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1/2)
又过了几日,杏林堂这边的患者不减反增,有人来看其他病,甚至都被感染了风寒。
周贵看在眼里,不免觉得心惊肉跳。
那些人还只是跟风寒患者说了两句话,就被感染。
周贵自己还伺候风寒的老人喝药呢!
他大概也会被感染吧……
但周贵等了很久,自己身体都没有发热症状,他这才意识到,黎大夫提前命令他喝药是一项多么明智的决定。
九月初那股冷风过了,气候又温暖起来,医馆的患者也都好的七七八八,全都回去了。
周贵去街道溜达一圈,买了点酥饼回来。
这回他能安然度过八月末,多亏了黎大夫的药。
周贵也知道给黎大夫送东西,他肯定是不收的。
所以这些小点心一般都是哥儿喜欢吃的,送给黎大夫的夫郎。
周贵对黎锦笑道:“我听街坊说,其他两个医馆最近都关门了,他们的大夫也被感染了风寒。所以最后两天咱们医馆的患者才那么多。”
黎锦点了点头,说:“风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早治疗早痊愈。正好,明儿吴大夫就回来了,我以后也不会来杏林堂坐诊了。”
原来八月就这么过去了,周贵给黎锦打下手的时候,总感觉黎大夫把一切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他基本上不用动脑子,只需要按照黎大夫的吩咐去做。
就算八月末最后几天医馆的患者人数暴增,黎锦依然吩咐他有条不紊的煎药,完全不见慌乱。
周贵更加佩服黎锦了。
不仅如此,他还舍不得黎锦。
黎锦学识渊博,比起年纪大了的吴大夫来,周贵总觉得跟黎锦有更多共同语言。
甚至有时候黎锦闲了还会教导他怎么写字。
周贵觉得,跟黎大夫一个月,比自己之前一年学到的东西都要多。
翌日,吴大夫满面春光的回来,看起来他儿子这次应该考得不错。
但没到发榜的时候,谁也不能打包票说一定能考上。
掌柜的给黎锦结算了月银,原本三两的月钱,掌柜的直接给了他六两。
黎锦眉目间一派淡然:“掌柜,无功不受禄。”
掌柜的却说:“黎大夫,这是你应得的,最后一段时间,镇上只有咱们一家医馆开门,这已经把咱们的名气打出去了。
这多亏了你考虑周到,妙手回春。”
黎锦拿了所有银子,又在杏林堂吃了一顿饭,这才往回走。
吴大夫对月银的事情很诧异,但他光是听周贵的描述,都感觉那场面会难以控制。很难想象,黎锦居然能把一切处理的井井有条。
吴大夫笑道:“黎大夫可真是值得佩服,虽然他还未考取功名,但我看来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上月我陪着犬子参加秋闱,所有的打点都得我来,犬子只知道背书,不通人情世故。”
掌柜的却不接这话,反而说:“吴大夫您可别谦虚,可不是谁都能参加秋闱的……”
他们还没说完,就看到一个书生打扮,头上包着方巾,年纪大约四十左右的男人进来。
这男人还没说话,他后面跟着的那小子朝堂内望了一眼,说:“诸位好,不知那年轻大夫今日坐诊否?”
第50章
来人正是黄秀才和黄一龄。
中秋过后,黄一龄来杏林堂开过药,喝了黎锦的药,黄一龄这个体质最弱的人居然成了黄秀才所有学生中坚挺到最后还没有告假的独苗苗。
这让黄秀才惊讶不已,甚至就连黄秀才的媳妇每天晚上睡前必说一句‘一龄今日还没惹上风寒’。
黄秀才听到后十分无奈,接连叮咛:“这种话可不能当着一龄的面说。”
这倒不是诅咒黄一龄,因为他体质弱是不争的事实。
往年黄一龄要么是最先惹上风寒的,要么就是跟着其他同窗第一批惹上风寒。
无论如何,每年最先来黄秀才这里告假的人中,总有黄一龄的身影。
今年的黄一龄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亲哥来镇上卖柴火的时候,特意给他带了母亲缝好的夹袄。好让他保暖。
结果看着幺弟康健的站在案几前作画,那个特别高壮的汉子,惊讶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后来一问,才知道是杏林堂有位妙手回春的小神医。
但因为最近医馆里全都是患者,黄秀怕沾上病气,才特意等到九月,患者数量锐减了之后,让黄一龄跟自己去杏林堂一趟。
黄秀才年纪才刚过四十,看起来身子骨还算硬朗。
他平时没什么大毛病,最多就是讲课多,导致嗓子、腰腿疼。
其他大夫告诉他这种病得修养,但黄秀才又闲不下来,他就想着,兴许小神医有什么好法子呢。
可就是这么凑巧,九月初吴大夫回来,黎锦这个打零工的自然不会多呆。
也就这么阴差阳错的跟黄秀才错过了。
黄秀才到现在才得知那位小神医原来不是杏林堂固定的大夫,而是前来帮忙的。
他有些沮丧,问道:“那位小神医什么时候还会再来?”
