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4)
第三十章 看门人(1)
刘鉴、王远华、袁忠彻三人几乎同时想到,就算是权倾一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以姚广孝和袁柳庄之能,也断没有不敢招惹之理,更别说其他官员了,要说那两位大人都不敢惹的,除非是龙子龙孙。再进一步想,永乐皇帝的兄弟们都没什么能量,龙孙们年纪还小,招惹不起的只有龙子。龙子共有四位,就是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还有一位没封爵的朱高爔。王远华和袁忠彻一起注目刘鉴,无疑是在怀疑太子爷了——刘鉴在詹事府任职,肯定是见过太子的。
刘鉴回想一下太子的所作所为,已然是心中澄澈洞明,不禁长叹一声,朝两人点了点头。且说这位太子爷本是永乐皇帝的嫡长子,皇帝还在当燕王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王世子了,“靖难之役”,燕王领兵南下,他就留守北平府,供应前线兵马钱粮。牛禄在永乐元年就混进了行部工曹,要说当时有这个能量偷偷安插他的,也只有太子一人而已。
太子爷生得肥胖,肚子大如笆斗,连骑马都很困难,甚至于传说他低头看不见自己的脚背。一般胖人都喜欢北方凉爽之地,可偏偏这位太子爷一直喜欢南京要多过北京,他在北平府镇守的时候,三天两头得病,等回到南京当太子,反倒神清气爽,百病全消了。永乐皇帝提起迁都北京之事,太子曾经出言劝阻,皇帝冲他一瞪眼,他才缩回头去不敢再讲话。
不敢讲话是不敢讲话,但料想太子心中仍然不希望北迁。况且此时北京已经不再是自己的老窝了,永乐二年,皇帝派赵王朱高燧常居北京,行部大小事务都得先请示这位王爷,然后施行。太子爷因此免不了会想:“您真要迁都北京,何不先派我回去管理呢,而要派高燧。会不会迁都之日,就是我被废黜,高燧荣登太子宝座之时?!”
除了朱高燨是侧室所生,身份较低,肯定没资格问鼎皇权以外,永乐皇帝剩下三个儿子见天明争暗斗,太子几度处于被废的边缘,这在朝内朝外都不是什么新闻。因此太子是肯定不希望迁都北京的,汉王朱高煦不好说,赵王朱高燧则定然希望迁都。
种种线索,全都指向太子,而如果真是太子派遣牛禄来破坏北京城的水文,阴谋阻止迁都,那确实谁都不敢再深入调查此事。谁要是把这件事捅到皇帝耳中,却万一扳不倒太子,必受嫉恨,他日太子登基为君,说不定“诛十族”的惨剧还会重演。即便扳倒了太子也未必就有好果子吃,汉王、赵王心里一边喝彩,一边肯定也在敲鼓:“这人不是我派去的,那就一定是对方派去对付太子的,要小心他下一步来对付我。”不管谁上位,都会先想着把这个胆大的隐患先捏掉最为保险。
这就好象是个深不见底的泥潭,里面不光有君臣大义,还加上一层父子亲情,君臣名分好破,父子关系不能坏,别说姚广孝、袁柳庄,就算是皇后娘娘,大概也不敢真把牛禄的阴谋调查到底。
三个人想到这里,互相对望,都是好一阵后怕。王远华最先反应过来,朝袁忠彻一拱手:“多承令尊指点。”刘鉴苦笑着问:“该怎么向宋尚书回复才好?”袁忠彻回答说:“他也不是糊涂人,就把家父所说的直言相告,他自然不会再问了。”
说话间,老军划着小船回来,招呼三位老爷上船。这一路上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没有人再说话。等上了岸,王远华作揖告退:“我得先去北新桥,把铁链锁水之事办妥……”说到这里,他嘴角略略一牵:“然后便回去写待罪的折子,静等京城行文锁拿吧。”
刘鉴用折扇一拍胸脯:“天雷劈了大钟,都是那牛禄的阴谋,王兄您有什么罪?小弟也写一道奏折,为您辩冤就是。”袁忠彻冷笑着斜他一眼:“你写什么?写给谁?既然已知此事深不可测,你刘镜如要不想死,还是少插手为妙。”说着望向王远华:“我回去京城,请家父出面向姚少师求情,定能救下王兄的牢狱之灾。”
王远华轻轻摇了摇头:“令尊和姚少师……唉,罢了,但求心安,何惧天命?”又一抱拳,转身便走。
刘鉴刚才一时冲动,说要帮忙王远华写辩冤的折子,可随即想到自己人微言轻,写了也没人理,说不定还会招来祸患,袁忠彻的话虽然很不客气,终究是为自己安危着想,这才出言提醒。两人虽然一直不大对付,这些天却一起调查牛禄的阴谋,接触多了,难免产生些同袍之情。刘鉴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当下朝袁忠彻一鞠躬:“多谢了。”
袁忠彻冷冷地望着他,随即淡淡地回了一礼。
十三娘对刘鉴说:“既然此间事了,妾也应该收拾一下,回京城去了。”领着瑞秋直接回了镇水观音庵。刘鉴带着捧灯,和袁忠彻一起回到宋府,听说宋礼已经前往工曹,就又匆匆赶去。到了工曹衙门一看,原来宋礼找来一个景教僧当通译,正在审问那个被擒的番僧呢。
前因后果跟刘鉴他们猜测的也差不多。这名番僧供称来自于西方一个叫“骡马”的地方,宋礼当场一拍桌子:“胡说,安有都市以畜牲为名的?”那景教僧倒是中国通,大着胆子回答:“大人,岂不闻中华也有龙泉、虎林、鹿港、鹰潭、狼山、鹤岗,等等之类的地名么?”宋礼瞪他一眼:“或泉或林
