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2/3)
,连皇上都拿他开过玩笑。
这件事传进了陆放明的耳里。这天晚上,他急急回了陆家,跟陆老太太说了这件事。
陆老太太根本不相信,说道,“你说想娶何氏的那个男人是侯爷?怎么可能,侯爷的身份那么高,想要多少黄花闺女没有,怎么会娶一个罪臣之女,还是被休弃了的妇人。八成是看何氏长得俊,想纳她当小。”又冷哼道,“那个何氏忒不知足,我二儿当那么大的官,想重新娶她当正妻,她还拿乔。就她那软性子,若被人强纳了当妾,有她哭的时候。”
陆放明摇头说道,“娘,赵侯爷哪里是纳妾,人家是想娶明媒正取。不仅请了长亭长公主说合,还请了太子殿下的岳母、闵侍郎的夫人去帮着说合。”
陆老太太撇嘴说道,“就一个咱家不要了的弃妇,还去请长公主、太子的岳母、侍郎的夫人说合,那个侯爷脑袋有问题。”突然,她的眼睛一下鼓得牛眼大,问道,“老天,那个侯爷岂不是非常得势?”
陆放明道,“那当然,赵侯爷的姑姑是元后,深得皇上宠信,丁忧前是按察史,正三品大员。”又啧啧叹道,“那何氏居然还不同意。儿子觉得她是在拿乔,欲拒还迎,男人才稀罕。”
是皇亲,还是正三品大员,文官的正三品跟武官的正三品可大不一样。
陆老太太咂巴咂巴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当初被自己拿捏在手心的妇人,居然有一飞冲天的可能。说道,“那怎么办,你兄弟还在外地,让回来先把何氏娶到手都不成。”又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老天可别让何氏美梦成真,就让她可着劲地拿乔,拿得赵侯爷失了耐性,不再搭理她……”
陆放明看了看母亲,觉得母亲眼界太窄了,只看眼前,看不长远。若当初不把何氏休了该多好,漫丫头就不会被小陈氏折腾,让她痛恨陆家。若那样,自己早就攀上长公主和姜侯爷了,凭自己进士出身,弄个四品官易如反掌。
还有,老娘之前天天骂陆畅和陆丰,又伤了他们的心。陆畅自从三月初进了国子监,就再也没回过家。陆丰也进了一家书院,也不回家。
二弟打仗回家看到陆畅和陆丰被老太太荷待,话里话外已经有了埋怨,觉得他的几个孩子在陆家都不受待见。打了两年的仗,还抄了完颜图的老穴,他却只给了家里二百两银子和几张皮毛,这是明显的藏私嘛……
陆放明说道,“娘,若何氏嫁给别人,二弟跟咱们这个家就彻底离心了。若何氏真的嫁给赵侯爷,儿子的仕途就更艰难了。听说赵侯爷会在京城任职,皇上这么宠信他,给的职位不会差了。”
陆老太太听了就有些吓着了。她想了一夜,第二天起来脸色灰败,吃了早饭,化了淡妆,就让陆大太太陪着一起坐马车去了榆青院。她想给何氏下个矮桩,求她回心转意重新嫁给陆放荣。
来到榆青院,陆大太太刚要敲门,门就开了,吴婶正准备去集市买菜。
吴婶一看她们,沉下脸说道,“走,走,我家姑太太没时间见你们。”
陆老太太说道,“你一个下人,做不了你家主子的主。走开,我要进去见她。”说着,就要进院门。
吴婶把她挡住,喝道,“老太太,你听不懂人话吗,走,滚……”然后,“咣”地一声,把院门关了插上。
陆大太太敲了半天门,里面就是不开。
东辉院的护院一直远远注意着榆青院的动静,他们见一辆马车在榆青院门口逗留了许久,便来到榆青院。见是陆老太太婆媳,毫不客气地把她们打发走了。
转眼到了五月下旬,夜黄花又开花了,陆漫开始忙着制黄克来。还跟卫嬷嬷说好,等到九月收了夜黄花的种子,卫嬷嬷就带着她的儿子媳妇亲自去一趟南方的襄州府,开始在那里大面积种植夜黄花,她的儿子媳妇会长驻襄州。在南方种夜黄花成本不高,不像在北方冬季要放进玻璃暖房才能四季长青。
第三百七十章 说实话
因为现在夜黄花相对多了一些,给鹤鸣堂送了两盆过去,王皇后、太子妃、长安长公主各借了一盆去观赏,还有谢家、闵家各借了一盆,说好等花谢了,连盆栽带花朵一起还给陆漫。
其实要借花的人很多,长公主都推了,说等明年多了再借。有些实在想看花的人,就会在下晌去长公主府或是谢府、闵府,等到天黑赏完花后再走。
赵亦已经在五月初当上了通政史司通政史,成了陆放明的大老板。而原通政史黄大人,也就是闵四奶奶的父亲,去胶东省当了巡府。
一直到现在,隔个十天半个月,赵亦就会请一位身份高贵,又跟何氏见过面的夫人去何氏那里帮着说合,还包括不喜欢多事的老和王妃。因为何氏经常在长公主府做客,认识和见过的贵妇人真不少。
何氏对于赵亦的做为气得不行,又不好不见这些夫人,但每次都坚决地拒了。只一句话,这一辈子不想再嫁。
何氏没有被感动,陆漫却被感动了。她特别佩服一个古代中年男人能这样浪漫,这样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还有,长亭长公主,谢大夫人,闵大夫人,老和王妃,这几个人绝对不会害何氏,她们都来帮着说合,说明赵亦的人品
这件事传进了陆放明的耳里。这天晚上,他急急回了陆家,跟陆老太太说了这件事。
陆老太太根本不相信,说道,“你说想娶何氏的那个男人是侯爷?怎么可能,侯爷的身份那么高,想要多少黄花闺女没有,怎么会娶一个罪臣之女,还是被休弃了的妇人。八成是看何氏长得俊,想纳她当小。”又冷哼道,“那个何氏忒不知足,我二儿当那么大的官,想重新娶她当正妻,她还拿乔。就她那软性子,若被人强纳了当妾,有她哭的时候。”
陆放明摇头说道,“娘,赵侯爷哪里是纳妾,人家是想娶明媒正取。不仅请了长亭长公主说合,还请了太子殿下的岳母、闵侍郎的夫人去帮着说合。”
陆老太太撇嘴说道,“就一个咱家不要了的弃妇,还去请长公主、太子的岳母、侍郎的夫人说合,那个侯爷脑袋有问题。”突然,她的眼睛一下鼓得牛眼大,问道,“老天,那个侯爷岂不是非常得势?”
