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节(1/3)
老三坐生意的,最敏锐,出厂价每次都涨,他怎么会没察觉。
老二就叹:“本来日子就不好过,钱还偏偏就不值钱了。”
农民觉得难,老三说:“那是没见那下岗的,日子比咱的日子也不轻松。”
这才说了下岗没两天,老大两口子来了,这回两口子机灵了,说是找林雨桐来问问,看看在哪里能买到铺面?
这可真是……
林雨桐不能问人家有钱没,只能委婉的问:“打算花多少钱买?”按着你能出的起的价钱,给你寻找合适的铺子呗。
李仙儿就笑:“我们买断工龄了,我跟你大哥两人,人家给了五千块。”
买断工龄?!
也就是这笔钱拿到之后,以后他们就跟单位没一毛钱的关系了。
林雨桐微微皱眉,五千块钱?如今真不算多的。
她跟两人说涨价的事,“一斤米都涨了好几毛了,更别说铺子。我二哥三哥家的铺子,那是最早期,开发区最早投入建设的项目。那时候周围这一片还都是农村。也是预售的,当时的商业街还是荒地。所以那时候便宜,五千块能买两铺子。可现在呢?开发区都完善了,也逐步成熟了。县政府都往过搬迁,成县中心了。这五千,就是偏僻的地方,现在是一间铺面也买不下了。”
一间铺子都买不到?
两口子的脸色就不好看,“涨的这么快?”
林雨桐点头:“要么,你们就是考虑在商场买个摊位,不大,能摆上俩柜台。要么,就是在镇上,镇中心的位子买院子,前面当铺面,后面盖房子。”这么算,钱是够的。
金满城就说:“实在不行,买房子也行。住到县城来,再找活干……”
这也是个思路。
“两居室……如今得一万多,五千不够一半,去银行贷款的话也行,就是一月得一两百的月供。”林雨桐就起身,“要不,咱们去看看?不在开发区的话,房子就便宜一些。像是一些旧家属院,三五千绝对能买到。”
转来转去,耗了林雨桐大半天的时间,两口子不买了。
看了开发区这边的房子,再看老城区的房子,这一对比,就觉得花钱买个旧屋子不划算。想买好的吧,主要是怕每月一两百还不上。没稳定的收入谁敢说就一定能还上。
然后气哼哼的,“不买了!太平镇一样的住。回去就盖房!坚决盖房。”
还真是雷厉风行,之前把半拉子厦房盖起来了,如今盖正房。
林雨桐回去跟四爷说了这事,四爷就说:“这一辈子的贫富,许真是天注定的。”
桐桐给的主意真是好主意,买个摊位怎么了?如今这商场的一个柜台,就是卖女人的头花皮筋这些,都不少赚。或者真在镇中心买个院子,前面随便做点啥生意,后院住人,这日子都过起来了。英子的例子那不是摆在那里吗?
非不听!一点累都不想受,只想着拿这钱买个铺子,靠铺子的租金过日子。
可这运道偏偏不济,刚涨价了他的钱刚到位了。
如今又赶在通货膨胀的时候盖房子。房地产热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涨价最厉害的就是地皮和建材。
以前一两千就能盖起的房子,等真的买转买瓦请人工,一项一项的花出去以后才发现,这五千好像盖个房子还有点紧张。
老二就说老大:也不知道你这账是怎么算的?这五千买个旧院子住着也尽够了。房不新,但地段好。非花了五千在坟场边上盖新房,房倒是新的,可除了住,还能干啥?
英子教育清平,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你大伯跟你大伯娘就是这样……”
清平又跟清宁说了这话,“……原本我还不服气,结果大伯干的事叫人真想不通。盖房上梁收礼金大概能收一两千吧。结果大伯去买了个二手摩托车,花了大概一千多。反正没剩下多少了。冬天没啥收入,再过个年,钱就完了。把我爸气的,说有俩一两千块钱,明年开春,就把房子粉刷出来了。”
清宁知道农村盖房子的事,粉刷也简单,掉个顶棚,粉白个墙面,然后油漆个门窗,按上玻璃就行了。有条件的把地面打成水泥的,没条件的就是砖铺出来的地面,一样的整齐干净。把窗帘这些都算上,也就是一千块钱顶天了。
可那摩托车,除了骑出去瞧着威风以外,啥也不剩了。这玩意买回来再想卖出去,就又是得打个折扣了。
姐妹俩说着话,外面的雪越发的大了。
林雨桐不叫清平回去住了,路上不放心,就叫暂时住在这边。
偶尔住一两晚上,她倒是不抗拒。
清宁朝外看了看,又看了看表,“妈,我跟我姐出去一趟……”
“干啥呀?”林雨桐正准备给他们热牛奶呢。
“去买烤红薯,还有糖炒栗子。”清宁皱皱鼻子,“就是突然想吃了……”
四爷下来说:“爸出去给你买去,外面多冷……”
“想出去转转……”说着,就拿大衣递给清平,拉着她就走。
等客厅里只剩下两口子了,四爷才说:“等孩子们睡了,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啥地方啊?