刘鉴、王远华、袁忠彻三人几乎同时想到,就算是权倾一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以姚广孝和袁柳庄之能,也断没有不敢招惹之理,更别说其他官员了,要说那两位大人都不敢惹的,除非是龙子龙孙。再进一步想,永乐皇帝的兄弟们都没什么能量,龙孙们年纪还小,招惹不起的只有龙子。龙子共有四位,就是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还有一位没封爵的朱高爔。王远华和袁忠彻一起注目刘鉴,无疑是在怀疑太子爷了——刘鉴在詹事府任职,肯定是见过太子的。
刘鉴回想一下太子的所作所为,已然是心中澄澈洞明,不禁长叹一声,朝两人点了点头。且说这位太子爷本是永乐皇帝的嫡长子,皇帝还在当燕王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王世子了,“靖难之役”,燕王领兵南下,他就留守北平府,供应前线兵马钱粮。牛禄在永乐元年就混进了行部工曹,要说当时有这个能量偷偷安插他的,也只有太子一人而已。
太子爷生得肥胖,肚子大如笆斗,连骑马都很困难,甚至于传说他低头看不见自己的脚背。一般胖人都喜欢北方凉爽之地,可偏偏这位太子爷一直喜欢南京要多过北京,他在北平府镇守的时候,三天两头得病,等回到南京当太子,反倒神清气爽,百病全消了。永乐皇帝提起迁都北京之事,太子曾经出言劝阻,皇帝冲他一瞪眼,他才缩回头去不敢再讲话。
不敢讲话是不敢讲话,但料想太子心中仍然不希望北迁。况且此时北京已经不再是自己的老窝了,永乐二年,皇帝派赵王朱高燧常居北京,行部大小事务都得先请示这位王爷,然后施行。太子爷因此免不了会想:“您真要迁都北京,何不先派我回去管理呢,而要派高燧。会不会迁都之日,就是我被废黜,高燧荣登太子宝座之时?!”
除了朱高燨是侧室所生,身份较低,肯定没资格问鼎皇权以外,永乐皇帝剩下三个儿子见天明争暗斗,太子几度处于被废的边缘,这在朝内朝外都不是什么新闻。因此太子是肯定不希望迁都北京的,汉王朱高煦不好说,赵王朱高燧则定然希望迁都。
种种线索,全都指向太子,而如果真是太子派遣牛禄来破坏北京城的水文,阴谋阻止迁都,那确实谁都不敢再深入调查此事。谁要是把这件事捅到皇帝耳中,却万一扳不倒太子,必受嫉恨,他日太子登基为君,说不定“诛十族”的惨剧还会重演。即便扳倒了太子也未必就有好果子吃,汉王、赵王心里一边喝彩,一边肯定也在敲鼓:“这人不是我派去的,那就一定是对方派去对付太子的,要小心他下一步来对付我。”不管谁上位,都会先想着把这个胆大的隐患先捏掉最为保险。
这就好象是个深不见底的泥潭,里面不光有君臣大义,还加上一层父子亲情,君臣名分好破,父子关系不能坏,别说姚广孝、袁柳庄,就算是皇后娘娘,大概也不敢真把牛禄的阴谋调查到底。
三个人想到这里,互相对望,都是好一阵后怕。王远华最先反应过来,朝袁忠彻一拱手:“多承令尊指点。”刘鉴苦笑着问:“该怎么向宋尚书回复才好?”袁忠彻回答说:“他也不是糊涂人,就把家父所说的直言相告,他自然不会再问了。”
说话间,老军划着小船回来,招呼三位老爷上船。这一路上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没有人再说话。等上了岸,王远华作揖告退:“我得先去北新桥,把铁链锁水之事办妥……”说到这里,他嘴角略略一牵:“然后便回去写待罪的折子,静等京城行文锁拿吧。”
刘鉴用折扇一拍胸脯:“天雷劈了大钟,都是那牛禄的阴谋,王兄您有什么罪?小弟也写一道奏折,为您辩冤就是。”袁忠彻冷笑着斜他一眼:“你写什么?写给谁?既然已知此事深不可测,你刘镜如要不想死,还是少插手为妙。”说着望向王远华:“我回去京城,请家父出面向姚少师求情,定能救下王兄的牢狱之灾。”
王远华轻轻摇了摇头:“令尊和姚少师……唉,罢了,但求心安,何惧天命?”又一抱拳,转身便走。
刘鉴刚才一时冲动,说要帮忙王远华写辩冤的折子,可随即想到自己人微言轻,写了也没人理,说不定还会招来祸患,袁忠彻的话虽然很不客气,终究是为自己安危着想,这才出言提醒。两人虽然一直不大对付,这些天却一起调查牛禄的阴谋,接触多了,难免产生些同袍之情。刘鉴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当下朝袁忠彻一鞠躬:“多谢了。”
袁忠彻冷冷地望着他,随即淡淡地回了一礼。
十三娘对刘鉴说:“既然此间事了,妾也应该收拾一下,回京城去了。”领着瑞秋直接回了镇水观音庵。刘鉴带着捧灯,和袁忠彻一起回到宋府,听说宋礼已经前往工曹,就又匆匆赶去。到了工曹衙门一看,原来宋礼找来一个景教僧当通译,正在审问那个被擒的番僧呢。
前因后果跟刘鉴他们猜测的也差不多。这名番僧供称来自于西方一个叫“骡马”的地方,宋礼当场一拍桌子:“胡说,安有都市以畜牲为名的?”那景教僧倒是中国通,大着胆子回答:“大人,岂不闻中华也有龙泉、虎林、鹿港、鹰潭、狼山、鹤岗,等等之类的地名么?”宋礼瞪他一眼:“或泉或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