陆放明道,“那当然,赵侯爷的姑姑是元后,深得皇上宠信,丁忧前是按察史,正三品大员。”又啧啧叹道,“那何氏居然还不同意。儿子觉得她是在拿乔,欲拒还迎,男人才稀罕。”
是皇亲,还是正三品大员,文官的正三品跟武官的正三品可大不一样。
陆老太太咂巴咂巴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当初被自己拿捏在手心的妇人,居然有一飞冲天的可能。说道,“那怎么办,你兄弟还在外地,让回来先把何氏娶到手都不成。”又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老天可别让何氏美梦成真,就让她可着劲地拿乔,拿得赵侯爷失了耐性,不再搭理她……”
陆放明看了看母亲,觉得母亲眼界太窄了,只看眼前,看不长远。若当初不把何氏休了该多好,漫丫头就不会被小陈氏折腾,让她痛恨陆家。若那样,自己早就攀上长公主和姜侯爷了,凭自己进士出身,弄个四品官易如反掌。
还有,老娘之前天天骂陆畅和陆丰,又伤了他们的心。陆畅自从三月初进了国子监,就再也没回过家。陆丰也进了一家书院,也不回家。
二弟打仗回家看到陆畅和陆丰被老太太荷待,话里话外已经有了埋怨,觉得他的几个孩子在陆家都不受待见。打了两年的仗,还抄了完颜图的老穴,他却只给了家里二百两银子和几张皮毛,这是明显的藏私嘛……
陆放明说道,“娘,若何氏嫁给别人,二弟跟咱们这个家就彻底离心了。若何氏真的嫁给赵侯爷,儿子的仕途就更艰难了。听说赵侯爷会在京城任职,皇上这么宠信他,给的职位不会差了。”
陆老太太听了就有些吓着了。她想了一夜,第二天起来脸色灰败,吃了早饭,化了淡妆,就让陆大太太陪着一起坐马车去了榆青院。她想给何氏下个矮桩,求她回心转意重新嫁给陆放荣。
来到榆青院,陆大太太刚要敲门,门就开了,吴婶正准备去集市买菜。
吴婶一看她们,沉下脸说道,“走,走,我家姑太太没时间见你们。”
陆老太太说道,“你一个下人,做不了你家主子的主。走开,我要进去见她。”说着,就要进院门。
吴婶把她挡住,喝道,“老太太,你听不懂人话吗,走,滚……”然后,“咣”地一声,把院门关了插上。
陆大太太敲了半天门,里面就是不开。
东辉院的护院一直远远注意着榆青院的动静,他们见一辆马车在榆青院门口逗留了许久,便来到榆青院。见是陆老太太婆媳,毫不客气地把她们打发走了。
转眼到了五月下旬,夜黄花又开花了,陆漫开始忙着制黄克来。还跟卫嬷嬷说好,等到九月收了夜黄花的种子,卫嬷嬷就带着她的儿子媳妇亲自去一趟南方的襄州府,开始在那里大面积种植夜黄花,她的儿子媳妇会长驻襄州。在南方种夜黄花成本不高,不像在北方冬季要放进玻璃暖房才能四季长青。
第三百七十章 说实话
因为现在夜黄花相对多了一些,给鹤鸣堂送了两盆过去,王皇后、太子妃、长安长公主各借了一盆去观赏,还有谢家、闵家各借了一盆,说好等花谢了,连盆栽带花朵一起还给陆漫。
其实要借花的人很多,长公主都推了,说等明年多了再借。有些实在想看花的人,就会在下晌去长公主府或是谢府、闵府,等到天黑赏完花后再走。
赵亦已经在五月初当上了通政史司通政史,成了陆放明的大老板。而原通政史黄大人,也就是闵四奶奶的父亲,去胶东省当了巡府。
一直到现在,隔个十天半个月,赵亦就会请一位身份高贵,又跟何氏见过面的夫人去何氏那里帮着说合,还包括不喜欢多事的老和王妃。因为何氏经常在长公主府做客,认识和见过的贵妇人真不少。
何氏对于赵亦的做为气得不行,又不好不见这些夫人,但每次都坚决地拒了。只一句话,这一辈子不想再嫁。
何氏没有被感动,陆漫却被感动了。她特别佩服一个古代中年男人能这样浪漫,这样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还有,长亭长公主,谢大夫人,闵大夫人,老和王妃,这几个人绝对不会害何氏,她们都来帮着说合,说明赵亦的人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