吴大夫答道:“他志向不在此,正好
周贵看在眼里,不免觉得心惊肉跳。
那些人还只是跟风寒患者说了两句话,就被感染。
周贵自己还伺候风寒的老人喝药呢!
他大概也会被感染吧……
但周贵等了很久,自己身体都没有发热症状,他这才意识到,黎大夫提前命令他喝药是一项多么明智的决定。
九月初那股冷风过了,气候又温暖起来,医馆的患者也都好的七七八八,全都回去了。
周贵去街道溜达一圈,买了点酥饼回来。
这回他能安然度过八月末,多亏了黎大夫的药。
周贵也知道给黎大夫送东西,他肯定是不收的。
所以这些小点心一般都是哥儿喜欢吃的,送给黎大夫的夫郎。
周贵对黎锦笑道:“我听街坊说,其他两个医馆最近都关门了,他们的大夫也被感染了风寒。所以最后两天咱们医馆的患者才那么多。”
黎锦点了点头,说:“风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早治疗早痊愈。正好,明儿吴大夫就回来了,我以后也不会来杏林堂坐诊了。”
原来八月就这么过去了,周贵给黎锦打下手的时候,总感觉黎大夫把一切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他基本上不用动脑子,只需要按照黎大夫的吩咐去做。
就算八月末最后几天医馆的患者人数暴增,黎锦依然吩咐他有条不紊的煎药,完全不见慌乱。
周贵更加佩服黎锦了。
不仅如此,他还舍不得黎锦。
黎锦学识渊博,比起年纪大了的吴大夫来,周贵总觉得跟黎锦有更多共同语言。
甚至有时候黎锦闲了还会教导他怎么写字。
周贵觉得,跟黎大夫一个月,比自己之前一年学到的东西都要多。
翌日,吴大夫满面春光的回来,看起来他儿子这次应该考得不错。
但没到发榜的时候,谁也不能打包票说一定能考上。
掌柜的给黎锦结算了月银,原本三两的月钱,掌柜的直接给了他六两。
黎锦眉目间一派淡然:“掌柜,无功不受禄。”
掌柜的却说:“黎大夫,这是你应得的,最后一段时间,镇上只有咱们一家医馆开门,这已经把咱们的名气打出去了。
这多亏了你考虑周到,妙手回春。”
黎锦拿了所有银子,又在杏林堂吃了一顿饭,这才往回走。
吴大夫对月银的事情很诧异,但他光是听周贵的描述,都感觉那场面会难以控制。很难想象,黎锦居然能把一切处理的井井有条。
吴大夫笑道:“黎大夫可真是值得佩服,虽然他还未考取功名,但我看来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上月我陪着犬子参加秋闱,所有的打点都得我来,犬子只知道背书,不通人情世故。”
掌柜的却不接这话,反而说:“吴大夫您可别谦虚,可不是谁都能参加秋闱的……”
他们还没说完,就看到一个书生打扮,头上包着方巾,年纪大约四十左右的男人进来。
这男人还没说话,他后面跟着的那小子朝堂内望了一眼,说:“诸位好,不知那年轻大夫今日坐诊否?”
第50章
来人正是黄秀才和黄一龄。
中秋过后,黄一龄来杏林堂开过药,喝了黎锦的药,黄一龄这个体质最弱的人居然成了黄秀才所有学生中坚挺到最后还没有告假的独苗苗。
这让黄秀才惊讶不已,甚至就连黄秀才的媳妇每天晚上睡前必说一句‘一龄今日还没惹上风寒’。
黄秀才听到后十分无奈,接连叮咛:“这种话可不能当着一龄的面说。”
这倒不是诅咒黄一龄,因为他体质弱是不争的事实。
往年黄一龄要么是最先惹上风寒的,要么就是跟着其他同窗第一批惹上风寒。
无论如何,每年最先来黄秀才这里告假的人中,总有黄一龄的身影。
今年的黄一龄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亲哥来镇上卖柴火的时候,特意给他带了母亲缝好的夹袄。好让他保暖。
结果看着幺弟康健的站在案几前作画,那个特别高壮的汉子,惊讶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后来一问,才知道是杏林堂有位妙手回春的小神医。
但因为最近医馆里全都是患者,黄秀怕沾上病气,才特意等到九月,患者数量锐减了之后,让黄一龄跟自己去杏林堂一趟。
黄秀才年纪才刚过四十,看起来身子骨还算硬朗。
他平时没什么大毛病,最多就是讲课多,导致嗓子、腰腿疼。
其他大夫告诉他这种病得修养,但黄秀才又闲不下来,他就想着,兴许小神医有什么好法子呢。
可就是这么凑巧,九月初吴大夫回来,黎锦这个打零工的自然不会多呆。
也就这么阴差阳错的跟黄秀才错过了。
黄秀才到现在才得知那位小神医原来不是杏林堂固定的大夫,而是前来帮忙的。
他有些沮丧,问道:“那位小神医什么时候还会再来?”
吴大夫答道:“他志向不在此,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