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回一份厚礼(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官们抚须而望着王简。
    先进献贡品,后才有所求,这是先礼后兵,必然不是简单的事。
    “香料,在大明盛行后,许多弗朗机势力进唐宋的疆域摘砍,我朝无力阻止,只能任由其采撷。”
    王简微微躬着身子,朝太上皇弘治作揖。
    太上皇弘治忽然有些心疼,“不要银子?”
    “是,每年砍掉的楠木,不计其数,更遑论是香料等物,突厥人也垂涎。”王简如实禀报。
    东南有许多野生的香料和木材,尤其是楠木。
    但生长在深山老林中,犹如大明南方的十万大山,唐宋人口本就不多,很难派人守护。
    王琼鼻头微微一动,看了太上皇一眼。
    “弗朗机人抢了就拿来大明卖,臣以为,强盗之举,实在可恶。”
    心里感觉吃了亏一般,这些香料,本来是进贡给朝廷的。
    诸公心里稍微有些明朗,话说到这里,无非是一个目的。
    借兵嘛。
    “不知使臣想如何?”
    这使臣是精于心计的人。
    先是送十万斤香料,后又告诉他们弗朗机人随意抢掠,让人心痛,就算是他们,也不免动摇。
    “下次入朝,请大明皇帝派遣大军,护送使臣团。”
    王简微微作揖,仍旧没有抬头。
    “要多少人?”
    “安南布政使司的十万兵马。”
    太上皇弘治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有些动摇了,十万大军都够起兵了。
    护送是假,想借大明兵力对付其他势力,才是真。
    “太上皇和诸公,可知道奥斯曼帝国?”王简见他迟疑,抬头问。
    太上皇弘治和诸公心念翻腾,面颊微微僵硬,显然是不知道海外的事。
    王简敏锐的察觉出,自顾自地道:“奥斯曼,是突厥人的分部所建,国力比大明只稍弱一些。
    若朝廷不借安南的兵马,唐宋难以维持太久。”
    突厥人仅有一小股,约莫七万人,但奥斯曼帝国给其增援。
    故而,就算是老师王守仁,也极难将突厥人彻底剿灭。
    诸公良久没有说话。
    西洋竟有与大明相近无几的朝廷?
    “先领使臣回鸿胪寺,洪卿家代寡人设宴。”
    ……
    奉天殿,
    安南的十万大军,是镇守安南布政使司,防止安南人暴乱。
    安南人向来不服从汉人,冒然调安南大军去唐宋,安南又会僵乱中。
    蒋冕皱着眉头率先道:“臣以为不可。”
    “唐宋想运送香料,可以走西北的丝绸之路,何须从安南来大明?”张升也赞成道。
    仅过去几个呼吸间,严成锦开始疯狂推测。
    这个时期,奥斯曼帝国在征讨西亚诸多王朝。
    或许,是大明开海禁引起蝴蝶效应,让其将目光转向东方的唐宋诸国。
    奥斯曼和帖木儿两大帝国曾有交战,但帖木儿亡了。
    足以证明奥斯曼有点东西。
    如今,王守仁打的是帖木儿的后裔。
    “臣以为,当派兵。”
    太上皇弘治看向严成锦,露出奇怪的表情,然后看了眼站在旁边的朱厚照。
    “安南又如何处置?”
    “臣说派兵,是派安南的兵马,让安南与弗朗机交兵,朝廷坐收渔翁之利。”
    安南兵败后,还留有八万多残兵,被遣散为农。
    随时可以再次召集,留着反而会生动乱。
    诸公心中一动。
    这个招真是够狠的,安南屡次想起事,是因受父辈的挑拨教诲。
    等安南的壮年都被死光,新生的安南人受儒学汉化,会淡化安南对朝廷的仇恨。
    鞑靼人杀壮年,却抚养其孩童,就是这样的道理。
    “臣以为可。”
    蒋冕对此也很赞成,只要调离了安南,管他们去哪儿。
    翌日,太上皇弘治宣王简上朝,说了朝廷的决定。
    “谢大明皇帝!”
    与恩师所说的相同,朝廷会借安南的兵马。
    有了这群兵力,弗朗机人想再登唐宋的港口,就难了。
    王简出了奉天殿,一个拄着拐杖的小太监邀请他去另一座宫殿。
    入门就看见,小太监们在努力装车,已经有五辆马车停在东宫的大门口。
    “公公,这是……?”
    “新皇的回礼。”
    有一车是书籍,堆放在起来足有四个大箱。
    王简疑惑拿出来一本翻开,是军队的编制和职级,与大明的稍有不同,从营兵、百户、千户……
    第二本,练兵,每月训练二十日,每日训练七个时辰,每个时辰休息一刻钟……
    其中,有一本墨迹还发亮,显然是刚写出来不久。
    “这、这是?”
    谷大用却笑道:“京城外,还有五门红夷大将军,也是回礼。”
    王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未听说过朝廷回礼送火器。
    这新皇真是好啊。
    不过,他却不敢收,此事也不知太上皇知不知道,若坏了两朝的邦交,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