这性子不改长大了哪怕进入官场也是个欺下媚上的佞臣。
被大家效法学习的砚台也没能得意多久,回去就挨了他爹教训。
“让你到皇上跟前不许耍小聪明,皇上不问你就别说,皇上问起来,应当实心实意作答。”
砚台捧着皇上赏给他那块外形方正四角圆滑的砚台,这据说是皇上的珍藏,是前代哪个大儒用过的名砚。
它方方正正一块儿,代表做事要方正要讲规矩,四个角又被磨圆了,就是说做人要知变通。这块砚台捧着沉甸甸的十分压手,这是要他踏实稳重,不能有点成绩就飘……为什么挑来拣去赏下这个?还不是要他向别人家砚台学习,以后争取也要成为一方名砚。
砚台瞅着这个就是半天,自顾自分析了一通,问他爹皇上是这个意思不?
“我跟你说的话你就一句都没听见,只顾琢磨这一套去了?”
“怎么能叫只顾?皇上赏了我一方名砚,我不得弄明白他老人家是什么意思?”
“你小名儿叫砚台,赏这个衬你呗。”要卫成说,皇上日理万机,一年到头不知道要发下多少赏赐,哪来精力去想意思?
砚台瞅瞅他爹,觉得像皇上这么了不起的人做事才不会这么简单,这背后必有深意。
看他这么坚持,卫成也就由他去了。
想想没什么坏处,还能让他自我约束不是挺好?只是后来,有一回在宫里又提到他,卫成就想对个答案,问了皇上那日发下的赏赐有深意吗?
皇上端起茶碗品了一口,问他怎么想。
“微臣其实没想什么,卫彦他自我感觉非常好,说皇上一定对他寄予了厚望。还说那不是简简单单一块砚台,那是皇上对他的叮嘱和期许……”
卫成将砚台的原话学给皇帝听了,皇帝听罢,认真问了
卫父都料不到他给大伯给亲家公走个年礼还能闹成这样。
后山村扯皮的时候,皇上在宫中设宴同大臣们一道迎新年,这个时候姜蜜早已经出了月子,她跟着进了宫,一道的还有砚台。
姜蜜之前进宫来给皇后娘娘哭过丧,当时皇帝没注意看。
这回看她走在卫成身边,留意了一眼。
原来这就是卫大人爱妻。
倒是和想象中不大一样。
做皇帝的也不能盯着臣妻猛瞧,他就看了一眼,便将目光转向旁边裹得严严实实的矮冬瓜。
“卫爱卿可带你儿子来了?站出来给朕瞧瞧。”
砚台还在琢磨朝廷上有几个姓卫的爱卿,他爹就应声了,还扭头看了他一眼。砚台出去就给皇帝行了个大礼,实实在在的把头都磕上了。
“起来吧,走近点给朕看看。”
砚台果然往前走了几步,他抬起头乌溜溜一双眼看着皇帝,皇帝坐在上面俯视他,看了会儿问:“怎么不说话?”
“天威浩荡,把小人儿镇住了。”
“你父亲说你是个话唠,怎么他就没镇住你?”
“那不一样。”
“天威浩荡,严父之威不浩荡吗?”
砚台犹豫了一下,问皇上:“您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假话怎么说?”
“……爹他和蔼慈祥气性好最好说话。”
“真话呢?”
“这个嘛,奶骂人的时候都爱说‘我又不是你娘,惯得你’,惹着我爹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惹着皇上,皇上能打我板子。”
卫成提醒他:“是小民,不是我。”
砚台头一回进宫,还没习惯这么说话,不注意就顺过去了。他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口误,又重新讲了一遍。姜蜜在旁边都感觉没眼看,皇帝好像还挺新鲜。
他如今也有好些个儿子,诸位皇子见着君父都是又敬又怕,倒是没见过像这样有意思的。嘴上说天威浩荡,没见他怕,一双眼看过来的时候也是清清澈澈的。
“你不怕朕?”
“不怕。”
“四海之内,甚至朝堂上都有许多人怕朕,你小小人儿一个为何不怕?”
“小民父亲是皇上一手提拔的,父亲常常提到皇上,说您心系天下苍生爱民如子,想的包括做的都是怎么让百姓吃饱穿暖。皇上是圣明君主,小民也没做过亏心事,何须害怕?”
皇帝有一会儿没说话,回过神才看向卫成:“爱卿教得很好,卫家虽然出自乡野,家教比名门望族也不差什么。”
第153章
卫成是常常说皇上好,可也没有特地同砚台说过,他平常有一句没一句听着倒是全都记住了。一问一答之间把皇上哄得非常开心,后来出宫之前还得了份赏赐。
看他这么出风头,后来也有人学他大着胆子奉承皇上。
大概都不如砚台来得清新自然,皇帝通常并不高兴,反而觉得你小小年纪就学上了阿谀奉承这套,这性子不改长大了哪怕进入官场也是个欺下媚上的佞臣。
被大家效法学习的砚台也没能得意多久,回去就挨了他爹教训。
“让你到皇上跟前不许耍小聪明,皇上不问你就别说,皇上问起来,应当实心实意作答。”
砚台捧着皇上赏给他那块外形方正四角圆滑的砚台,这据说是皇上的珍藏,是前代哪个大儒用过的名砚。
它方方正正一块儿,代表做事要方正要讲规矩,四个角又被磨圆了,就是说做人要知变通。这块砚台捧着沉甸甸的十分压手,这是要他踏实稳重,不能有点成绩就飘……为什么挑来拣去赏下这个?还不是要他向别人家砚台学习,以后争取也要成为一方名砚。
砚台瞅着这个就是半天,自顾自分析了一通,问他爹皇上是这个意思不?
“我跟你说的话你就一句都没听见,只顾琢磨这一套去了?”
“怎么能叫只顾?皇上赏了我一方名砚,我不得弄明白他老人家是什么意思?”
“你小名儿叫砚台,赏这个衬你呗。”要卫成说,皇上日理万机,一年到头不知道要发下多少赏赐,哪来精力去想意思?
砚台瞅瞅他爹,觉得像皇上这么了不起的人做事才不会这么简单,这背后必有深意。
看他这么坚持,卫成也就由他去了。
想想没什么坏处,还能让他自我约束不是挺好?只是后来,有一回在宫里又提到他,卫成就想对个答案,问了皇上那日发下的赏赐有深意吗?
皇上端起茶碗品了一口,问他怎么想。
“微臣其实没想什么,卫彦他自我感觉非常好,说皇上一定对他寄予了厚望。还说那不是简简单单一块砚台,那是皇上对他的叮嘱和期许……”
卫成将砚台的原话学给皇帝听了,皇帝听罢,认真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