林
老二就叹:“本来日子就不好过,钱还偏偏就不值钱了。”
农民觉得难,老三说:“那是没见那下岗的,日子比咱的日子也不轻松。”
这才说了下岗没两天,老大两口子来了,这回两口子机灵了,说是找林雨桐来问问,看看在哪里能买到铺面?
这可真是……
林雨桐不能问人家有钱没,只能委婉的问:“打算花多少钱买?”按着你能出的起的价钱,给你寻找合适的铺子呗。
李仙儿就笑:“我们买断工龄了,我跟你大哥两人,人家给了五千块。”
买断工龄?!
也就是这笔钱拿到之后,以后他们就跟单位没一毛钱的关系了。
林雨桐微微皱眉,五千块钱?如今真不算多的。
她跟两人说涨价的事,“一斤米都涨了好几毛了,更别说铺子。我二哥三哥家的铺子,那是最早期,开发区最早投入建设的项目。那时候周围这一片还都是农村。也是预售的,当时的商业街还是荒地。所以那时候便宜,五千块能买两铺子。可现在呢?开发区都完善了,也逐步成熟了。县政府都往过搬迁,成县中心了。这五千,就是偏僻的地方,现在是一间铺面也买不下了。”
一间铺子都买不到?
两口子的脸色就不好看,“涨的这么快?”
林雨桐点头:“要么,你们就是考虑在商场买个摊位,不大,能摆上俩柜台。要么,就是在镇上,镇中心的位子买院子,前面当铺面,后面盖房子。”这么算,钱是够的。
金满城就说:“实在不行,买房子也行。住到县城来,再找活干……”
这也是个思路。
“两居室……如今得一万多,五千不够一半,去银行贷款的话也行,就是一月得一两百的月供。”林雨桐就起身,“要不,咱们去看看?不在开发区的话,房子就便宜一些。像是一些旧家属院,三五千绝对能买到。”
转来转去,耗了林雨桐大半天的时间,两口子不买了。
看了开发区这边的房子,再看老城区的房子,这一对比,就觉得花钱买个旧屋子不划算。想买好的吧,主要是怕每月一两百还不上。没稳定的收入谁敢说就一定能还上。
然后气哼哼的,“不买了!太平镇一样的住。回去就盖房!坚决盖房。”
还真是雷厉风行,之前把半拉子厦房盖起来了,如今盖正房。
林雨桐回去跟四爷说了这事,四爷就说:“这一辈子的贫富,许真是天注定的。”
桐桐给的主意真是好主意,买个摊位怎么了?如今这商场的一个柜台,就是卖女人的头花皮筋这些,都不少赚。或者真在镇中心买个院子,前面随便做点啥生意,后院住人,这日子都过起来了。英子的例子那不是摆在那里吗?
非不听!一点累都不想受,只想着拿这钱买个铺子,靠铺子的租金过日子。
可这运道偏偏不济,刚涨价了他的钱刚到位了。
如今又赶在通货膨胀的时候盖房子。房地产热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涨价最厉害的就是地皮和建材。
以前一两千就能盖起的房子,等真的买转买瓦请人工,一项一项的花出去以后才发现,这五千好像盖个房子还有点紧张。
老二就说老大:也不知道你这账是怎么算的?这五千买个旧院子住着也尽够了。房不新,但地段好。非花了五千在坟场边上盖新房,房倒是新的,可除了住,还能干啥?
英子教育清平,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你大伯跟你大伯娘就是这样……”
清平又跟清宁说了这话,“……原本我还不服气,结果大伯干的事叫人真想不通。盖房上梁收礼金大概能收一两千吧。结果大伯去买了个二手摩托车,花了大概一千多。反正没剩下多少了。冬天没啥收入,再过个年,钱就完了。把我爸气的,说有俩一两千块钱,明年开春,就把房子粉刷出来了。”
清宁知道农村盖房子的事,粉刷也简单,掉个顶棚,粉白个墙面,然后油漆个门窗,按上玻璃就行了。有条件的把地面打成水泥的,没条件的就是砖铺出来的地面,一样的整齐干净。把窗帘这些都算上,也就是一千块钱顶天了。
可那摩托车,除了骑出去瞧着威风以外,啥也不剩了。这玩意买回来再想卖出去,就又是得打个折扣了。
姐妹俩说着话,外面的雪越发的大了。
林雨桐不叫清平回去住了,路上不放心,就叫暂时住在这边。
偶尔住一两晚上,她倒是不抗拒。
清宁朝外看了看,又看了看表,“妈,我跟我姐出去一趟……”
“干啥呀?”林雨桐正准备给他们热牛奶呢。
“去买烤红薯,还有糖炒栗子。”清宁皱皱鼻子,“就是突然想吃了……”
四爷下来说:“爸出去给你买去,外面多冷……”
“想出去转转……”说着,就拿大衣递给清平,拉着她就走。
等客厅里只剩下两口子了,四爷才说:“等孩子们睡了,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啥地方啊?
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